在我教書的生涯中,曾遇過一位讓人永遠忘不了的學生。他有亞斯伯格症,但在我眼裡,他更像是一位擁有超能力的「情報員」。
那是在我任教的第一所私立學校。有一天早上,我注意到他一到校,竟然沒有像其他學生那樣直接進教室,而是神祕地出現在……各大處室。對,沒錯,教務處、學務處、輔導室、總務處……通通走一遍,彷彿在進行一場「秘密點名任務」。
最妙的是,他不是走馬看花,而是認真地觀察每位老師有沒有出現。點完名之後,他還會很有責任感地回報給我,像說:「導師,今天教務主任有來,但實習處的某某老師沒來哦!」
而且這還沒完——下次遇到那位「缺席老師」,他會當面詢問:「老師,你那天怎麼沒來上班?」
有時候老師們還會被他問得一臉懵:「欸?你怎麼知道我那天沒來?」 我心裡想:「怎麼不知道?你都被他記在腦子裡了好嗎?」
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他的記憶力。他幾乎能記住全校所有老師的名字,精準度直逼人事室資料庫,有他在,整個校園根本不需要打卡機。他是「行走的人事室」,不誇張。
有同事開玩笑問我:「他畢業後有沒有興趣來人事室上班?
雖然這提議聽起來有點酷,但我從來沒有強迫他去做什麼。這完全是他自己設定的一項「開機程序」。每天完成「全校點名」後,他才能安心坐下來上課,好像任務完成了,整個人也就穩定了下來。
有一陣子我有點擔心,會不會打擾到其他老師?但我偷偷觀察過,他其實行動快速、態度有禮,而且老師們也漸漸習慣他的「日常巡邏」,有些還會笑著跟他說:「今天我有來喔,不用通報導師啦~」
說真的,如果哪天他沒辦法完成點名任務,他整天都會心神不寧,好像有什麼大事沒做完一樣。這讓我更明白,對他來說,這不只是個習慣,而是一種「生活的秩序感」。就像我們有些人每天早上要喝咖啡、有人要看新聞,他則是靠這套「點名儀式」讓自己安定下來。
一點都不平凡的「例行公事」
很多人說亞斯伯格的孩子「很執著」,但我學到的是——這份執著背後,其實藏著他們對世界的理解方式、對安全感的渴望。
我們可以選擇視這些行為為「怪異」,也可以選擇用心理解背後的原因。而當你真正願意走進他們的世界,你會發現——他們並不是不合群,而是用一種我們沒想過的方式,在努力與這個世界對話。
教育,不是要改變他們成為誰,而是要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段經歷不只是讓我看見一位特殊孩子的獨特之處,更讓我學會了「尊重差異」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