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母親,也做自己:一場在返校日與費城追夢之間的糾結之旅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做母親也做自己

做母親也做自己

今晚,我又要飛往費城。機場的燈光照亮了旅客匆忙的步伐,而我的心情卻在思念與歉意之間拉扯。這一趟,不只是離家遠行,更是一次自我追尋的學習旅程。只是,這次我的行囊裡,裝滿了對女兒的愧疚。

這週是新學年的開始,也是女兒升上九年級的第一個「返校日」。那是學校特別安排給家長的夜晚,讓我們能體驗孩子每天的課堂移動,與老師見面,了解課程安排,並且閱讀孩子寫下的對新學年學習期許與夢想。每一年對我來說,那都是見證孩子成長的重要時刻。然而,今年我卻缺席了。

因為同一時間,我必須在賓州大學開始我這個學期的課程。這是我「第三人生」的重要起點,是中年之後再一次給自己的挑戰與禮物。

女兒的體諒,母親的愧疚

聽到母親無法參加返校日,換作不久前的她,一定會哭得眼淚汪汪。從小到大,每次我出差,女兒總會拉著我的衣角,硬要我帶上她心愛的布偶當「分身」,好像只有這樣,她才能確定媽媽沒有完全離開她的世界。

然而,剛滿十四歲的她,如今卻輕輕地說:「媽媽,這是你的自我追尋之旅。我的老師以後還可以再見,可是妳的課不能缺席啊!」

這句話讓我百感交集。怎麼一夕之間,女兒長大了?她用體諒安慰我,而我自己卻被愧疚包圍。

飛機上的母親心事

飛機起飛後,城市的燈火逐漸化作一片星河。我一邊翻閱上百頁的課堂文獻,一邊心神不寧地打開電腦,逐一寫信給女兒的各科老師,誠摯表達對缺席的歉意,並期待能在返校日後另約時間面談。

對許多母親來說,缺席孩子的校園活動是一種難以彌補的遺憾。而我知道,這份遺憾或許會隨著女兒的成長反覆上演。只是,這次的情緒特別強烈,因為這不僅是她的開始,也是我自己的開始。

上課教室:賓州大學的休士頓廳

上課教室:賓州大學的休士頓廳

初秋的費城和女兒的一句話

費城的初秋,走在橡樹街的校園小徑上,落葉帶著涼意,空氣裡有股乾淨的青草香。走過一棟棟歷史悠久的建築,我一邊思考著即將在課堂上發言的內容,一邊忍不住幻想:若是女兒哪一天能跟我並肩走在這裡,分享彼此的學習心得和夢想該有多好?

自我追尋的勇氣

走到休士頓廳──那是賓州大學最早的建築之一,超過百年歷史。推開厚重的木門,我仿佛聽見時間的低語。就在這一刻,手機傳進女兒的簡訊:

「媽媽,今天是妳的開學日,祝妳一切順利喔!別忘了幫我買一件賓州大學的帽T。我愛妳,也以妳為榮。」

讀著訊息,我的眼眶瞬間濕潤。原來,我在努力追尋自我的同時,一切的模樣都看在女兒的眼裡。一件帽T或許不只是一件紀念品,而是我們母女之間一條看得見的牽繫:我在遠方讀書,而她在教室裡長大。

做母親,也做自己

很多人以為,母親的角色與自我追尋是矛盾的。好像一旦選擇了為人母,就應該收起自己的夢想,專心陪伴孩子成長。然而,我慢慢體會到,做母親與做自己,或許不必是對立的。

是的,我缺席了一個返校日,但我留下的是另一種陪伴的證明。女兒看見我在中年後仍願意背起書包、重新開始,她或許會明白: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值得懷抱夢想與勇氣。

我希望把「如何追夢」這堂課,真實地示範給她看。

因為,當母親做自己的時候,她同時也教會了孩子,如何成為自己。

校園小徑的漫步

校園小徑的漫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Lily的快樂便籤(我在賓州大學用科學方法找「快樂」)
0會員
8內容數
我的第一人生擔任新聞記者。第二人生原本在傳播科系任教,結果意外脫軌,去往美國賓州大學正向心理研究中心探險,想要找尋我心目中最大的寶藏-「快樂」。 原來這個世界上有50%的人們天生就比別人快樂,10%依靠際遇,而有40%的快樂,可以透過自我練習來獲取。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是屬於這40%的人們,歡迎加入我的沙龍!
2025/09/15
這本由哈佛教授亞瑟. 布魯克斯和媒體天后歐普拉.溫佛蕾 合著的《Build the Life You Wan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Getting Happier》,精彩之處其實藏在它的副標中: 如何學習更快樂其實是一門藝術與科學的學問。
Thumbnail
2025/09/15
這本由哈佛教授亞瑟. 布魯克斯和媒體天后歐普拉.溫佛蕾 合著的《Build the Life You Wan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Getting Happier》,精彩之處其實藏在它的副標中: 如何學習更快樂其實是一門藝術與科學的學問。
Thumbnail
2025/08/22
去年某個冬日的午餐過後,當我正在磨夏威夷咖啡豆時,手機螢幕跳進一則來自紐約的電子郵件截圖,顯示正在紐約念商學院大一的兒子被錄取進入一個「策略創投」的競爭性學生社團。 當時是紐約的午夜時分。不到幾秒,他又補了一個訊息:「I got the position.」(我拿到那個名額了!) 我愣了一下,隨
Thumbnail
2025/08/22
去年某個冬日的午餐過後,當我正在磨夏威夷咖啡豆時,手機螢幕跳進一則來自紐約的電子郵件截圖,顯示正在紐約念商學院大一的兒子被錄取進入一個「策略創投」的競爭性學生社團。 當時是紐約的午夜時分。不到幾秒,他又補了一個訊息:「I got the position.」(我拿到那個名額了!) 我愣了一下,隨
Thumbnail
2025/08/11
「老天爺啊,我真的還要再考一次托福嗎?!」 當我坐在書桌前,打開筆電、搜尋考場報名資訊時,不斷地問自己這個問題。  對許多年輕學子來說,托福考試是追夢的起點;可是對我多年以前就已經經歷過托福等各種出國留學考試的「老學生」,教學與研究年資也超過二十年的教授來說,這卻是一次自我全新冒險的起點。 過
Thumbnail
2025/08/11
「老天爺啊,我真的還要再考一次托福嗎?!」 當我坐在書桌前,打開筆電、搜尋考場報名資訊時,不斷地問自己這個問題。  對許多年輕學子來說,托福考試是追夢的起點;可是對我多年以前就已經經歷過托福等各種出國留學考試的「老學生」,教學與研究年資也超過二十年的教授來說,這卻是一次自我全新冒險的起點。 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單親孩子的故事,他在學業和工作中努力奮鬥,對金錢的價值觀以及家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體會。文章描繪了他的掙扎以及追尋自己價值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單親孩子的故事,他在學業和工作中努力奮鬥,對金錢的價值觀以及家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體會。文章描繪了他的掙扎以及追尋自己價值的過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很顯然...如果沒有家裡的支持,她根本沒辦法完全學業。 如果,現下要靠自己去打工賺錢,賺學費,她又沒有工作經驗,她該....怎麼辦? 現實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她是不可能斷開家裡,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畢竟過去那麼些個日子裡,她的一切都掐在媽媽手裡。 想到這,齊悅更是心煩... 百般
Thumbnail
很顯然...如果沒有家裡的支持,她根本沒辦法完全學業。 如果,現下要靠自己去打工賺錢,賺學費,她又沒有工作經驗,她該....怎麼辦? 現實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她是不可能斷開家裡,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畢竟過去那麼些個日子裡,她的一切都掐在媽媽手裡。 想到這,齊悅更是心煩... 百般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結束通話後往事如電影般一幕幕湧上眼前,從注意到媽媽每天眼眶泛紅的那時刻,再到拚命讀書希望能夠拿到獎學金的學生時代,以及菜市場要爛菜為了節省伙食費的過往,一切似乎都還歷歷在目,彷彿昨日;在那段時間裡母女倆相依為命,為彼此加油打氣互相扶持撐的過來,日子過得辛苦但也都過去了,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慶幸,雖然艱
Thumbnail
結束通話後往事如電影般一幕幕湧上眼前,從注意到媽媽每天眼眶泛紅的那時刻,再到拚命讀書希望能夠拿到獎學金的學生時代,以及菜市場要爛菜為了節省伙食費的過往,一切似乎都還歷歷在目,彷彿昨日;在那段時間裡母女倆相依為命,為彼此加油打氣互相扶持撐的過來,日子過得辛苦但也都過去了,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慶幸,雖然艱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發現 自己可以心想事成 像是許願讀國立大學 找到理想的工作 找到理想的戀人 發生特定的事件 都莫名的實現了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發現 自己可以心想事成 像是許願讀國立大學 找到理想的工作 找到理想的戀人 發生特定的事件 都莫名的實現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