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治療藥物:Ritalin 不同劑型之劑量轉換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在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的治療過程中,Ritalin 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藥物選擇。由於它有不同的劑型(速效、緩釋、長效),在劑量轉換時需要特別小心。正確的轉換能讓藥效更穩定,幫助孩子或成人在學習、工作與日常生活中更專注,同時也能減少副作用。

對家長與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自行更換劑型或調整劑量,而是要與醫師或藥師討論,根據個人需求與生活作息,找到最合適的治療方式。這樣不僅能提升治療效果,也能讓整體生活品質更好。

注意力不集中,不僅影響兒童學習,對成人工作表現也有很大的影響。

注意力不集中,不僅影響兒童學習,對成人工作表現也有很大的影響。










Ritalin(Methylphenidate HCl)

目前台灣市面上主要有3種劑型,皆為三級管制藥品,這次以其中幾種常見品項來討論 :

Ritalin 10mg(利他能一般錠10公絲)

Ritalin LA 20mg(利長能持續性藥效膠囊20公絲)

Concerta ER 18mg(專思達長效錠18公絲)



適應症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適用於6歲以上兒童及成人。

• 發作性嗜睡症(Narcolepsy)。

劑型與服用方式

raw-image


Ritalin錠劑:

起始劑量每天1-2次,維持劑量通常每日2-3次,建議餐前30-45分鐘服用避免晚於下午6點服用以免影響睡眠

兒童(6歲以上):Ritalin起始劑量5mg,每日1-2次,每週可依症狀調整,每次增加5-10mg,最大劑量60mg/天。

成人:平均每日20-30mg,分2-3次服用,最大劑量60mg/天。

Ritalin LA 膠囊:

每日一次,早晨服用可整顆吞服或打開膠囊灑在蘋果泥上(不可咀嚼或磨粉)

兒童(6 歲以上):每天早上服用一次,建議起始劑量為10毫克。劑量調整可依照所觀察到的耐受性及治療效果,每週增加10毫克,直至每日最大劑量40毫克。若與Ritalin速效錠併用,每日Methylphenidate總劑量不應超過60毫克。

成人:每天一次。目前未使用methylphenidate治療的病人,建議起始劑量20毫克。每日最大劑量不應超過60毫克。

Concerta ER 錠劑:

每日一次,早上空腹或早餐飯後服用,不可咀嚼、剝半或壓碎。

6~12歲兒童:起始劑量每日18毫克,最大劑量每日54毫克。

13~17歲青少年起始劑量每日18毫克,最大劑量每日72毫克,勿超過2mg/kg/day。

18~65歲成人:起始劑量每日18或36毫克,最大劑量每日72毫克。

傍晚時若藥效太早減弱,則活動受到干擾與/或無法入睡等症狀可能會再復發。在傍晚給予小劑量的一般錠劑或在午後給與緩釋型錠劑可能有助於解決此情況。

不同劑型轉換方式

raw-image

Ritalin LA若與Ritalin速效錠併用,每日Methylphenidate總劑量不應超過60毫克。

副作用

  • 常見副作用 : 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失眠、頭痛、腹痛、焦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 罕見但重要副作用:精神症狀(如幻覺、躁狂)、長期兒童生長抑制、週邊血管病變(雷諾氏現象)、持續性勃起(陰莖疼痛)、肝功能異常、抽搐、視力模糊、皮膚過敏反應。

注意事項

  • 濫用、成癮風險:請妥善保管藥物,不得轉讓他人。
  • 若在一個月的劑量調整後仍未見症狀的改善,則應予以停藥。
  • 心臟病患者禁用:有結構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冠心病者不可使用。
  • 服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血壓、心跳、身高體重。
  • 治療期間應禁止飲酒
  • 若出現胸痛、暈厥、手指或腳趾變色/麻木、精神異常、持續性勃起等,請立即就醫。
  • 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併用可能引發高血壓危象,須避免


Ritalin(methylphenidate)在 ADHD 治療中具有多種劑型選擇,從速效錠到緩釋與長效製劑,各自擁有不同的藥動學特性與臨床適應情境。正確的劑量轉換不僅能確保藥效持續與穩定,也能降低副作用風險,提升患者的依從性與生活品質。

在臨床實務上,醫師與藥師應根據患者年齡、症狀控制需求、日常作息與既往用藥反應,謹慎評估劑型轉換與劑量調整。未來,隨著更多藥物釋放技術與臨床數據的累積,Ritalin 劑型轉換的指引將更趨完善,協助 ADHD 患者獲得更個體化且精準的治療方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蝦仁藥師_臨床輕鬆學的沙龍
30會員
224內容數
哈囉~!這裡主要在分享醫療知識,還有記錄下學習程式語言的各種筆記,偶爾穿插一些個人的淺見與有趣分享,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這邊得到有用的資訊~!
2025/09/15
深入解析AI藥物設計的最新發展、臨床試驗案例與挑戰,涵蓋腫瘤學、感染性疾病等領域,掌握生成式AI在新藥研發的關鍵角色。
2025/09/15
深入解析AI藥物設計的最新發展、臨床試驗案例與挑戰,涵蓋腫瘤學、感染性疾病等領域,掌握生成式AI在新藥研發的關鍵角色。
2025/09/15
目前臨床常用的肺炎嚴重度評估標準包括CURB-65、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PSI)、IDSA/ATS嚴重社區型肺炎標準、qSOFA等。
Thumbnail
2025/09/15
目前臨床常用的肺炎嚴重度評估標準包括CURB-65、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PSI)、IDSA/ATS嚴重社區型肺炎標準、qSOFA等。
Thumbnail
2025/09/15
兒童與青少年正處於快速成長期,身高與體重都在持續變化,因此不能單靠體重數字來判斷是否過重或肥胖。 目前最常用的評估方式是「身體質量指數(BMI)」,但兒童與青少年的 BMI 判斷標準,需參考衛福部公布的「兒童及青少年生長 BMI 建議值」。
Thumbnail
2025/09/15
兒童與青少年正處於快速成長期,身高與體重都在持續變化,因此不能單靠體重數字來判斷是否過重或肥胖。 目前最常用的評估方式是「身體質量指數(BMI)」,但兒童與青少年的 BMI 判斷標準,需參考衛福部公布的「兒童及青少年生長 BMI 建議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文章闡述過動症的障礙與特質、ADHD兒童在動態狀態下的學習表現優勢。長期關注過動議題的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李佳燕醫師講座內容分享,她的講座筆記涵蓋ADHD的獨特特質、社會對疾病的負面態度、過動症醫療與生活方法等內容,充滿實用性並以個人故事作為例證。
Thumbnail
文章闡述過動症的障礙與特質、ADHD兒童在動態狀態下的學習表現優勢。長期關注過動議題的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李佳燕醫師講座內容分享,她的講座筆記涵蓋ADHD的獨特特質、社會對疾病的負面態度、過動症醫療與生活方法等內容,充滿實用性並以個人故事作為例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母親面對兒子診斷ADHD後的成長故事。從接納到尋求專業協助,與學校合作,家庭支持到媽媽的自我成長,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希望成為其他ADHD家庭的鼓舞和幫助。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母親面對兒子診斷ADHD後的成長故事。從接納到尋求專業協助,與學校合作,家庭支持到媽媽的自我成長,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希望成為其他ADHD家庭的鼓舞和幫助。
Thumbnail
本文摘錄了曲智鑛老師在新書發表會中分享的內容,包括有關三種過動症的表現形態、ADHD常見的迷思以及注意力訓練策略。作者意在提供對ADHD的正確理解和應對方式。
Thumbnail
本文摘錄了曲智鑛老師在新書發表會中分享的內容,包括有關三種過動症的表現形態、ADHD常見的迷思以及注意力訓練策略。作者意在提供對ADHD的正確理解和應對方式。
Thumbnail
我的女兒在面對ADHD的挑戰,我支持她的興趣和志向,培養自信和快樂。ADHD兒童專注力不足,但他們在藝術、體育等方面常有卓越表現,許多歷史上有名的ADHD人物,如畫家畢卡索和音樂家莫札特。女兒喜歡美術,曉儀老師對女兒的畫作給予肯定和鼓勵。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有熱誠又擅長的事情,培養其潛在的天賦和技藝。
Thumbnail
我的女兒在面對ADHD的挑戰,我支持她的興趣和志向,培養自信和快樂。ADHD兒童專注力不足,但他們在藝術、體育等方面常有卓越表現,許多歷史上有名的ADHD人物,如畫家畢卡索和音樂家莫札特。女兒喜歡美術,曉儀老師對女兒的畫作給予肯定和鼓勵。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有熱誠又擅長的事情,培養其潛在的天賦和技藝。
Thumbnail
認識到底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Thumbnail
認識到底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