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我承諾自己在吃飯的時候需要更多的覺察,去分辨「我是真的需要吃」還是「只是想要吃」。
很特別的是,我遇見了一本朋友介紹的書——《從你所在的地方開始》。去年我和這位朋友每天回答一個題目,持續一個月,感覺非常享受。這本書讓我在裡面可以自由地畫畫、發想夢想。透過書寫,我打開了許多想像力,也再次確認:我生下來就是值得去享受這個世界的一切,而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權利,好好為自己而活。
今年的九月,同樣在這樣的時節,我再度展開新的練習。九月總帶給我一種「開學」或「換季」的感覺,彷彿是重新開始。回想 2020 年的暑假,我開始了第一篇運動員專訪報導,並逐步養成了寫部落格的習慣。這五年多以來,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紀錄或目標,而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甚至是一場與書本靈魂的戀愛。這一次,我開始了與自己「交換日記」的新旅程。透過 52 週的提問與 365 個練習,我期待能更深刻地探索活在當下的樂趣。今天是第一天,倒數 365 天後,我會是怎樣的人呢?我的秘密寫在裡面,期待一年後的我揭曉答案。
過去一年,我也重讀了幾本重要的書:《有錢人想得和你不一樣》、《自己就是一座寶藏》、《睡前 3 分鐘感謝日記》。我用每天一點點的方式閱讀,並搭配練習或小問題去書寫。很神奇的是,隨著時間重複這樣的練習,書中的許多提醒開始在生活中應驗,計劃也不斷被滾動修正,靈感與點子因此源源不絕。
這讓我特別想到最近讀《心動人生設計術》的第四章,收穫很深。書中提醒「人生是可以設計的」,尤其是當我們開始有意識地自我領導,就會發現許多新的路自然被開啟。像我的朋友跟著表妹去上體態課程,我自己也因著開始跑步,跟著同伴相約健身、晨跑,甚至挑戰更長的距離。這些開始的行動,不僅讓我們不再恐懼,還產生了源源不絕的動能,推著自己往前。
當然,我也在學習一件事:如何在「喘息」的時候,不是用自我譴責,而是溫柔地與自己對話。就算今天沒有完成一百分的課表,我也可以告訴自己:「沒關係,走出去、去行動,就是勝利。」
這一年,我期待自己能帶著這份「覺察」和「自我領導」繼續前行。因為改變,往往就從覺察開始。
如果一年後的你,回望今天的自己,你希望會看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