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鍊魂】第一百十四回 水之惡-病-(十二)因意識而死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肉體鍊魂】第一百十四回 水之惡-病-(十二)因意識而死

 

  現代心理學與醫學承認:人在極端暗示與恐懼下,可能出現「自主神經系統崩潰」而最後導致死亡。

  這類死亡被稱為voodoo death(巫毒之死),美國生理學家沃爾特.坎農(Walter Cannon)就曾發表過相關研究(1942),指出在某些原住民文化裡,人若相信自己被詛咒,真的會因強烈恐懼導致心臟與循環崩潰而死。

  其他心理性死亡的相關案例還有不少。

  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醫療記錄顯示,一些日本農村居民相信自己被狐憑(狐狸附身)或遭怨靈詛咒。患者會突然出現全身無力、拒絕進食,並持續說「我要死了」,往往數日內心臟衰竭,醫師找不到致命病因。

  人類學田野調查記錄中,在澳洲原住民、太平洋島嶼文化裡,如果有人違反禁忌,被部落長老「宣布死亡」,那個人往往真的會在幾日或幾週內死去。死亡過程與「流血過多」或「重病」極相似:面色蒼白、體溫下降、血壓急速降低。

  在二戰集中營、韓戰與越戰戰俘營也有這方面的紀錄。有些囚犯在絕望與持續恐懼中,突然「放棄求生」,幾天內死亡。

  醫師稱之為「give-up-itis(放棄症候群)」。其特徵,先是先情緒麻木,拒絕飲食,接著身體迅速衰竭,最後心跳停止。這種死亡並非器質疾病,而是「失去求生意志」導致自主神經全面瓦解。

  而現代醫院裡也有類似現象,是醫療情境中的「宣告性死亡」。

  有患者在被錯誤告知「癌症末期」後,短期內就去世,即便病情還沒嚴重到致命程度。這被稱為 nocebo effect(反安慰劑效應)。醫師的話語本身,成了「致死的暗示」。

  另還有種名為「心碎症候群」的實例病症。

  心碎症候群,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是「章魚壺心肌症」(Takotsubo Cardiomyopathy),也稱為「壓力性心肌病變」(Stress-induced Cardiomyopathy)。

  它是一種暫時性的心臟功能失調,其症狀與急性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極為相似,但成因與預後卻截然不同。

  這是一個典型「身心交互影響」的疾病,完美地展示了劇烈的情緒或生理壓力如何直接衝擊心臟的健康。即強烈悲傷或恐懼引起「壓力性心肌病變」,心臟泵血功能急遽下降,患者可因「心理衝擊」猝死。

  最明顯的是「配偶過世後幾日內死亡」的例子。

  這種情況,在醫學與社會學上被稱為「鰥寡效應」(The Widowhood Effect),意指在配偶一方過世後,另一方的死亡風險在短期內顯著增加的現象。

  有幾個較聞名的例子:

  ●強尼.凱什與瓊.卡特·凱什(Johnny Cash & June Carter Cash)美國鄉村音樂界的傳奇夫妻檔。

  二OO三年五月十五日,妻子瓊因心臟手術併發症過世,享壽73歲。在瓊的葬禮上,年邁體衰的強尼仍堅持坐著輪椅出席。朋友們都說,瓊的離去奪走了他最後的生命意志。僅僅四個月後的九月十二日,強尼.凱什也因糖尿病併發症去世。許多人相信,是心碎加速了他的死亡。

  ●黛比.雷諾斯與凱莉.費雪(Debbie Reynolds & Carrie Fisher)好萊塢知名母女檔演員。(雖非夫妻,但其情感連結與事發過程是「心碎症候群」最典型的案例)

  二O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飾演《星際大戰》莉亞公主的凱莉.費雪因心臟病發作過世,享壽60歲。僅僅一天之後,她的母親、傳奇演員黛比·雷諾斯在與兒子討論女兒的喪禮事宜時,疑似中風被緊急送醫,幾小時後便宣告不治,享壽84歲。據她的兒子回憶,母親的遺言是:「我好想念她……我想和凱莉在一起。」

  ●詹姆士.卡拉漢與奧黛麗.卡拉漢(James Callaghan & Audrey Callaghan)英國前首相與其夫人。

  結婚六十七年的妻子奧黛麗於二OO五年三月十五日去世。僅僅十一天之後,詹姆士.卡拉漢本人也在他九十三歲生日(三月二十六日)的前夕與世長辭。兩人相繼離世的時間點,引起了英國社會廣泛的討論。

  這些例子證明了,人類的情感,特別是愛與悲傷的意識狀態,確實擁有足以影響生死的強大力量。

  以上這些案例並非迷信或無稽之談,而是有其生理學基礎的。

  主要途徑有兩種:

  ●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死亡的「戰」與「逃」):

  在極度的恐懼、憤怒或激動(例如:被告知親人驟逝、遭遇搶劫)的情境中,大腦杏仁核發出警報,觸發腎上腺大量分泌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s),如腎上腺素。

  這股「壓力賀爾蒙風暴」會導致心臟肌肉細胞鈣離子超載,引發致命性的心律不整(如心室顫動),也使心臟血管劇烈收縮,心肌耗氧量暴增,可能導致類似心肌梗塞的狀況。

  心臟功能在短時間內崩潰,導致心因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醫學上知名的「章魚壺心肌症」,又稱「心碎症候群」,就是典型例子。

  ●副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死亡的「僵」):

  生理機制中的迷走神經(Vagus nerve)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其功能是讓身體「煞車」、平靜下來。

  在某些情況下,即在極度恐懼後突然感到徹底的絕望、無助,「放棄」的心理狀態(Give-up-itis)的情境中,這種「煞車」會發力過猛,導致:心跳速率急遽下降,甚至心搏停止(Asystole)。

  還會導致血壓驟降,腦部血流中斷,結果造成心臟直接「罷工」,停止跳動。

  以上兩種生理機制,無論是哪一種途徑,心理的崩潰都觸發了真實的、致命的生理事件。

  而上述內容也揭示:生命的終結,不僅可以由外來病原體或創傷決定,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由我們自己對生命的信念和意志來決定。

  我們對自身的看法、對未來的預期、對事件的理解(統稱為「意識」),編織成了一個關於「我是誰」和「我的世界如何運作」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力量,則強大到足以改變我們的生理狀態。

  意即,足以影響我們的「病」與「死」。

  當個體堅信自己已被詛咒、必死無疑。例如,違反了某種神聖的部落禁忌後被巫師點名,沒多久就嗚呼哀哉。

  當一個人失去所有求生意志、認為未來毫無希望時,即使沒有嚴重的器質性病變,也可能迅速走向死亡。例如在戰俘、絕症患者中觀察到類似現象。

  而在前篇談到的多重人格(DID)案例中,看到幾個人格轉換便導致身體病癥「切換」的例子。

  像是某個人格可能長期承受著嚴重的背痛或頭痛(有時與該人格所象徵的創傷記憶位置有關),而當切換到另一個人格時,疼痛會瞬間完全消失,彷彿從未存在過。

  又或是一個人格可能對某種藥物有標準反應,而另一個人格可能表現出耐藥性,甚至出現過敏反應。

  當然,在DID案例中,你不會看到一個人格有晚期肺癌的CT影像,而一切換後腫瘤就消失了。

  但你極有可能看到一個人格血糖失控、急需胰島素,而切換到另一人格後,血糖水平在沒有額外藥物干預的情況下趨於穩定。

  這並非疾病被「治癒」,而是疾病的「表達」被大腦的狀態瞬間重置了。

  這是否間接證明了——意識可以致病,同樣也可以治病?

  先打個問號,這部分需要謹慎些。

  如果有思想不成熟的人認為調整意識就可以病症而拒絕就醫,延誤病情,這就不太妙了。

  但如果是思想成熟的人,應該可以看見這個概念對於預防醫療的意義與價值。

  不過,這方面資訊的定案須留待專業醫療人士謹慎地去解決與驗證,我們一般普羅大眾只能多多觀察自己身心靈的變化,慢慢覺察這個概念對自己生活是否有益。

  然後,「因意識而病、因意識而死」這個概念,加上前面談到的範疇一到範疇六的致病因素,接下來,我想來說說,我自己所看見的疾病本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鍊魂師資訊站】-認識、確立、實現自我靈魂的升級旅程。
28會員
645內容數
人工智能普及的未來,靈魂自我的呈現將越來越重要! 靈魂強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下筆均氣勢非凡,怎麼鍊成的? 看過雙眼有靈魂智慧的人嗎?內在世界是如何呢? 充滿靈魂力量的商品呢? 歡迎參觀鍊魂師養成工房,找到屬於你的靈魂解答,練成你的靈魂未來!
2025/09/18
當人格轉換發生時,聲音可能變了,口音不同,甚至連姿態、筆跡、飲食喜好都完全不一樣。更特別的是,連身體病徵都生改變:一個人格對花生過敏,另一個卻能大口吃下;一個人格需要眼鏡才能看清世界,另一個卻能看得比醫師更清楚。
Thumbnail
2025/09/18
當人格轉換發生時,聲音可能變了,口音不同,甚至連姿態、筆跡、飲食喜好都完全不一樣。更特別的是,連身體病徵都生改變:一個人格對花生過敏,另一個卻能大口吃下;一個人格需要眼鏡才能看清世界,另一個卻能看得比醫師更清楚。
Thumbnail
2025/09/17
若我們僅將病視為需要被消除的敵人,便可能錯過它所承載的訊息;但若能從意識與系統的雙重視野去理解,病便成為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與自身、他人及世界的關係狀態。
Thumbnail
2025/09/17
若我們僅將病視為需要被消除的敵人,便可能錯過它所承載的訊息;但若能從意識與系統的雙重視野去理解,病便成為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與自身、他人及世界的關係狀態。
Thumbnail
2025/09/16
由這個層面去看人類個體的「病」,不似環境生態病理與人類個體病病因的連結這麼清楚,更多的是一種模糊的隱喻與類比。 然而,如果把人類的病症與地球的生態危機放在同一個隱喻框架中來看,會發現兩者之間有許多驚人的對應關係。
Thumbnail
2025/09/16
由這個層面去看人類個體的「病」,不似環境生態病理與人類個體病病因的連結這麼清楚,更多的是一種模糊的隱喻與類比。 然而,如果把人類的病症與地球的生態危機放在同一個隱喻框架中來看,會發現兩者之間有許多驚人的對應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如果守著魂魄轉世的原則,〝靈〞的成形可能也有千百個有趣的因果,藉著藏在大腦神經叢內阿卡西紀錄累世的刻劃,〝靈〞隨著不同時代的肉體更載而汰舊換新著記憶
Thumbnail
如果守著魂魄轉世的原則,〝靈〞的成形可能也有千百個有趣的因果,藉著藏在大腦神經叢內阿卡西紀錄累世的刻劃,〝靈〞隨著不同時代的肉體更載而汰舊換新著記憶
Thumbnail
生命其實每天都在訓練我們面對死亡,如果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就活在中陰之中,無時無刻不在無常當中,我們就有機會學會面對實相,但這得訓練,每天的練習,慢慢增長..終究我們就是得面對生死,如何優雅的在生死之中穿梭,才是生命真正的課題。
Thumbnail
生命其實每天都在訓練我們面對死亡,如果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就活在中陰之中,無時無刻不在無常當中,我們就有機會學會面對實相,但這得訓練,每天的練習,慢慢增長..終究我們就是得面對生死,如何優雅的在生死之中穿梭,才是生命真正的課題。
Thumbnail
這一主題是因「萬物皆有靈」,以及前陣子看的韓劇“死期將至”(我死了又死)所引發的靈感。 死後的世界在部分著作裡有著描述,但生死終究是兩隔,死亡之後,沒有人可以給出絕對的答案。 電腦程式運行有可能因bug影響產生當機,那……死亡遇到bug……
Thumbnail
這一主題是因「萬物皆有靈」,以及前陣子看的韓劇“死期將至”(我死了又死)所引發的靈感。 死後的世界在部分著作裡有著描述,但生死終究是兩隔,死亡之後,沒有人可以給出絕對的答案。 電腦程式運行有可能因bug影響產生當機,那……死亡遇到bug……
Thumbnail
死,從來就不是結束,卻永遠都是開始。死,是打開門,而不是關起來。 當你了解生命是永恆的,你就了解死是你的幻象,是為了讓你非常關切你的肉體,因而幫助你相信你是你的肉體。然而你不是你的肉體,因此,肉體的毀滅對你沒有關係。 死應該教你的是,生命才是真的;而生命應當教你的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死,而是無常(
Thumbnail
死,從來就不是結束,卻永遠都是開始。死,是打開門,而不是關起來。 當你了解生命是永恆的,你就了解死是你的幻象,是為了讓你非常關切你的肉體,因而幫助你相信你是你的肉體。然而你不是你的肉體,因此,肉體的毀滅對你沒有關係。 死應該教你的是,生命才是真的;而生命應當教你的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死,而是無常(
Thumbnail
當人們把生活的注意力放在靈性上, 它會帶出責任、歸屬感、慈悲和對人性的關懷。
Thumbnail
當人們把生活的注意力放在靈性上, 它會帶出責任、歸屬感、慈悲和對人性的關懷。
Thumbnail
文章內容為奇蹟課程的心靈成長分享,探討了身體、心靈和特定事件的連結,並提出如何透過個人修煉和正面能量增進心力。同時也討論了人生的意義和生存之外的方向。
Thumbnail
文章內容為奇蹟課程的心靈成長分享,探討了身體、心靈和特定事件的連結,並提出如何透過個人修煉和正面能量增進心力。同時也討論了人生的意義和生存之外的方向。
Thumbnail
身體是我們連接外在環境的殿堂,當我們的身體對當下的環境或是相處的人, 感受到不舒服或是焦慮時,可以先回歸到自己的內心,照顧自己的需求, 傾聽自己的身體什麼讓你不舒服,我們就別勉強自己一定要馬上做那件事, 讓自己緩一緩,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你最好的指引, 你的人生所有需要的答案都在你的心,
Thumbnail
身體是我們連接外在環境的殿堂,當我們的身體對當下的環境或是相處的人, 感受到不舒服或是焦慮時,可以先回歸到自己的內心,照顧自己的需求, 傾聽自己的身體什麼讓你不舒服,我們就別勉強自己一定要馬上做那件事, 讓自己緩一緩,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你最好的指引, 你的人生所有需要的答案都在你的心,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偉大的 大家都扛著自己的命運活著 排演就是正式演出 草圖就是定稿 如果有人傷害了你 可能也不是他的本意 來到這世上體驗波動 走一遭 靈有靈的污染 肉有肉的折磨 更何況常常都是兩者同時的不同比例的攻擊 在這裡比較Personal的理解 靈的污染是精神上的傷害與資訊上的誘惑 肉的折磨是生理上的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偉大的 大家都扛著自己的命運活著 排演就是正式演出 草圖就是定稿 如果有人傷害了你 可能也不是他的本意 來到這世上體驗波動 走一遭 靈有靈的污染 肉有肉的折磨 更何況常常都是兩者同時的不同比例的攻擊 在這裡比較Personal的理解 靈的污染是精神上的傷害與資訊上的誘惑 肉的折磨是生理上的
Thumbnail
大約從2020年左右開始吧!我意識到我越來越難以「理解」我的生命到底正在發生什麼,生命越來越「無法被我預料與掌控」,我觀察到,當我開始不執著定義每件事的發生,才正是讓靈魂可以大展身手的好時機,這促使生命在無形當中少了許多「阻力」,讓事情的發展得以用對靈魂而言,最好的方式進展來發揮。
Thumbnail
大約從2020年左右開始吧!我意識到我越來越難以「理解」我的生命到底正在發生什麼,生命越來越「無法被我預料與掌控」,我觀察到,當我開始不執著定義每件事的發生,才正是讓靈魂可以大展身手的好時機,這促使生命在無形當中少了許多「阻力」,讓事情的發展得以用對靈魂而言,最好的方式進展來發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