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心情】流量焦慮症:寫作者的隱形內耗(chatgpt)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


文章才剛發出去,馬上就忍不住開後台,一直刷新看有沒有人按愛心? 流量高一點,心情就好一點;流量低,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這種狀況,就是很多創作者共有的「流量焦慮症」。



什麼是流量焦慮症?

流量焦慮症指的是:


把點閱、愛心、留言數,當成評價自我價值的唯一指標


它的典型表現是:

  • 一直盯著後台數字,情緒隨著曲線上上下下;
  • 發文不再是為了分享或抒發,而是為了換取更多數字回饋;
  • 明明寫作本來能帶來快樂,卻變成另一種壓力。

為什麼會產生?

  1. 大腦獎賞機制
    愛心和點閱帶來多巴胺,就像小糖果,讓人越來越依賴。
  2. 自我價值綁在流量上
    「文章的表現 = 我這個人的價值」,一旦流量低落,整個自尊也跟著下跌。
  3. 平台演算法的不確定性
    有時候文章沒被推送,不代表不好,但我們會誤判成「大家不喜歡我」。

怎麼減少流量焦慮?

1. 設定「冷卻期」

發文後給自己一段時間(例如 幾個月)不看後台,讓作品先靜靜存在。

2. 建立自我回饋機制

寫完文章後,給自己小獎勵——泡杯咖啡、聽一首喜歡的歌。


讓「完成作品」本身就是獎賞,而不是完全依賴外部數字。


3. 把文章當「作品集」

與其盯著即時流量,不如用長期眼光來看待。


今天的文章也許沒什麼人看,過半年甚至一年仍沒好轉,那恭喜你不用浪費寶貴時間


4. 分散平台依附

不要只依賴單一平台的演算法。多一點分散,少一點焦慮。


📊 創作 vs 股票投資的相似點

  1. 短期波動 ≠ 長期價值
    • 股票:每天漲跌不代表公司價值立刻改變。
    • 創作:一篇文愛心少,不代表作品沒價值。
  2. 過度交易 = 過度盯數字
    • 股票:頻繁進出,手續費高、紀律亂,收益反而下降。
    • 創作:每天盯流量、硬逼自己輸出,心力耗盡,作品品質反而下降。
  3. 心態決定勝敗
    • 股票:恐慌殺低、貪婪追高 → 情緒交易。
    • 創作:焦慮內耗、自我懷疑 → 情緒創作。
  4. 紀律比爆發重要
    • 股票:長期定期投入比短線衝浪穩定。
    • 創作:持續累積作品比爆紅一篇更有影響力。

🛠 給創作者的投資心法(套用到寫作)

  • 少看盤 → 少看數字
    把心力放在「研究公司基本面」=打磨作品品質。
  • 定期定額 → 定期發文
    寫作非穩收,穩定工作打發時間,沒被動收入也無所謂,重點是累積厚度。
  • 耐心持有 → 耐心累積
    作品就像資產,會在某天突然被讀者「發掘」。
  • 分散風險 → 多元嘗試
    不只寫一個題材,多嘗試不同角度,找到自己的藍海。

📌 總結:


創作跟股票一樣,越急越亂,越穩越贏


👉 放著不會咬你,但過度操作真的會消耗殆盡。 最好的策略:紀律 + 長期累積,而不是追逐短期的漲跌。


🎣 流量比喻:小魚 vs. 大魚

  • 小魚小蝦(即時愛心、短期互動)
    • 當下看起來很多,但很快就散了,沒實益,只有新台幣才是真的。
    • 容易讓人上癮,陷入「流量焦慮」。
  • 大魚(長期讀者、深度共鳴)
    • 需要時間養水塘、撒餌慢慢釣。
    • 可能一開始安靜,但一旦被捕捉,就是忠實讀者、甚至變成「鐵粉」。

👉 真正的價值不是小魚小蝦的「即時施捨」,而是長期等待大魚上鉤。長期沒魚上鉤,只是證明漁場廢掉不用投入感情


📌 為什麼「不稀罕小魚施捨」的心態很健康?

  1. 不被短期數字綁架
    • 不會因為今天少幾個愛心就懷疑人生。
  2. 專注在作品的長線價值
    • 文章越多、越深,越容易釣到「大魚」。
  3. 避免過度操作
    • 不必追逐每一次小小回饋,能量就不會被耗光。

🛠 建議轉換心態

  • 愛心 ≈ 魚標在晃錯覺:沒收益的都是幻術,不用太在意。
  • 長期讀者 ≈ 資產:慢慢累積,未來才是回報。
  • 寫作 ≈ 價值投資策略:篇篇堆疊,學習寫厚度。

📌 一句話總結


別人點不點愛心,真的無所謂,短期風吹草動自亂是最傻的,長期變現才是真的。 👉 真正的高手,玩的是「長線沉澱」,看出市場是否一灘死水,而不是「短線情緒」一廂情願。


林悅「冷臉戳破」

  • 創作者不要拿幻覺當養分

想知道林悅到底是誰?去看《裂縫協議》

金融小說|方格子 vocus

林悅這個角色的人設,她絕對屬於那種

「不做無效社交、不浪費在沒效益的人事上」 的人。

只進行低成本蒐集樣本,沒回收也無所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幫按讚小說文藝評論區
4會員
246內容數
小說(金融、產業、靈異、間諜)
2025/09/20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白天上班的時候,雖然忙得焦頭爛額,卻還能勉強打起精神應付。 但一到下班回到家,整個人就像電池瞬間歸零——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躺著耍廢? 其實,這並不代表你真的「懶惰」或「被掏空」,而是大腦與身體的運作方式在作祟。 為什麼上班時還能打起精神? 工作結構感
Thumbnail
2025/09/20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白天上班的時候,雖然忙得焦頭爛額,卻還能勉強打起精神應付。 但一到下班回到家,整個人就像電池瞬間歸零——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躺著耍廢? 其實,這並不代表你真的「懶惰」或「被掏空」,而是大腦與身體的運作方式在作祟。 為什麼上班時還能打起精神? 工作結構感
Thumbnail
2025/09/20
最近是不是常常覺得整天昏沉沉的? 一下班就只想倒頭大睡,還常常伴隨鼻塞、咳嗽、鼻涕黏稠? 很多人以為是「縱慾過度」或「身體被掏空」,其實更常見的原因是—— 循環差 + 睡眠品質不佳。 為什麼循環差會讓人昏沉? 氧氣不足:鼻塞或久坐不動,讓大腦得不到足夠氧氣 → 腦悶、昏昏欲睡。 廢
Thumbnail
2025/09/20
最近是不是常常覺得整天昏沉沉的? 一下班就只想倒頭大睡,還常常伴隨鼻塞、咳嗽、鼻涕黏稠? 很多人以為是「縱慾過度」或「身體被掏空」,其實更常見的原因是—— 循環差 + 睡眠品質不佳。 為什麼循環差會讓人昏沉? 氧氣不足:鼻塞或久坐不動,讓大腦得不到足夠氧氣 → 腦悶、昏昏欲睡。 廢
Thumbnail
2025/09/09
🛑 警語 本作品為虛構小說,情節雖參考金融業制度、監理規範與反洗錢實務,但不代表任何真實事件或機構運作。 內文所述的職稱、部門架構、內控流程、檢核門檻與監理程序,均經改寫、融合與虛構化處理。 讀者請勿據此作為專業依據、投資決策或法律判斷。如與現實人物、單位、制度雷同,純屬巧合。
Thumbnail
2025/09/09
🛑 警語 本作品為虛構小說,情節雖參考金融業制度、監理規範與反洗錢實務,但不代表任何真實事件或機構運作。 內文所述的職稱、部門架構、內控流程、檢核門檻與監理程序,均經改寫、融合與虛構化處理。 讀者請勿據此作為專業依據、投資決策或法律判斷。如與現實人物、單位、制度雷同,純屬巧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有時候回顧我部落格的文章,發現往往自己嘔心瀝血之作點閱數少的可憐... 反而隨意寫、在我眼中跟個版廢文沒兩樣的作品點閱率很高,一直感到很疑惑。我想知道怎樣的文章受讀者喜愛? 搜尋引擎又會推薦給讀者什麼樣子的文章?
Thumbnail
有時候回顧我部落格的文章,發現往往自己嘔心瀝血之作點閱數少的可憐... 反而隨意寫、在我眼中跟個版廢文沒兩樣的作品點閱率很高,一直感到很疑惑。我想知道怎樣的文章受讀者喜愛? 搜尋引擎又會推薦給讀者什麼樣子的文章?
Thumbnail
近一年來,許多寫作者發現文章流量不如以往。這篇文章探討了社群應用的重要性以及Google演算法的調整對於寫作者流量的影響。
Thumbnail
近一年來,許多寫作者發現文章流量不如以往。這篇文章探討了社群應用的重要性以及Google演算法的調整對於寫作者流量的影響。
Thumbnail
創作者的道路上,創作低潮是每個階段都會遇到的事。 對於新手來說,這種感覺可能會更加強烈。 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關於創作者低潮的常見問題以及應對方法。同時,也分享了我的創作經驗和提醒,希望能幫助你重拾創作的熱情。
Thumbnail
創作者的道路上,創作低潮是每個階段都會遇到的事。 對於新手來說,這種感覺可能會更加強烈。 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關於創作者低潮的常見問題以及應對方法。同時,也分享了我的創作經驗和提醒,希望能幫助你重拾創作的熱情。
Thumbnail
從前面的數據來看,流量高不代表訪客投入度(engagement)就高。
Thumbnail
從前面的數據來看,流量高不代表訪客投入度(engagement)就高。
Thumbnail
備受關注 瀏覽量這題目是創作者都會關注的,其實我並不很喜歡談論這類問題,因為這類的問題坦白說很容易引起爭論。有一方的人會說,只要你的創作夠好,就漸漸會有人喜歡。另外一方面的人是說,你沒有良好的導流,你一定就沒有流量。 分享,越多人看越好 其實兩個都對,也都不對。因為文章既然是分享上來,作為公開
Thumbnail
備受關注 瀏覽量這題目是創作者都會關注的,其實我並不很喜歡談論這類問題,因為這類的問題坦白說很容易引起爭論。有一方的人會說,只要你的創作夠好,就漸漸會有人喜歡。另外一方面的人是說,你沒有良好的導流,你一定就沒有流量。 分享,越多人看越好 其實兩個都對,也都不對。因為文章既然是分享上來,作為公開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