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身為採購,我常常需要協助供應商填寫與永續治理相關的問卷。起初只覺得麻煩,連供應商也會困惑:「為什麼採購還要管碳排、勞動權益?」直到近年投資市場也開始重視 ESG,我才意識到,這已不只是「行政作業」,而是影響企業競爭力的新語言。
《ESG企業永續獲利致勝術》這本書正是從理論與實務,告訴我們 ESG 不再是口號,而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核心。
ESG 的三大面向- 環境 (Environment):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包括碳排放、氣候變遷、能源使用、污染防治和廢棄物管理等。
- 社會 (Social):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如:員工健康與安全、勞動關係、人權、社區參與、產品安全與消費者保障等。
- 公司治理 (Governance):評估企業的內部管理與治理結構,包含董事會的素質與獨立性、股東權益、商業倫理、資訊透明度、風險管理和財務系統的穩定性等。
金管會已要求台灣上市櫃公司陸續編製「永續報告書」,2030、2050 的減碳與淨零目標更是全球趨勢,無論是大企業或中小供應商,都必須提前備戰。
作者提出了 ACES 模型,指出品牌要想長久被市場喜愛,必須具備:
● 適應性(Adaptability):順應趨勢,讓目的帶領方向
● 一致性(Consistency):記住初衷,在危機時不迷失
● 效率性(Efficiency):大膽行動,把握機會
● 實質性(Substantiality):說到做到,才有市場信任
書裡舉了 30 個國際案例,從成功的 Patagonia、星巴克,到失敗的 Nokia、Kmart,都讓我們醒思:ESG 的實踐,會直接決定企業能不能存活。

■ 心得
書中舉例,Patagonia 用「不要買這件外套」的廣告,計算製作衣服的環境成本,反而凝聚了死忠顧客,認同理念並惜物;歐舒丹把環保理念融入產品,減塑、舉辦回收活動,在高度競爭的美妝保養市場中脫穎而出。這些案例都說明:行動比聲明更重要,ESG 問卷不是交差,而是一面照妖鏡,檢驗企業是否言行一致。
而我自己最喜歡的應該是默克無償提供「Mectizan」給河盲症患者的故事,這類議題也在後續開啟孤兒藥(Orphan Drug)政策,讓針對特殊族群或罕見疾病開發的藥品政府提供激勵政策保護。
市場風向瞬息萬變,早期只要有品牌知名度就好,但新一代的品牌價值金字塔告訴我們,在此之上還有品牌聯想與品牌忠誠度。對 MZ 世代消費者而言早已不只看 CP 值,更在乎的是品牌是否與自身價值觀契合。對供應鏈而言,尤其是 B2C 的企業如果缺乏 ESG 行動,就可能被消費者淘汰。
希望大家記住:
✔ ESG 問卷 ≠ 繁瑣的行政作業
✔ ESG 問卷 = 檢視企業能否長久被信任的測試
而企業是否能在大浪來臨前做好準備,順勢而為、乘風破浪,投資人們和消費者也看在眼底。
我是哈斯, vocus 主題專家野格團的一員,專門負責商業管理和閱讀相關🤔
同時也是斜槓大師和財富自由成就達成者💰
興趣是海巡文章🐳 歡迎關注與紅心支持!
💡覺得這篇很讚,戳一下這裡幫我轉換蝦皮分潤支持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