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到底有什麼用?
有時候我會覺得,
覺醒根本沒什麼實際幫助。就像身體需要睡覺做夢,也需要醒來辦事。
醒著的時候,你就會去計算:
上班不是做公益,我為老闆創造的價值,到底值多少?
口中說「不在意」,其實很在意。
說「不計較」,但早就暗暗算過了。
說「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可前提是我得先有錢。
說要來討論,卻生氣的,則是心裡已經帶著答案的踢館模式。
你說知道未來有沒有用
看起來有用其實也沒用
大道至簡,無欲則剛,無為則無所不為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煩惱有用的話,遭心事就會源源不絕
如果你想花錢,就會有花不完的錢 (吸引力法則)
現代心靈雞湯 只要你肯吃苦,未來就會有吃不完的苦。
所以不要拒絕眼前的一切美好與對方想要在你身上投注的愛。
這種覺醒很殘酷。因為你開始看清楚,
所有人都在講一套做一套,自己也不例外。
「不要去糾結已經發生的事和爛掉的關係」
好似那個「不」 又自動脫隊
學占星 學的是和天地萬物對話
就像學外文一樣
多出一種頻率 交換別人的想法
但若聽不懂也不會影響
你今天依舊要吃喝拉撒睡
只覺得天外飛音這白噪音很助眠
資本主義下,我們被包裝的「精緻生活」只是繁華一夢。
努力不等於薪水,能力和報酬也沒有必然的因果。
說穿了,薪水只是遊戲規則的一部分,不是公正的回報。
換個角度去想:
既然「賺多少」不是完全自己能控制的,
那我至少能決定「怎麼花」,才能讓生活保持平靜和開心。
所以…這局遊戲是不是一開始就「地獄開局」?
哈哈,看起來是。
如果你覺得現在真的很糟
那大概是.... 你特別的想掙脫框架,
獲得以後可以和人炫耀的經驗值。
別再被「努力必有回報」這種 NPC 台詞騙了。
精緻生活?恩....不存在,
只是「生存過日子」本身就很精緻了。
今早小編看到一段話寫著
媽媽嘆氣說:
「你們這代怎麼不敢生小孩?」
我笑笑回:
「你們那時候養一個孩子要五千,
現在養一個孩子要五萬。」
媽媽沉默了,轉頭去折衣服。
不是我們不想養,
是我們根本養不起。
不由自主的回覆留言
就跟結婚一樣
同樣的規模
基本上會是上一代5~6倍的價格通膨
當年30萬能辦的婚禮現在大概要60萬
房價也差不多
當年五百萬的房子現在也都三千萬了
不過很多父母還是停留在
當年我們能做
為什麼你麼現在不行
ˊˋ 也不想想 你們那一輩的豐功偉業
把資本主義玩得淋漓盡致
直接殺出一條血路 ~ 不就是你們自豪地曾經
我也沒有想責怪上一輩或是社會環境
單純就是覺醒...... 太清醒
才能大聲的說
我只是表達意願看法
對方結婚應該相處的是我這個人
不是找生育工具,
再說...任何事都得順其自然
不適合的時候就不能勉強要
若擋不住的時候也不會刻意拒絕
這樣人才活得舒服呀
重點是 ... 我得先活下去 ~哈哈哈
你可以說我躺平
但我還沒閉上眼
就像前幾天看到的一篇文
所有的原生家庭都有缺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父母還沒長大,那你就是缺關愛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父母滋養補償,那你就是缺歷練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父母少了教育,那你就缺乏歸屬
你受的每一份苦,
都會成為你看穿人性、理解他人、
治癒家族創傷的禮物。
覺醒始於痛苦
一個人的每一次清醒,
都是從痛苦開始的。
雖然這不是絕對關係
但好像劇本就該這麼寫
才會覺得覺醒很偉大
但實際
你每天早上醒來
得看前一天
是早睡還是晚睡
與你的身體素質
也不是所有人的醒來
都是想賴床的
所謂覺醒
只是把燈打開,讓你看見「原來房間裡就是長這樣」。
房間不會自己變乾淨,但至少你不會再踩到垃圾還以為是花。
開始有機會挑自己要的遊戲模式
是要拼升級,還是慢玩養成,還是乾脆退出排名榜。
就像亂七八糟的房間
你可以一股腦地全部丟出去找到支配感
也可以慢慢檢視整理延緩焦慮與失去感
又或著是躺平共處拾荒感,容納擁抱所謂的安全
然後補充一句 這叫亂中有序
這樣才有我找東西的邏輯,別亂碰
於是
覺醒沒讓我更快樂,
但至少…我過得更誠實。
這輩子... 想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