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自己的價值:從自我價值到自我肯定的實踐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我發現生活或工作中有許多人,對自己的自我價值常常感到懷疑:

「我真的有價值嗎?」

「如果有,那我要怎麼讓別人看見?」

甚至對工作感到無意義、沒有熱忱與動力。也有些人會不斷地向外尋找、不斷地證明,甚至在無意識中,透過各種方法和手段,想要獲得被看見的感覺。

 這是一個很真實、也很普遍的疑惑。

因為我們一方面渴望被看見,另一方面卻又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價值值得被肯定。這種矛盾的心情,總是讓人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有時在工作、在家庭、在人際關係裡,我們常常會想:我做的事情,是不是誰來都可以?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是否真的沒有人會發現?記得剛開始出社會工作的我也曾經陷入這樣的迷惘。雖然自己是一個行動力強的人,總是默默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但心裡依舊會浮現不安與疑問。

直到有一天,我才真正明白——

價值不是被給予的,而是被創造的。這個領悟,成為我在自我成長路上最重要的一個前進的動力。

價值不是外在評價,而是自我肯定

我們的成長過程裡,常常被外在評價框住:成績好,你就有價值。表現亮眼,你就被看見。努力卻沒有人讚美,你就開始懷疑自己。但自我價值,並不能只依賴別人的眼光。因為當沒有掌聲時,你會陷入否定自己。

我也曾經是這樣的自己。直到我開始練習從小行動、日常覺察裡找到自己的價值,我才慢慢明白,被看見不是來自外在的掌聲,而是源自自己願意承認並擁抱的那份力量。

而自我肯定的第一步,就是願意承認:即使沒有外在的評分,我仍然有存在的意義。「你盡力了嗎?如果我盡力了,儘管結果不如預期,那就允許現在我就是這樣,相信此時此刻已是最完美的時候」這也是我蠻常告訴自己的話。這樣的覺察,正是自我成長與內在力量的起點。

以下分享我自己實踐自我肯定的2種方式:

  • 日常覺察,看見自己的小價值

每天花幾分鐘回顧:今天我在哪裡展現了價值?可能是一個微笑安慰了同事或好好回應了服務對象,可能是完成了一件小任務。這些都是真實的價值,而不是非得要驚天動地。

  • 小行動累積,透過實踐創造價值

價值不是空談。很多時候,人們停留在畫大餅、做白日夢,看起來熱血卻缺乏現實感。但真正困難的,往往是「行動」。然而,價值其實是可以在一次次小行動中被累積出來的。

例如每天堅持養成一個好習慣。這些看似微小卻有意識、帶著刻意的行動,都會不斷提醒你:你正在創造價值。

因為價值,不在於大小,而在於真實的存在;當你持續看見並實踐這些小價值時,生命的厚度與意義就會慢慢被編織出來。

自我覺察:看見獨特的自我價值

在多年從事社工至現今成為主管/督導的經驗中,我整理出自己創造價值的層次,也是一條自我成長的路徑:

 創造價值的第一步,是從自我覺察開始。很多時候,我們忙著追逐外在的標準,卻忘了回頭看看自己本來就擁有的寶藏。

 其實,你的價值早已存在於日常,只是需要被看見,你可以從以下三點去思考:

  •  專業技能:你在學習與工作中所累積的能力有哪些,這些都是一種實際可用的力量。
  •  生命經驗:你走過的路、承受過的傷痛與收穫,都是別人無法複製的資源。
  •  個人特質與故事:你的性格、態度與人生故事,正是你最獨特的標籤。

當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它們就成為你獨一無二的自我價值。自我覺察提醒我們:價值並不是外界貼上的標籤,而是內心承認「我本來就值得」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帶來自我肯定,更會成為你走向成長與影響力的起點。

 貢獻他人:在互動中創造價值

當我們開始看見自己的自我價值,下一步就是讓它在關係與互動中發揮。因為價值從來不是一個人關起門來定義的,而是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被感受到、被放大。

在日常生活裡,貢獻他人往往不需要驚天動地,而是藏在一些很細微卻真實的行動裡。回顧我早年的社工經驗,就能清楚看見這樣的歷程。

還在第一線服務的時候,我總是很認真地面對每一個案,用心撰寫評估報告,只為了更全面地理解服務對象的需要。我也會投入在許多人覺得枯燥的個案研討,不僅用心準備提案報告,還勇敢上台分享。這些過程雖然辛苦,卻讓我一次次磨練自己、累積專業能力,也因此在團隊與主管眼中逐漸被看見與記住。

 同時,我更認清自己的角色,並專注於「陪伴」的價值。一句理解的話,能讓焦慮的心安定下來。一次專心的傾聽,能讓孤單的人感到不再只是自己。一個小小的行動,甚至可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轉折點。

 直至今日身為主管,我依舊在不斷打磨自己。無論是學習新技能、帶領團隊進行教練、引導,或是透過讀書會陪伴社工們成長,我始終相信:真正的價值,是在與他人共同前進的過程中被創造出來的。在帶領團隊的五年間,我的努力與心路歷程,也被我的主管們看見並肯定。

 這些看似普通的行動,其實都在潛移默化中彰顯價值。

所以你也可以問問自己:我有哪些價值,可以貢獻給需要的人?

 因為自我價值不是只停留在「我覺得自己有意義」,而是透過「我願意去貢獻」被體現出來。在人際關係裡,當我們選擇真誠地給予與支持,不僅幫助了別人,也深化了自己的存在感。這就是價值在互動中不斷被創造、被確認的過程。

結語:價值是一種流動

創造價值,不是討好所有人,而是找到自己願意投注能量的地方。那往往就是你的熱情所在,當它與世界的需求交會時,便會自然綻放出影響力。

如果你想在日常中實踐「創造價值」,可以從這三個簡單方法開始:

 1. 每日記錄自我價值時刻:問自己,今天我在哪裡創造了價值?

 2. 練習自我肯定:將注意力放在「我做了什麼」,而不是「別人怎麼評價」。

 3. 持續小行動:不必等待重大成就,每一次微小卻真誠的付出,都是價值的累積。

 當你選擇用這樣的態度生活,你的自我價值會逐漸被創造出來,也會被他人看見。這個過程或許需要時間與耐心去打磨,但當你準備好時,那份光亮隨時都有可能被照見。

 而「被看見」不僅僅是外在的掌聲,更是一種深層的療癒。

 你覺得在過去一週裡,你在哪些時刻曾創造了價值?或許,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振心之語|被看見,是療癒的開始
18會員
36內容數
嗨,我是振穎。一路走來,我在社工、督導到教練的角色中,看見好多故事:家庭的拉扯、青少年的心聲、團隊的挑戰。也因為這些經歷,我更相信——被看見,就是療癒的開始。這裡是【振心之語】,我想和你聊聊 NLP、教練、家族治療,以及那些關於成長與關係的小啟發。希望透過文字陪你走過卡住的時候,也一起看見更多可能。
2025/09/23
「青少年中心的家庭工作,不只是陪伴孩子,更是支持整個家庭的關鍵。透過社工的陪伴與心智化對話,家庭能重新連結,孩子也能安心成長。」
Thumbnail
2025/09/23
「青少年中心的家庭工作,不只是陪伴孩子,更是支持整個家庭的關鍵。透過社工的陪伴與心智化對話,家庭能重新連結,孩子也能安心成長。」
Thumbnail
2025/08/16
在忙碌的生活裡,我們常常忽略了內心與身體的聲音。反思,不只是檢討或回顧,而是一種帶著接納、結構與行動的自我對話。當我們透過身體覺察,看見情緒背後的需要,再結合教練式提問,把想法化為具體行動,就能讓答案一步步靠近自己。這份覺察不僅帶來清晰與力量,也幫助我們在混亂中找到方向,走向更真實、更想要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8/16
在忙碌的生活裡,我們常常忽略了內心與身體的聲音。反思,不只是檢討或回顧,而是一種帶著接納、結構與行動的自我對話。當我們透過身體覺察,看見情緒背後的需要,再結合教練式提問,把想法化為具體行動,就能讓答案一步步靠近自己。這份覺察不僅帶來清晰與力量,也幫助我們在混亂中找到方向,走向更真實、更想要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8/05
學習的初衷 在報名前參加 ICA 團隊引導法-ORID 團隊共創法的學習時,我心中其實帶著一個渴望——究竟要怎麼引導,才能讓我的團隊在不受個人內在情緒或團體動力牽動的情況下,自在而真誠地展開對話? 那時的我,滿懷好奇,也藏著一些不安。或許是身為團隊領導者的焦慮,總希望一切順利、有序,做好領導者該
Thumbnail
2025/08/05
學習的初衷 在報名前參加 ICA 團隊引導法-ORID 團隊共創法的學習時,我心中其實帶著一個渴望——究竟要怎麼引導,才能讓我的團隊在不受個人內在情緒或團體動力牽動的情況下,自在而真誠地展開對話? 那時的我,滿懷好奇,也藏著一些不安。或許是身為團隊領導者的焦慮,總希望一切順利、有序,做好領導者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自我價值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我們經常將自己的價值與外在成就聯繫在一起,卻忽略了內在的肯定。
Thumbnail
自我價值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我們經常將自己的價值與外在成就聯繫在一起,卻忽略了內在的肯定。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Thumbnail
自我價值不是恆久不變,它是一種對內在自我有足夠的認識及了解。不單單是可以被量化或透過比較的表面價值。 價值必須建立在「你」「我」共同的認知上。如果沒有他人的存在,自認為有價值,但別人並不這麼想,就只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 如果能用別人能明白的方式將「你的價值」表達出來,讓彼此在價值的認知及
Thumbnail
自我價值不是恆久不變,它是一種對內在自我有足夠的認識及了解。不單單是可以被量化或透過比較的表面價值。 價值必須建立在「你」「我」共同的認知上。如果沒有他人的存在,自認為有價值,但別人並不這麼想,就只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 如果能用別人能明白的方式將「你的價值」表達出來,讓彼此在價值的認知及
Thumbnail
生在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對於自己來說擁有什麼樣的價值,才是最至關重要的。
Thumbnail
生在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對於自己來說擁有什麼樣的價值,才是最至關重要的。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肯定自己的任何主意及行動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只有在自我肯定的基礎上,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過上豐富而有意義的人生。本文提到肯定自己的意義、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主意、肯定自己的行動和自信與成長等內容,強調通過自我肯定和行動來活出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肯定自己的任何主意及行動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只有在自我肯定的基礎上,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過上豐富而有意義的人生。本文提到肯定自己的意義、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主意、肯定自己的行動和自信與成長等內容,強調通過自我肯定和行動來活出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自我身份認同,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社會和個人生活中的角色、特徵和價值的理解和認可。這種認同感不僅包括我們的外在身份,如職業、家庭角色、民族和文化背景,還包括我們內心對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認同自己的身份=認同自己的價值 在這個充滿批評和期望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迷失在他人的聲音中,忘記了自我價
Thumbnail
自我身份認同,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社會和個人生活中的角色、特徵和價值的理解和認可。這種認同感不僅包括我們的外在身份,如職業、家庭角色、民族和文化背景,還包括我們內心對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認同自己的身份=認同自己的價值 在這個充滿批評和期望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迷失在他人的聲音中,忘記了自我價
Thumbnail
你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成就的大小是否等於格局的大小呢? 是因為「對社會有所貢獻」,而看見自己的價值。還是因為得到了社會價值認定的身份地位、財富而覺得自己有價值。認識及了解自己後,是因此限縮了自己還是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格局的大小、眼界的高低。是曲高人寡的孤芳自賞,還是真正接
Thumbnail
你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成就的大小是否等於格局的大小呢? 是因為「對社會有所貢獻」,而看見自己的價值。還是因為得到了社會價值認定的身份地位、財富而覺得自己有價值。認識及了解自己後,是因此限縮了自己還是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格局的大小、眼界的高低。是曲高人寡的孤芳自賞,還是真正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