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苦後甘,還是先甘後苦?
你有沒有想過,人生到底是先甘後苦好,還是先苦後甘比較好呢?
我一直很好奇這個問題,自己到底是哪一個,所以我開始去查資料、看不同的說法,以及好奇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哪一個。
後來跟我猜的一樣,大家都是選先甘比較多,因為先苦的話,甘何時會到來?但是先甘,是可以立馬就感受到的。
而我也非常好奇自己的命運,是屬於哪一個。在研究了自己的紫微斗數和八字後,發現我的命盤清楚告訴我:
我是「先苦後甘」的人,而那個「甘」要等到 40 歲之後才會真正到來。
當下看到這個結果,我其實是五味雜陳的。一方面覺得準確,因為這 30 年來我真的過得很辛苦;但另一方面也有點難過:那我還要再苦 10 年嗎?
想到人生無常,10 年之間可能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有時候難免感覺到悲傷。不過換個角度來想,至少命盤告訴我:苦不會永遠。
30–40 歲是醞釀、轉化的階段,而 40 之後,就是我真正的收穫期。這樣想,就會覺得前面的辛苦其實很值得。
我的故事:來自原生家庭的挑戰
我出生在一個和一般人很不同的家庭,至少在我心裡的感受是這樣。
5 歲那年父母離婚,媽媽帶著我和姐姐改嫁。從那時開始,生活就充滿了矛盾和壓力。
姐姐因為心裡的不平衡,常常把情緒發洩在我身上;媽媽也有強烈的控制慾,情緒勒索是日常。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常常感到窒息,甚至想過離開這個世界。
雖然後來我長大離開了家,但那些陰影仍然影響著我:我害怕深度的人際關係,也常常在情緒處理上用錯方式。有時候看見自己和媽媽、姐姐相似的一面,更會感到恐懼。
職場的考驗與靈魂的轉折
家庭之外,職場也不算順遂。
從高中開始半工半讀,大學畢業後找正職,卻總是難以穩定:不是遇到職場霸凌,就是做到心很累,三年內就想換工作。
長期下來,我對人生感到迷惘,常常問自己: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直到 24 歲時,我遇見了閱讀和書寫。開始寫日記、看書、整理文字,才慢慢感受到療癒的力量。
這成了我人生的轉折點。
命理工具帶來的答案
因為想更理解自己,我接觸了很多工具:MBTI、人類圖、紫微斗數、八字、馬雅曆、占星……
有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要學這麼多?因為我相信,若只有一種工具,或許會太片面。但當不同的系統都指向相似的答案,那就是一種印證。
這份印證,讓我逐漸確信:即使現在處在困境,我的未來仍然會越來越好。
回到人生的甘與苦
所以先甘後苦,還是先苦後甘?我當然也羨慕那些「先甘」的人,因為至少能早早嚐到甜頭。
不過,就像有人說的:「先苦不一定甘,但先甘一定苦。」或許我的路,注定是慢慢累積、慢慢轉化,等到 40 歲之後,才能真正展開收成。
也因為這樣,我更珍惜現在的學習與成長,因為我知道,這些累積,會讓未來的甘更踏實。
想對你說
如果你和我一樣,正在經歷「前半生的辛苦」,請不要急著否定自己的人生。
或許這一切,都是命盤早就安排好的功課。願我的故事,能帶給你一點啟發和療癒。因為只要還在前進,就沒有白走的路。
願這篇文字能剛好陪你一段路。
🌟 更多文章都在我的方格子專欄 👉 點這裡
📩 想預約塔羅、紫微斗數、八字、人類圖諮詢 👉 官方 LINE 能直接預約:👉點這裡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歡迎支持我持續創作。
🔹 訂閱支持
加入《星辰療癒信》創始會員 🌱
每月 NT$99,就能閱讀【星辰解盤札記】與【感觸隨筆】,以及會員專屬 Q&A 精華。
👉 點我訂閱
🔹 一次性贊助
如果你只是單純想鼓勵我,可以選擇一次性贊助 💖
這會解鎖一些【心路日記/靈感插曲】的小篇章,作為支持回饋。
✨ 謝謝你的支持,讓「星辰療癒」能持續發光,陪伴更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