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偈》第二十九句釋義-我較他尊乃粗我,我他相同乃細執︔聲聞獨覺雖滅惑,然因後執佛果離。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三寶偈》第二十九句釋義

偈文:


「我較他尊乃粗我,我他相同乃細執︔聲聞獨覺雖滅惑,然因後執佛果離。」

講者:蔣揚仁欽博士


前言

在修行的道路上,佛陀教導我們要對治「愛我執」。然而,愛我執並非單一層面,而是有粗細之分。宗喀巴大師在《三寶偈》此偈中,揭示了粗細二執的不同,以及為何聲聞與獨覺雖能斷惑、證羅漢果,卻依然無法圓滿佛果。這一偈,直指修行者內心深處的盲點:細微的「我執」,往往隱藏在自以為「平等」的觀念之中。


釋義與重點整理

一、愛我執的粗細差別

  1. 粗分的愛我執
    「我比他重要。」 —— 直接將自我置於他者之上。
  2. 細分的愛我執
    「我和他一樣重要。」 —— 表面上似乎是平等觀,實則仍以「我」為出發點,只是將「我」與「他」放在同一水平。
    • 若從第三者的角度來看,這是平等心;
    • 但若從「我」的角度來看,仍是「以我為中心」的細微愛我執。

二、聲聞與獨覺的限制

  1. 斷惑功德
    聲聞與獨覺阿羅漢已徹底斷除煩惱障,不再受貪嗔痴支配。
  2. 未斷後執
    他們雖然不再認為「我比他重要」,但仍停留於「我與他相同」的層次。
    • 這是「細微的愛我執」,未能完全消解。
    • 因此,無法圓滿愛他心,也就與佛果相距遙遠。

三、龍樹菩薩的佐證

在《菩提心釋》第八十三句中提到:

「聲聞斷貪故,僅得劣菩提;不捨有情故,方可得佛覺。」

  • 這裡的「貪」指的正是「愛他心」:
    聲聞、獨覺因遠離這種強大的愛他心,只能得到「劣菩提」(阿羅漢果)。
  • 菩薩則不同,他們以強大的愛他心去消融細微的愛我執,才能邁向佛果。

四、衣服的譬喻 —— 因緣與「我」的錯覺

  • 例如一件襯衫:
    看似「我努力賺錢買來的」,其實背後牽涉無數人的勞力與因緣。
  • 事實上,與「我」直接相關的因緣極少,絕大部分幸福與安樂來源於「他人」。
  • 若還執著「我和他一樣重要」,就是細微的愛我執作祟。

五、菩薩與阿羅漢的差異

  • 阿羅漢
    具智慧,明白「我與他平等」,但未刻意修練「他比我更重要」。
  • 菩薩
    以「感恩他人」的強大愛他心,主動對治細微愛我執。 → 這是通往佛果的關鍵。

結語

《三寶偈》此句,提醒我們:修行的最大障礙,不僅是粗顯的「我比他重要」,更是潛藏的細微我執——「我和他一樣重要」。唯有透過菩薩的道路,將「他」置於「我」之上,以強大的愛他心去轉化愛我執,修行才能不止於解脫,而邁向究竟佛果。

願我們不僅僅學會「不害他」,更要進一步學會「利他」。因為在利他的道路上,細微的愛我執才能真正化解,成就無上的覺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7會員
129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果寶寶看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9/06
本文深入探討《三寶偈》中「然諸作用抽象起,若不因此而滿足,尋找境上實性時,性質作用皆消去」一句,結合古典力學、量子力學及愛因斯坦的觀點,闡釋佛教中觀學派如何破除「自性執著」,以及人我執與法我執的關聯。文章並以月亮、惡夢等比喻,說明「境上實性」的不可得性,最終指出緣起性空才是萬法之真相。
Thumbnail
2025/09/06
本文深入探討《三寶偈》中「然諸作用抽象起,若不因此而滿足,尋找境上實性時,性質作用皆消去」一句,結合古典力學、量子力學及愛因斯坦的觀點,闡釋佛教中觀學派如何破除「自性執著」,以及人我執與法我執的關聯。文章並以月亮、惡夢等比喻,說明「境上實性」的不可得性,最終指出緣起性空才是萬法之真相。
Thumbnail
2025/09/03
蔣揚仁欽博士講解《三寶偈》第二句「凡夫所見諸境性,皆由自力成己性,有如善業感善報,惡因感得惡報應」,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自性」、「如來藏」等佛教核心概念在不同經典中的歧異與共通性,並點明凡夫、中觀及六祖慧能等不同角度的觀點,以期釐清常見的誤解。
2025/09/03
蔣揚仁欽博士講解《三寶偈》第二句「凡夫所見諸境性,皆由自力成己性,有如善業感善報,惡因感得惡報應」,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自性」、「如來藏」等佛教核心概念在不同經典中的歧異與共通性,並點明凡夫、中觀及六祖慧能等不同角度的觀點,以期釐清常見的誤解。
2025/08/25
有緣覓此三寶偈,願此利益諸眾生。 蔣揚仁欽撰 頂禮三寶及三心。為易觀修三心要,我以七言絕句偈,願益諸眾每日習。 空正見: 凡夫所見諸境性,皆由自力成己性,有如善業感善報,惡因感得惡報應。 然諸作用抽象起,若不因此而滿足,尋找境上實性時,性質作用皆消去, 火之炙性水濕性,乃緣起故非實性
2025/08/25
有緣覓此三寶偈,願此利益諸眾生。 蔣揚仁欽撰 頂禮三寶及三心。為易觀修三心要,我以七言絕句偈,願益諸眾每日習。 空正見: 凡夫所見諸境性,皆由自力成己性,有如善業感善報,惡因感得惡報應。 然諸作用抽象起,若不因此而滿足,尋找境上實性時,性質作用皆消去, 火之炙性水濕性,乃緣起故非實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世間的法,有這個東西,你得到了我就少了;我得到了,你就沒有了,是必定會生起諍論。 佛法這個東西妙不可言,我給了你,你固然好了,我更好;反過來,你給了我,我固然好,你更好,就這麼個好處,就這麼個好處。—師父的叮嚀
Thumbnail
世間的法,有這個東西,你得到了我就少了;我得到了,你就沒有了,是必定會生起諍論。 佛法這個東西妙不可言,我給了你,你固然好了,我更好;反過來,你給了我,我固然好,你更好,就這麼個好處,就這麼個好處。—師父的叮嚀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