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不再拖延」的完美狀態,而是那個願意面對自己、願意改變的瞬間。就像達文西雖然拖延,但仍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付費限定
58-終結拖延:五分鐘的起點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40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01-幸福的100個祕訣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222會員
262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6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發現自我,成為英雄。
一、日常世界的裂縫
志遠今年四十五歲,是一家中型軟體公司的資深工程師。他的生活像一段穩定但略顯沉悶的程式碼:早上七點半起床,送小孩上學,八點半打卡上班,晚上七點回家吃飯,九點哄孩子睡覺,十點半在電腦前敲幾行無關緊要的 side project

2025/09/26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發現自我,成為英雄。
一、日常世界的裂縫
志遠今年四十五歲,是一家中型軟體公司的資深工程師。他的生活像一段穩定但略顯沉悶的程式碼:早上七點半起床,送小孩上學,八點半打卡上班,晚上七點回家吃飯,九點哄孩子睡覺,十點半在電腦前敲幾行無關緊要的 side project

2025/09/24
富人往往是按結果取報酬,而常人則選擇按時間取報酬。
畫廊中央的燈光緩緩亮起,秋日午後的陽光透過天窗,投下斑駁的光影。老教授身著淺灰色西裝,拄著一根雕花手杖,緩步走向講台。他的背後,是妻子親手挑選並掛上的二十餘幅畫作:有晨曦中的櫻花枝,有夜色裡的山川湖泊,也有落日餘暉中翻飛的鳥群,每一幅都訴說

2025/09/24
富人往往是按結果取報酬,而常人則選擇按時間取報酬。
畫廊中央的燈光緩緩亮起,秋日午後的陽光透過天窗,投下斑駁的光影。老教授身著淺灰色西裝,拄著一根雕花手杖,緩步走向講台。他的背後,是妻子親手挑選並掛上的二十餘幅畫作:有晨曦中的櫻花枝,有夜色裡的山川湖泊,也有落日餘暉中翻飛的鳥群,每一幅都訴說

2025/09/21
人生的幸福不是靠達到某個物質目標,而是要學習全面衡量五種財富:時間財富、社交財富、精神財富、身體財富和金融財富。
一場簡單隆重的歡送會,在午後的演講廳舉行。資訊系的退休教授緩緩走上台階,身後是整齊排開的花籃與早已準備好的卷軸證書。臺下坐著同事、學生,以及幾位系上年輕教授。他低頭看

2025/09/21
人生的幸福不是靠達到某個物質目標,而是要學習全面衡量五種財富:時間財富、社交財富、精神財富、身體財富和金融財富。
一場簡單隆重的歡送會,在午後的演講廳舉行。資訊系的退休教授緩緩走上台階,身後是整齊排開的花籃與早已準備好的卷軸證書。臺下坐著同事、學生,以及幾位系上年輕教授。他低頭看

你可能也想看








小說停更一週,那就多發點日常或短篇好了?
今天幾乎都泡在電腦前修稿,調整先後順序比我想像中的要難上許多,尤其是調整過後還要加上原本沒有的段落,前後劇情跟對話也要大幅調整,才不會有銜接上的問題,這好考驗耐心,翩翩是個沒什麼耐心的人。
感謝我桌面的幾位帥哥為我提神,我好受多了!

小說停更一週,那就多發點日常或短篇好了?
今天幾乎都泡在電腦前修稿,調整先後順序比我想像中的要難上許多,尤其是調整過後還要加上原本沒有的段落,前後劇情跟對話也要大幅調整,才不會有銜接上的問題,這好考驗耐心,翩翩是個沒什麼耐心的人。
感謝我桌面的幾位帥哥為我提神,我好受多了!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透過閱讀《理想的簡單生活》,我們發現拖延其實是一種臨時緩解壓力的方式。即將要做的事情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煩心與厭惡,因此拖延是一種逃避的反應。然而,有時候暫時的拖延可以讓我們釐清事情的順序,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準備。服從自己的節奏,也是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的重要一環。
透過閱讀《理想的簡單生活》,我們發現拖延其實是一種臨時緩解壓力的方式。即將要做的事情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煩心與厭惡,因此拖延是一種逃避的反應。然而,有時候暫時的拖延可以讓我們釐清事情的順序,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準備。服從自己的節奏,也是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的重要一環。

不能忽略導演刻意營造主角每天當下的動作的存有狀態,日復一日的重複,就像是修行。不一定是要像《我的完美日常》裡打掃這種肢體伸展式的,而就算是坐在電腦前打鍵盤的動作,若專注於身體當下,而非在寫(這篇)文章時的功能性,去感受手指碰觸塑料鍵帽與按下觸覺改變的當下,像是一種慎重的身體儀式。

不能忽略導演刻意營造主角每天當下的動作的存有狀態,日復一日的重複,就像是修行。不一定是要像《我的完美日常》裡打掃這種肢體伸展式的,而就算是坐在電腦前打鍵盤的動作,若專注於身體當下,而非在寫(這篇)文章時的功能性,去感受手指碰觸塑料鍵帽與按下觸覺改變的當下,像是一種慎重的身體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