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涯裡,和親人一起工作,絕對是個很特別的經驗。
除了在家族企業內似乎的名正言順之外,對一般人而言,只要是跟親人在同一家公司,心裡總會多出一份「責任感」和「牽掛」。
這一對姊妹,就是這樣的故事。🟨 姊姊的責任感
姊姊先進入某個機構工作,後來也推薦妹妹加入。照規定,他們在不同單位,幾乎沒有直接交集。原本只是各自努力,互不干擾。
直到某次意外,妹妹在工作中受了職災,需要休養一年。
那時候,姊姊心裡很過意不去,總覺得:「要不是我介紹她進來,這件事就不會發生。」
於是她默默背起了沉重的責任,不只是陪伴,而是從此開始替妹妹規劃職涯。
姊姊後來換了幾份工作,也都帶著妹妹走,幫她介紹新機會,照顧她的下一步。久而久之,妹妹反而越來越小心翼翼,害怕失敗,害怕讓姊姊失望。
🟨 妹妹的害怕
跟姊姊一樣妹妹也是護理師,休息後回職場,轉任行政職,已長期遠離第一線作業。
姊姊的新事業,需要有人協助做居家照護,妹妹一聽就心裡七上八下:
「我真的行嗎?換鼻胃管會不會做不好?會不會讓姊姊失望?」
在引導下,她終於說出了心裡真正的恐懼~不是害怕病人,不是害怕專業退化,而是怕「讓姊姊失望」。
這句話一出口,空氣安靜了幾秒。
姊姊回答得很直接:「那就練啊!練到會為止。頂多就是多花一點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還是我來做。」
聽到這句話,妹妹像放下了一顆大石頭,露出笑容說:「那我就試試看吧。」
🟨 糾結的核心
說到底,這場糾結的根源並不是專業問題,而是「責任」和「牽掛」。
姊姊覺得自己必須照顧妹妹,因為那場意外,她把「愧疚」扛成了責任;
妹妹覺得自己必須表現完美,因為怕「辜負」姊姊的付出。
但有趣的是,當我們問妹妹:「那場意外,妳覺得是姊姊的責任嗎?」
妹妹立刻搖頭:「當然不是啊,那是誰都無法預料的事。」
這句話,像打開了姊姊心中一個緊緊上鎖的門。
突然她意識到,自己的愛護,其實是一種枷鎖,不但鎖住了妹妹,也鎖住了自己。
🟨 放手,才能真正同行
和親人一起工作,考量總是更多。因為不只是績效,還摻雜了愛、愧疚、期待和保護。
但正因為是親人,更需要練習「放手」。
放手,讓對方用自己的方式飛翔;
放手,也讓自己不用再揹著另一個人的人生。
姊姊一直是明白的,妹妹有她自己的能力,也有讓自己快樂的事(例如行政與現在單位的短影音的經營)。
而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不是安排她的人生,而是相信妹妹有能力為自己選擇、也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更有辦法得到快樂。
🟨 給正在經歷類似情境的你
如果你也和親人同個職場,或正在考慮要不要把親人拉進同一家公司,請先問自己:
你是在滿足對方的需求,還是在填補自己的愧疚?
你給予的是支持,還是代替對方做選擇?
你能不能允許彼此的人生,有不同的節奏和方向?
因為愛,常常讓我們過度介入。
但有時候,愛真正的樣子是能笑著說:「你去吧,我相信你可以。」
👉 職場修煉提示:
當親人成為同事,職場就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場深層的修煉。學會放手,學會相信,不只是給對方自由,也是讓自己獲得自由。
#盤點你的職場籌碼 #俠客斐恩 #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