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流程超繁瑣,超沒效率。」
「對啊,因為這樣子我們一直加班。」
聽著公司前輩的抱怨,我安靜的低頭做事,只想在下班之前把事情做完。
下班的時候,前輩們有時會約同事吃飯,但我多半都會委婉拒絕。
因為我知道不應該浪費時間在這些人身上,我要做的事情是:遠離這些人。
你的職場上是否也有這樣子的人?喜歡抱怨,但要他們提出解決方法的時候,又提不出來任何有建設性的發言。
──遠離他們──
遠離只會抱怨的人
相信在你我的職場上都有遇過這樣子的人,只會抱怨卻沒在做事。
這些人都有共同點,年紀不小,而且在同一家公司服務多年。
他們常講的一句話:公司好幾年都沒有成長。
他們會把問題怪罪在公司身上,而不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但換個角度想,他們是公司的一員,公司這幾年都沒有成長,他們是不是也該負一些責任呢?
「爛東西,就工具很爛。」前輩邊工作邊罵手上的工具很難用。
旁邊的人接過他的工具後,卻用得很順手。當我們教導他如何正確的使用工具,他會非常不耐煩地趕我們離開。這事情每天都在上演,久了也習慣了。
一家公司,要是大多數的人都在抱怨,原本不抱怨的人也會被慢慢同化,變成喜歡抱怨的人。
我知道自己很容易被環境影響,所以我會選擇離開,並減少跟這些人相處的時間,包含下班的吃飯也是。
當時剛進入這環境的時候,對很多事情都很陌生,前輩的邀約也會去,可是隨著在飯桌上前輩們的談話,我發現他們總是在抱怨,而且都在抱怨一樣的事情。
在一次的飯局之後,我感覺到的不是充滿能量,而是整個人很疲憊,像是被磨耗了一整天一樣。之後的飯局裡,不會再有我的影子。
不是所有抱怨都要切斷,有些抱怨可能是問題線索。如果一個人,提出抱怨很有參考價值,那應該把他的話給聽進去,相反的如果沒有,就該把那個人踢出你的生活,這就是篩選的方式之一。
而當你的身旁,都是只會抱怨的人,你該做的事情不是跟他們一起抱怨。而是必須去省下時間,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人際關係需要資源──
切割不重要的人事物
俗話說得好:種瓜得瓜,種梨得梨。
你把時間放在哪裡,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你都在跟愛抱怨的人相處,你也會成為愛抱怨的人。但如果你把時間放在跟厲害的人身上,你會變得很厲害。
下班跟同事吃飯沒有不好,只是在衡量利弊之後,我還是選擇乾脆自己回家吃飯。
吃飯需要時間,也需要錢,更需要精力在飯桌上跟他人聊天。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錢、同樣的經歷。我更願意放在自己身上。
如果一整天下來,你感覺到相當的疲勞,但感覺時間被他人完全佔滿、無法休息或專注自己時,就是該檢查人際圈的時候。
如果你時常覺得幾個月下來自己都沒有成長,那你該好好審視自己的人際關係圈,並定下篩選方式,不要讓閒雜人等進入你的人際圈。
一開始你可以保持開放,但切忌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進到你的生活圈中。尤其是只會抱怨的人、情緒吸血鬼、充滿負面想法的人。
──最親近的黑洞──
人際關係的原點
不只職場環境,家庭環境也有可能有著需要剔除的人。我認識的人當中,他的雙親就是含有這三項特質。
當他一整天工作完,很疲憊地回到家中,等待他的不是對他辛苦的稱讚,而是下一個痛苦的環境等待著他。
他的父母很愛抱怨,甚至拿他跟其他人比較,比較薪水、工作頭銜、公司的大小。會說別人都會帶父母出國旅遊,而且小孩都不會做孝順的事情。
你可能會覺得跟自己的雙親做切割,是件很不道德的事情。
但如果你長期不離開這樣子的環境,未來的你,也會跟他們一樣,成為只會抱怨的人。
──避免無意義的社交──
網路帶來方便,但也帶來磨耗
現在的網路,讓我們可以認識很多不一樣的人。以前我們可能認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認識的人,可以透過網路這一條線,連接起來。
網路帶來了方便,但也帶來了磨耗。
社群讓我們焦慮。如果你沒有一套篩選機制,讓這些人佔據你的生活,這會讓你的生活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到處跟人比較,會帶來精神上的磨耗。
現在的社群媒體,可以讓我們看到其他人的生活。有些人看到別人出國旅遊的照片,會心生羨慕,但同時會反觀自己:為什麼自己,現在過著這種生活?
別人總是曬出他們生活最美好的一面,而你把自己平淡的生活,去跟他們光鮮亮麗的一天做比較。
這會讓你對自己的生活很不專心,甚至很難專注在自己擁有的事物上。
現代人每天要回的訊息,比過往要多很多。
但我們卻忽略了,面對面的交流,才能促使關係更進一步。
有多少人,沒有跟自己的父母好好聊過天,卻每天跟網路上的陌生人傳訊息。
明明該花時間維護的關係,卻被不重要的人給佔去。本末倒置,只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殘破不堪。
──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
有多久,你沒有審視自己的生活?
要是我們總是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環境,沒去關切自己自身的狀態,我們只會活在他人的規則裡面。
你想要什麼?你想成為誰?你又想要過上怎樣的生活?
這一切的答案不是你決定,而是由他人來決定。
是不是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了?把下班應酬的時間,拿來審視自己的一天。把社群媒體的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上,思考自己該前往何處。
當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你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安靜。
也是當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你會發現,很多煩惱都消失了。
阿德勒講過一句話:「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喜歡跟人比較,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覺得自己沒做好,也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當你學會課題分離,有時間有精力去思考什麼事自己的課題,而什麼又是他人的課題。你就會發現自己多了很多時間,多了很多精神,去關注自己的內在,也可以冷靜地規劃自己的未來。
你可以去篩選出適合留在身旁的人。他們是否有行動力?會不會總是提出一樣的問題卻沒有解決,還是說得到解法之後,他們會立刻行動,去解決自己該處理的事情。
這些人你可以把他放在身旁當作榜樣,有空和他們約出來聊聊彼此的近況。可以透過聊天得知他們如何處理問題,以及如何保有行動力。
有很多的人際關係,是可以不需要維持的。第一個該剔除的人,就是那一些只會抱怨,卻給不出任何建設性問題的人。
學會把人際關係中大量磨耗的人事物剔除掉,就會發現有很多時間可以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如果生活總是被不重要的人給打擾,那你該做的事情是把這些人移除你的生活。
也正因為有了時間、有了精神,才可以很客觀的看待自己。
知道自己哪裡需要改變,知道自己該前往哪裡,也能知道自己該成為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