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擴大自然型碳權納入採購範疇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前言

新加坡政府的碳權採購案,接受最新的 ARR 和 REDD+ 方法學。新加坡估算出來的年度抵換需求為每年約 250 萬噸,目前新加坡的全年碳排量約為 6000 多萬噸,折算下來差不多會是 3 - 5% 的抵換量。

未來國際上,無論是企業或國家,以高品質碳權進行最終抵換比例應該多會是在 5% 上下。新聞原文網址請參考。

新加坡將更新碳權合格名單,首度納入自然型碳權採購案

新加坡近日首次購入自然型碳權,其中三個專案將採用兩項新近核准的方法學,並將被納入新加坡的國際碳權合格名單,且附加額外的保障措施。這兩項方法學均隸屬於碳權認證機構 Verra,並將列入新加坡已與秘魯和迦納簽署的執行協議中,而這三個專案正位於兩國境內。

首項方法學適用於 afforestation、reforestation 和 revegetation(ARR,即造林、再造林與植被恢復)專案。該方法學訂定了量化二氧化碳捕捉量的規則,包括在原本沒有森林覆蓋的地區植樹,或是恢復森林與植被。此方法學適用於迦納的專案,目標是復育 Kwahu 熱帶森林地景,並修復 5.1 萬公頃退化土地。

第二項則是針對 Redd+ 專案的更新方法學,其改進之處包括引入更精確、涵蓋整個司法管轄區的基線地圖等措施。Redd+ 的完整名稱為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即「減少毀林與森林劣化所造成的排放」,同時也涵蓋森林保護、永續經營,以及提升碳儲量。

在秘魯的兩個專案則著重於防止森林被伐木行為破壞。新加坡政府將斥資 7,640 萬美元,購買來自這三個專案以及另一個位於巴拉圭的專案所產出的逾 200 萬噸碳權。每一單位碳權相當於一公噸二氧化碳,不論是透過森林修復等方式將其移除大氣,或是藉由避免森林砍伐而防止排放。

新加坡政府的徵案文件中指出,開發商可以提報尚未列入官方合格名單的方法學。

當《海峽時報》詢問,為何三個專案獲准執行,但所採用的方法學卻未在合格名單上時,國家氣候變遷秘書處(National Climate Change Secretariat,NCCS)回應:「新加坡的合格名單會定期檢視,以確保其持續具備相關性,並維持所需的環境完整性標準。」

NCCS 補充說:「我們評估後認為,這兩項方法學在加入額外的環境完整性保障措施後,能符合新加坡的合格標準,並超越單一方法學層級的要求。」

使用這些方法學的專案開發商必須遵循新加坡的保障機制,強化與「永久性」(permanence)、「額外性」(additionality)以及「洩漏效應」(leakage)相關的規範,確保碳權具備高品質並能代表實際的減排。

此外,新加坡要求針對「逆轉」(reversals)事件進行監測或由獨立系統驗證,以用於報告目的。所謂逆轉事件,指的是像野火或伐木這類會釋放已封存碳排、因而威脅永久性的情況。

「額外性」(additionality)是碳權專案的核心原則,確保專案所帶來的減排若沒有碳權收益,原本不會自然發生。若距離上一次額外性評估已超過五年,專案開發商必須在每次碳權發放時重新進行評估。

以迦納的 ARR 專案為例,所產生的碳權必須加註 Verra 的 Abacus 標籤。該標籤代表專案來自具高完整性標準的生態系統修復與再造林行動,並同時維持或提升專案區域及其周邊景觀的農業生產力。

至於秘魯的 Redd+ 專案,開發商則必須驗證所聲稱的減排確實發生,且專案未發生排放外洩(leakage),亦即將砍伐行為轉移到其他地區。新加坡在接受碳權之前,會計入專案邊界外的洩漏量,避免高估實際被保護的森林面積。此舉旨在彌補現行 Redd+ 方法學的漏洞。該方法學僅要求開發商監測專案區外「鄰近範圍」的洩漏,而非更廣泛的區域。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碳金融與市場特別小組的全球負責人 Rueban Manokara 指出,更遠區域的伐木行為並未納入計算。

新加坡估計,在近十年內,每年將使用高品質碳權抵銷約 251 萬公噸的排放。目前新加坡已與九個國家簽署碳交易協議。

新加坡於 2023 年首次公布的合格方法學名單中,涵蓋了自然型專案,但主要集中在農業土地管理(agricultural land management)、藍碳(blue carbon,指儲存在紅樹林等沿海與海洋生態系的碳),以及草地(grassland)領域。一名政府發言人此前表示,這類專案通常規模較小,邊界範圍更清晰,因此能降低排放外洩(leakage)的風險。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新加坡與泰國簽署碳權協議,東協碳市場合作加速啟動
新加坡 10 億美元碳權交易布局:邁向全球碳市場樞紐
新加坡推動綠色轉型:減碳助經濟成長
新加坡氣候行動被評為非常不足?
JPMorgan 投資 2.1 億美元造林碳權
造林碳抵換不可行?財務與空間的限制
從太空監測到碳市場信任:Space Intelligence 重塑森林碳權未來
林業碳權:重新造林的 ARR
REDD+ 轉型十字路口:高品質碳權的新時代與新價格
林業碳權:減少毀林的 REDD+
ICVCM核可三項REDD+方法學,更公正可信的森林保育碳權來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43會員
347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30
紐約氣候週 2025 展現出比預期更強的樂觀與結構性,近千場活動凸顯全球氣候行動的多元面向。碳移除走向商業化,但成本與規模化仍是挑戰;美國碳管理因政策不確定性步伐放緩,卻未停滯。碳市場則迎來新動能,VCM+ 聯盟啟動並推動標準化數據,合規與自願市場的連結日益清晰。
Thumbnail
2025/09/30
紐約氣候週 2025 展現出比預期更強的樂觀與結構性,近千場活動凸顯全球氣候行動的多元面向。碳移除走向商業化,但成本與規模化仍是挑戰;美國碳管理因政策不確定性步伐放緩,卻未停滯。碳市場則迎來新動能,VCM+ 聯盟啟動並推動標準化數據,合規與自願市場的連結日益清晰。
Thumbnail
2025/09/26
習近平於聯合國峰會上首次提出「絕對減排目標」,承諾至 2035 年削減 7–10% 排放,並推動非化石能源佔比超過 30%、風光裝置容量達 3,600 GW。同時,再生能源投資創下紀錄,2024 年投入高達 6,250 億美元。然而矛盾依舊存在:煤製化工排放持續增加,新煤電核准數量創十年新高。
Thumbnail
2025/09/26
習近平於聯合國峰會上首次提出「絕對減排目標」,承諾至 2035 年削減 7–10% 排放,並推動非化石能源佔比超過 30%、風光裝置容量達 3,600 GW。同時,再生能源投資創下紀錄,2024 年投入高達 6,250 億美元。然而矛盾依舊存在:煤製化工排放持續增加,新煤電核准數量創十年新高。
Thumbnail
2025/09/22
本研究探討生物炭添加於混凝土中,以降低碳排放並提升其過濾能力。研究發現,生物炭的孔隙結構影響其在混凝土中的表現,能有效提升吸水性和氯離子吸附能力,但可能導致機械強度下降。 未來研究將聚焦於生物炭微觀結構與機械性能之間的關係,以克服機械強度下降的挑戰,實現生物炭於建材產業的廣泛應用及減碳目標。
Thumbnail
2025/09/22
本研究探討生物炭添加於混凝土中,以降低碳排放並提升其過濾能力。研究發現,生物炭的孔隙結構影響其在混凝土中的表現,能有效提升吸水性和氯離子吸附能力,但可能導致機械強度下降。 未來研究將聚焦於生物炭微觀結構與機械性能之間的關係,以克服機械強度下降的挑戰,實現生物炭於建材產業的廣泛應用及減碳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許多組織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瞭解碳足跡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將介紹碳足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探討碳足跡計算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重要性。此外,我還將分享一些碳足跡計算的工具、挑戰和最佳實踐,以及為什麼碳足跡計算對中小企業來說也很重要。 1. 碳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許多組織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瞭解碳足跡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將介紹碳足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探討碳足跡計算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重要性。此外,我還將分享一些碳足跡計算的工具、挑戰和最佳實踐,以及為什麼碳足跡計算對中小企業來說也很重要。 1. 碳
Thumbnail
加百裕黃靖容宣布正式通過國際氣候變遷權威組織-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溫室氣體近程減量目標驗證,展現對於氣候變遷和自然資源保護的承諾。 加百裕黃靖容以科學基礎制訂減碳目標,提出以2021年為基準,目標在2030年前將範疇一
Thumbnail
加百裕黃靖容宣布正式通過國際氣候變遷權威組織-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溫室氣體近程減量目標驗證,展現對於氣候變遷和自然資源保護的承諾。 加百裕黃靖容以科學基礎制訂減碳目標,提出以2021年為基準,目標在2030年前將範疇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