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步調飛快、每個人都感到「時間貧窮」的時代,我們是否曾停下來想過,「忙碌」是否只是我們逃避選擇的藉口?當我們說「我沒有時間」時,背後隱藏的真實訊息是什麼?
Laura Vanderkam,一位專精於時間管理的研究者與作家,正是這個問題的出色解答者。她不以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透過紮實的「時間日記」分析,帶領我們用全新的眼光審視一週 168 小時。她發現,許多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其實是錯覺——我們往往高估了工作的耗時,卻低估了自己擁有的自由。
然而,她的洞見遠不止於此。在她一場廣受歡迎的演講中,她更進一步,徹底翻轉了我們對「時間管理」的傳統想像。她將告訴我們,與其被動地等待時間空出來,我們其實擁有更大的主動權,去創造我們渴望的生活。演講核心論點
演講者徹底翻轉了傳統的時間管理思維:
- 舊思維:東省西省一點時間,加總起來,才有時間去做重要的事。
- 新思維:時間是具有高度彈性的,它會為了我們「選擇」放入的重要事務而擴張。我們必須主動將重要事項優先排入日程,而不是等待「有時間」再做。
演講結構與重點論述
第一部分:破除大眾對時間管理的兩個迷思
- 迷思一:時間管理專家永遠準時。
現實:演講者以自己身為四個孩子的母親為例,坦承自己也會遲到,用幽默的方式拉近與聽眾的距離,並點明生活充滿變數。 - 迷思二:時間管理就是關於節省零碎時間的訣竅。
現實:演講者嘲諷了那些「開車只右轉」、「微波爐用到最短時間」、「快轉廣告省32分鐘來運動」的技巧。她指出,與其費心從邊角料中省時間,不如直接從大塊的時間中進行取捨(例如:直接不看兩小時電視)。
第二部分:核心發現——時間的彈性與選擇
- 「故障的熱水器」啟示:
透過一個真實的「時間日記」案例,一位極度忙碌的女性因家中淹水,一週內竟擠出了7小時來處理。
關鍵洞見:如果一開始問她能否擠出7小時運動或輔導他人,她一定會說「沒時間」。但當「故障的熱水器」這種必須處理的要務出現時,時間就被創造出來了。
結論:時間會為了我們選擇的「要務」而擴張。 - 「我沒有時間」等於「這不是我的優先要務」:
引用一位經營公司且有六個孩子的超級忙碌女性的話:「我所做的每件事、花的每一分鐘,都是我的選擇。」
她建議我們改變說話方式:與其說「我沒時間做A」,不如說「我不做A,因為它不是我的要務」。這提醒我們,時間是一種選擇。
(她用「不會為了十萬美金去擦百葉窗」的幽默例子,強調了這背後的「選擇」本質。)
第三部分:具體實踐方法——如何主動塑造生活?
- 第一步:定義你的要務
職業方面:進行「年度考績前瞻」。想像現在是明年年底,寫下哪三到五件事會讓你在職場上擁有「精采絕倫的一年」。
個人與家庭方面:撰寫「未來的全家近況年節拜會書」。同樣地,想像明年是美好的一年,寫下你與家人/朋友共同完成的三到五件重要事。
這兩個練習能給你一份6到10個目標的清單,這就是你來年真正的要務。 - 第二步:將要務「塞」進行事曆
選擇規劃時機:週五下午是理想的「低機會成本」時間,適合靜下心來為下週做規劃。
製作三類清單:列出「事業」、「親友」、「自己」三個類別的各2-3項要務,確保生活平衡。
提前預訂時間:在每週開始前,就像處理「故障的熱水器」一樣,優先將這些要務的具體步驟(如找培訓計畫、安排訪談)直接寫入下週的日程表中。
第四部分:鼓舞人心的數據與心態
- 一週有168小時:
即使一週工作40小時、睡眠56小時,你依然剩下72小時可以自由支配。即便工作60小時,也還有52小時。這個數字給了我們客觀的彈性與選擇空間。 - 善用零碎時間:
與其滑手機、刪郵件,我們可以主動利用通勤時間閱讀、在休息時間冥想,或用家庭早餐取代錯過的家庭晚餐。一時半刻可以有巨大的力量。
時間不是沒有!即使我們很忙,我們有時間做要緊的事。當我們專注在要緊的事,我們可以在我們獲得的時間內,營造我們想要的生活!
這場演講的本質不在於教你如何擠出更多時間,而在於鼓勵你勇敢地做出選擇,並將你的時間投資在真正能讓你生命豐盛的事物上。
關於 Laura Vanderkam
Laura Vanderkam 是一位享譽國際的作家、演說家及時間管理專家。她的核心思想在於顛覆傳統的「時間不夠用」觀念,並透過數據驅動的方法,幫助忙碌的專業人士(尤其是職業女性)發現並善用被忽略的時間,從而建立更充實、高效且平衡的生活。
核心理念與主張
- 「168小時」哲學:她主張一週有 168 小時(7天 x 24小時),這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與其抱怨「沒時間」,她鼓勵人們客觀地記錄時間,從真實數據中找出「時間都去哪了」。她發現我們經常會:
- 事後高估工作所耗費的時間與壓力。低估自己實際擁有的零碎與休閒時間。
- 專注於「建立」生活,而非「平衡」時間:她認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個說法太過靜態且令人感到壓力。她更提倡一種「建立生活」的動態觀點——主動將時間投資在對個人而言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無論是事業、家庭、興趣還是健康。
- 挑戰「過度忙碌」的迷思:她特別關注現代職業女性所面臨的「太過忙碌,無法兼顧其他」的無力感。她的研究旨在證明,透過有意識的規劃和心態轉變,女性不僅可以兼顧事業與家庭,還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個人時間。
研究方法與特色
Vanderkam 的研究方法並非空談理論,而是建立在紮實的實證基礎上:
- 時間日誌分析: 她大量分析高成就職業女性(通常是高收入、有子女的專業人士)所記錄的詳細時間日誌。
- 從成功案例中學習: 她不去研究那些被壓力壓垮的人,而是反向思考,去觀察那些「做得到」的人是怎麼分配時間的,並從中提煉出可供大眾學習的具體策略。
知名著作
她的著作是其實踐理念的具體展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
- 《我聽說她怎麼做到的》:這正是您提供資料中提到的書籍。書中分析了數百位成功職業女性的時間日志,提供了無數真實案例與具體策略,證明「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是可能的。
- 《168小時》:闡述其核心時間管理哲學的奠基之作。
- 《下班時間決定的成功》:強調如何善用工作外的時間,為整體生活帶來正向影響。
影響力與評價
正如您提供的資料中所引用的書評,她的見解被譽為「具體、明確且經過驗證的解決方案」。她透過TED演講、文章和專訪,影響了全球無數讀者與聽眾,幫助他們以更樂觀、更具掌控感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時間與生活。
總結來說,Laura Vanderkam 是一位以數據和實例為基礎,為現代忙碌人士(特別是女性)提供時間管理解決方案的先驅思想家。她不僅提供方法,更幫助人們重塑對「時間」與「忙碌」的認知,從而活出更豐富、更自主的人生。
結語
Laura Vanderkam 的論點,如同一道清澈的光,照亮了我們在時間迷宮中的出路。她溫柔卻堅定地提醒我們:「時間是一種選擇。」 我們無法創造更多的時間,但時間會為了我們堅定的選擇而伸展、適應。
她的演講不僅是技巧的分享,更是一場思想的解放。它鼓勵我們停止使用「我沒有時間」作為託辭,開始勇敢地說出「這不是我的優先要務」,從而拿回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權。從「故障的熱水器」的啟示,到「前瞻性的年度考績」,她提供的不只是方法,更是一種能夠實踐的哲學——我們不是透過節省時間來建構理想生活,而是先建構了生活,時間自然會隨之而來。
下次當你感到時間不夠用時,但願你能想起 Laura Vanderkam 的提醒:你擁有的時間,遠比你想像的要多。現在,就請你開始思考:哪些事,值得你放入下週 168 小時的藍圖中,成為你生命中不容妥協的「故障熱水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