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決定報考 AI 應用規劃師?
很多人問我:「AI 應用規劃師是什麼?真的有必要考嗎?」
老實說,我一開始也超懷疑。直到有一次我直接去請教教授,他笑著說:
「這張證照的核心很簡單:它要培養的,就是能推動 AI 落地的人才!」
原來考這張證照,不需要你是程式高手,而是要能理解 AI 的架構邏輯,把腦袋裡的需求轉化成能落實的應用。
因為工程師懂技術,卻不清楚你業務上的流程與「know-how」。
而你,就是能把兩邊連起來的人。
有了這張證照,你能專業對話、加速AI落地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這是我想要的能力! 所以我開始準備,一步步走到現在....
如果你也對 AI 應用規劃師有興趣,這篇文章會完整帶你了解:
- 這張證照是什麼?
- 為什麼值得考?
- 考試制度、科目全解析
- 報名流程與重要時程
- 常見Q&A
一、AI應用規劃師證照是什麼?
📌 證照定位
AI應用規劃師能力鑑定是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的產業人才能力鑑定制度,目的是培養能夠:
- 理解AI技術應用場景
- 規劃AI導入企業流程
- 串聯技術端與業務端的AI應用人才
📌 證照特色與優勢

二、為什麼要考AI應用規劃師?
🎯 適合對象
【初級】
- 具基本AI概念和知識的學習者
- 熟悉AI工具導入日常工作者
- 想轉職AI領域的職場新鮮人
【中級】
- 具資通訊相關技術能力者
- 具備AI相關技術開發經驗
- 曾參與企業AI應用專案的導入與實施者
💡 考這張證照的五大理由
- 職涯加分:AI人才需求爆發,證照是求職敲門磚
- 能力證明:客觀評估你的AI應用規劃能力
- 薪資提升:認同企業優先面試、聘用、加薪
- 跨領域溝通:學會用AI語言與技術團隊對話
- 實務導向:不只學理論,更學會如何落地應用
三、考試制度完整解析
官方鑑定定位:

截至2025/10: 主辦單位仍在擬定高級考試內容和制度
114年度考試時程
【初級考試】共4次


【中級考試】共2次


考試科目與時間
【初級】2科全考

【中級】科目二或科目三擇一

💡 重點提醒:
- 中級科目二及科目三可分別報考,取得雙鑑定證書
- 所有科目皆為單選題,採電腦化測驗
能力指標(你會學到什麼?)
【初級能力指標】
科目一:人工智慧基礎概論
- 掌握人工智慧的基本概念與應用領域
- 理解AI技術在隱私、安全性與倫理層面的挑戰
- 具備基本的資料處理知識
- 理解機器學習的基本原理
- 區分鑑別式AI和生成式AI的特性
科目二:生成式AI應用與規劃
- 理解No Code / Low Code工具的應用
- 熟悉生成式AI常見工具的基本操作
- 掌握生成式AI導入的初步規劃要領
【中級能力指標】
科目一: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與規劃
- 熟悉AI相關技術框架
- 根據業務需求分析適合的AI技術
- 設計符合需求的應用架構
- 熟悉AI模型的訓練流程
科目二: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
- 瞭解機率與統計的基礎知識
- 使用大數據處理技術與分析方法
- 評估大數據在AI應用中的效益
科目三:機器學習技術與應用
- 熟悉機器學習中所需的基本數學知識
- 具備建構、訓練與調校模型的能力
- 瞭解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的差異
及格標準與授證資格
及格標準
- 每科100分,達70分為及格(四捨五入取整數)
- 同時報考同級所有科目:平均達70分視為及格,但單科不得低於60分
授證資格
- 初級:2項科目皆達及格標準
- 中級:2項科目皆達及格標準(科目1 + 科目2 或 科目1 + 科目3)
成績保留
單科成績70分以上,保留及格成績自應考日起三年度有效
證書效期
- 初級:永久有效
- 中級:有效期間5年,需換證(每5年須接受AI相關訓練48小時以上)
四、報名流程Step by Step
報名方式
1.個人報名
- 網路報名:http://www.ipas.org.tw/reg
- 線上填寫資料 → 取得專屬繳費帳號 → 繳費 → 完成報名
2. 團體報名
- 透過學校或企業團報窗口
- 享團報折扣優惠
- 由窗口統一繳費
繳費方式
- ATM轉帳:持金融卡至ATM轉帳(兆豐銀行代碼017)
- 臨櫃繳款:至各金融機構臨櫃繳款
- 網路銀行:使用網路銀行轉帳
繳費後3-7個工作天,系統確認後會寄發E-mail通知
📌 考試當天注意事項
必帶物品
- 身分證或附照片及身分證字號之有效證件
- 准考證(建議可以電子存手機就好,主要是看自己考場位子,現場考官只看身分證)
斟酌考量
- 鉛筆、藍/黑色原子筆、橡皮擦、修正帶、尺
- 簡易型電子計算器(非函數型)
根據我的考試經驗,上述東西我雖然都有帶,但都完全沒用到...
時間規定
- 考試開始後20分鐘內可入場,逾時不得應試
- 考試開始後30分鐘內不准離場
五、考試地點
初級考區
- 第一、三次考試:台北、桃園、新竹、台中、虎尾、台南、高雄
- 第二、四次考試:台北、桃園、新竹、台中、虎尾、台南、高雄、澎湖、金門
中級考區
- 第一次考試:台北、台中、高雄、澎湖
- 第二次考試:台北、台中、高雄、金門
六、成績查詢與證書領取
成績公告
- 成績公告日期依簡章時程表(但我8月份去考,官方有提前公布)
- 採網路查詢:登入考生服務專區查詢個人成績
成績複查
- 成績公告日起2日內可申請複查
- 採網路申請,以一次為限
證書寄發
- 取得授證資格者,成績公告後約2個月以掛號寄出
- 等待期間可至網站列印「授證資格臨時證明」
七、特殊加分資訊
科目抵免辦法
原「巨量資料分析師」或「機器學習工程師」證照持有者,可抵免AI應用規劃師中級部分科目:

抵免資格保留至116年底
八、常見問題Q&A
Q1:我沒有技術背景,可以考初級嗎?
A:可以! 初級著重AI基礎概念與應用規劃,不需要深厚的程式背景。重點是理解AI的運作邏輯和應用場景,而非寫程式。
Q2:可以直接考中級嗎?還是要先考初級?
A:當然可以直接考中級! 很多人以為要先從初級開始,其實不用!
官方規範:初級、中級都是獨立報考,沒有強制順序。
如果你已經有相關背景或工作經驗,可以直接挑戰中級。不過建議先看過考試大綱,評估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
Q3:中級一定要考科目二或科目三嗎?
A:是的。 科目一必考,科目二或科目三擇一報考即可。若想取得雙證書,可分別報考兩次。
Q4:報名時能選考場嗎?
A:可以,但只能選「地區」(台北、桃園、新竹、台中、虎尾、台南、高雄等)
至於詳細的考場位置、教室、座位號碼,會在考前10天於考生服務專區公告「考試通知」,記得要自行上網查詢並列印!
Q5:證書有期限嗎?
A:
- 初級:永久有效,不需換證
- 中級:有效期5年需換證(每5年須接受AI相關訓練48小時以上,或以工作年資抵免)
Q6:考試是筆試還是電腦測驗?
A: 採電腦化測驗,全部都是單選題,在考場提供的電腦上作答,不用自己帶電腦,也不用擔心操作問題,考前會播放教學短片。
Q7:考完會公布考題和答案嗎?
A:這個很多人誤會了!
官方並不會公布完整考題與解答。
唯一能看到的,是考生專區裡的「成績細部分析」,幫助你了解自己在各評鑑主題的表現,知道哪些部分是強項、哪些需要加強。
💡 小提醒:如果對某題有疑義,可以在考試當天向監考人員申請「疑義考題申請」,若疑義成立會在官網公告。
Q8:可以退費嗎?
A:
- 報名期間內申請取消:可全額退費
- 考試因天災延期,無法參加:可於延期公告後3日內申請全額退費
- ❌ 報名截止後:恕不退費
- ❌ 考試當天因故缺考:不得退費
需填寫「iPAS取消報名及退費申請書」並檢附繳費證明
九、業界對這張證照的真實反應:到底有沒有用?
這是最多人關心的問題!
在決定要不要投入時間和金錢考證照前,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 「這張證照在職場上真的有用嗎?」
老實說,我研究了很多案例,也訪談了不同背景的獲證者,發現一個關鍵事實:
證照的價值,會因公司規模、產業類型、職位需求而有很大差異。
在大型企業或傳統產業
- 證照能成為履歷上的專業加分
- 展現你對AI的理解與規劃能力
- 在人資篩選階段更容易脫穎而出
- 部分企業有「獲證者優先面試/加薪」政策
在中小企業或新創公司
- 更看重的是你能不能真的做出應用、解決問題
- 證照是加分,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 實際的專案經驗和作品集更重要
💡 最佳策略:證照+作品並行
我的建議
不要只為了考證照而考證照,在準備的過程中,試著做一些小專案:
初級考生可以這樣做:
- 用生成式AI工具優化工作流程(如ChatGPT自動化文書作業)
- 規劃一個AI導入企業的提案
- 分析某個產業的AI應用案例並寫成文章
中級考生可以這樣做:
- 建立一個完整的機器學習專案並放上GitHub
- 參與Kaggle競賽或開源專案
- 開發一個AI應用並實際上線
這樣不僅能幫助你理解考試內容,還能累積實戰經驗,面試時更有說服力!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已經順利通過初級證照了!🎉
下一篇會分享我的完整備考計畫、考試當天實況、考題方向解析,以及推薦的學習資源—這些都是親身經歷的實戰經驗,絕對實用!
👉追蹤我,別錯過下一篇備考攻略!我們下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