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們!
這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在販賣焦慮。這是一場正在我們眼前發生的、無聲的職場革命。
最近,我讀到一篇新聞,專家列出了未來十年最可能被 AI 取代的十種職業。這類文章在過去幾年並不少見,我們或許都有些麻木了。但不同的是,這一次,文章裡提到的「未來」,已經不是遙遠的將來,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在」。過去我們問的是:「AI『會不會』影響我的工作?」
今天我們必須回答的是:「AI『正在』如何改變我的工作,而我該怎麼辦?」
如果你還覺得 AI 只是工程師和科技愛好者的玩具,那麼接下來的幾個真實案例,可能會讓你徹底改變想法。

第一幕:這不是未來式,是現在進行式 — 裁員潮的第一波浪花
長久以來,「被 AI 取代」更像是一個科幻電影情節。但從 2023 年底到現在,許多國際大公司已經悄悄地、果斷地按下了按鈕。
- IBM 的「停聘」宣言: IBM 的執行長直言不諱地表示,公司將暫停招聘那些「AI 可以輕易勝任」的後勤職位,例如人資、行政等。他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公司內有近 8,000 個工作崗位將被 AI 和自動化技術取代。
- 瑞典金融科技巨頭 Klarna 的「AI 高效神話」: Klarna 最近宣布,其新推出的 AI 客戶服務助理,在短短一個月內,完成了相當於 700 名人類員工的工作量。公司的結論是什麼?他們不再需要填補這 700 個職位,因為 AI 做得又快又好。
- 線上教育平台 Chegg 的「壯士斷腕」: 曾是學生寫作業好幫手的 Chegg,因為 ChatGPT 的出現而備受打擊。他們的應對方式是?裁掉近千名員工,並將公司策略全面轉向 AI 化,開發自己的 AI 產品。
請注意,這些裁員的理由不再是傳統的「業務緊縮」或「營運不佳」,而是一個更深刻、更結構性的轉變:「AI 能做得更好、更便宜、更有效率。」
這只是第一波浪花,而浪潮正在加速。
第二幕:從「加分項」到「必選項」 — 學不學 AI,決定你是否留在牌桌上
比裁員更值得警惕的,是企業內部正在發生的文化轉變。過去,懂得使用 AI 是履歷上的「加分項」;現在,它正快速成為一個「必選項」。
許多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道,要求全體員工「AI 化」。
- PwC 的億級美元培訓計畫: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 (PwC),投入數十億美元,目標是為其全球數十萬名員工,提供完整的 AI 技能培訓。這不是一個可選的線上課程,而是一個關乎公司未來核心競爭力的強制性戰略。
- 企業內的「AI Day」與強制學習: 雖然沒有一個全國性的「AI 日」,但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內部設立自己的「AI 學習日」或「AI 應用週」。他們鼓勵甚至規定員工每週必須花幾個小時,學習並嘗試將 AI 工具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那些不願學習、無法適應新工作流程的員工,將在未來的組織調整中,最先被邊緣化,甚至被淘汰。
這背後的邏輯很清楚:未來的企業,不再是「人在操作電腦」,而是「人在指揮 AI 操作電腦」。如果你連如何對 AI 下達指令都不知道,你就無法成為這家企業需要的戰力。
第三幕:你不必成為 AI 專家,但你必須成為「會用 AI 的專家」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感到焦慮:「我不是工程師,程式碼一個字也看不懂,怎麼學 AI?」
請先深呼吸,這正是最多人誤解的地方。
這場革命,要求的不是每個人都去「開發 AI」,而是要求每個人都學會「使用 AI」。就像我們開車,不需要了解引擎的內部構造,只需要會打方向盤、踩油門和剎車。AI 就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交通工具」。
學習 AI,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意味著:
- 學會「提問」: 學習如何向 AI 下達清晰、有效的指令 (Prompt),讓它為你寫文案、做摘要、擬計畫。
- 學會「整合」: 學習如何將 AI 工具(如我之前介紹的 UPDF、NotebookLM)融入你現有的工作流程,讓你完成同樣的工作,時間卻只要原來的一半。
- 學會「辨識」: 學習判斷 AI 生成內容的真偽與優劣,並對其進行優化,讓 AI 成為你的「副駕駛」,而不是取代你這位「主駕駛」。
你不需要成為 AI 工程師,但你必須成為一個「懂用 AI 的律師」、「懂用 AI 的行銷」、「懂用 AI 的教師」、「懂用 AI 的創作者」。 你原有的專業知識,搭配上 AI 這個效率倍增器,才會是你未來最核心的競爭力。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時代的浪潮從來不會溫柔地等人上船。當打字機被發明時,那些堅持用鵝毛筆抄寫的書記員,最終只能離開歷史舞台。
今天,我們正處於同樣的歷史岔路口。
不要想著「我要學會 AI」這麼龐大遙遠的目標,那只會讓你寸步難行。就從你工作中最繁瑣、最重複的一件小事開始。
- 是不是要花一小時整理會議記錄?試試看用 AI 在三分鐘內生成摘要。
- 是不是要寫一封困難的英文郵件?試試看讓 AI 為你草擬三個不同的版本。
- 是不是要讀一份很長的 PDF 報告?試試看讓 AI 直接告訴你重點在哪裡。
當你第一次成功地用 AI 解決了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你所獲得的,將不僅僅是節省下來的時間,更是一種「我能駕馭這個工具」的信心。
你是選擇觀望,直到浪花吞沒自己?還是現在就開始,學會如何在浪潮上衝浪?
✅如果我能在53歲寫出上熱門的AI文章,相信你也能隨時開始學習使用AI。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請不吝給我愛心,也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謝謝你的閱讀。
更多有關AI的文章,都在我的「用AI打造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