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來的學生私下問:
「心意」六合拳講的「心意」到底是甚麼東西?
其實按照以前老師傅的說法就是:練就是了,想那麼多幹啥?
不過因為是
很有程度的學生問的問題
老衲還是打起精神
認真回覆一下。
所謂的心意六合拳
完全就是按照內三合、外三合的理論下去訓練的拳種
外三合
就是手足合、膝肘合,肩胯合
當然這是最基本的東西。
再進階就是練
手胯合、手膝合、肘手合......
等等交叉合勁
再更高階,
就是練手足不合、膝胯不合、肩胯不合
也就是所謂的破合的狀態
蓋因打架的時候
其實是一種不合的狀態中求合
而不可能是一個
平常練習中規中矩的合勁
當然以上的過程不是空虛的理論
老三把練的就是基礎合勁
虎抱頭、大劈,馬形
練的是第二階的合勁
到後面熊猴燕等
練的就是不合的合勁
心意六合拳
沒有甚麼玄虛的理論
所有的理論都緊緊地與
實際的訓練相關聯
再來說內三合
所謂的內三合就是
力與氣合
氣與意合
意與心合
力與氣合簡單理解
就是打的動作的力量
與呼吸(氣)的相合
當然這個呼吸是
發自於丹田的
所以也可稱作是
丹田的氣口
與四肢的力量的配合
到了這一層
大致算是有「力氣」了
再深一層
就是練「意與氣合」
這部分有專門的動作訓練
主要的目的就是
意念一動
呼吸就動(被動而非主動)
當然前面已經練過氣與力合了
所以此時
應該可以做到:
意念一動
呼吸隨之而動
力量隨之而湧出
到了這個階段
經過幾種不同的專項訓練後
(傳統上,所謂意把、丹田功;
就是在訓練這個。
如捧意、塌意、闖意、九轉丹田
.....等等)
理論上可以達到
「意念一動,
身體隨之做相對應的動作。」
很多人認為以上的這個敘述很簡單
因為他們的覺察
還覺察不到自身的「意」與「動作」的中間落差
「意」與「動作」之間是有一個時間差的
心意六合拳的訓練體系
就是要你先感知到這個時間差
然後慢慢將這個時間差給彌平
最後一步是
「意與心合」
也就是要體悟
意識流的本源狀態在哪裏
(理論上,就是在「心」中)
然後將它打開
稱之為「開心」
做到這一步以後
心意六合就是一種隨心所遇的修行
因為「心與性合」
所以你可以知道你自己的「性」在哪裏
佛家講「性」太空泛
在心意六合中
卻可以有一個很具體的體現
比如說老衲的師傅比較擅長龍蛇兩形
那是他的性
或者像俺的徒弟高永齡
他比較擅長虎鷹兩形
那是高的本性與本心
在體系理論中
心意六合有十種形
也就是十種動物
也就是十種性
慢慢從這十種性
去將自己修到圓滿
練得好的多練
練得差的也要多練
無分別心的去修煉
以上所說的
大約就是
「老衲的心意六合拳」的訓練總綱
寫出來給朋友們參考
喜歡這樣的拳種的朋友
也歡迎你們一起加入
訓練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