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認真掙扎著完成一篇「我的五十項題目」主題寫作之後,現在我只想要聊聊。
之前我說自己待業了,時間變多,想要做的事情是「寫作」。但是我無意間挖出自己過去部落格文章,發現這樣的想法以及這樣的狀態以前就有過了,這些年來,我是沒有改變還是沒有長進呢?
發現自己沒變也沒做出甚麼成績這件事情讓我微微受到驚嚇的沮喪。甚至從前部落格文章會有5-10個以上的愛心,也會有瀏覽數,最近卻都沒有了。
也許我的廢話真的沒有人想看吧?如果我真的完全不介意的話,那為什麼我覺得寫部落格發布出去,跟我用筆寫日記本私人收藏著,還是不一樣的呢?
為了想研究寫作,我現在正在看的書是《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以及《最高寫作法》。
我的部落格寫作風格跟《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所敘述的內容原則完全不相合,《讓》書中強調的是以「滿足讀者需求」為導向,作者的想法並不重要,也不應該有想法。而我的部落格和行文風格根本就是自己的日記一般的東西啊!「除非你是名人,否則沒人想看你的日記」。
特別的是,我在閱讀《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的過程中卻時不時感到有些微的不耐煩,因為作者用了很多聳動的例子和字句在引誘我繼續讀下去,可是我在繼續讀下去的時候,感覺不到有自己可以用的東西,所以會很煩躁。我拿起《最高寫作法》,找到「寫部落格文章」這一篇,就來參照它的部落格範本公式,梳理一下自己吧。
寫下喜歡的東西或熱衷的事情
我不確定自己到底喜歡不喜歡,但目前熱衷想做的事情是「寫作」。
簡單說明喜歡事物的特徵
「寫作」的特徵是「一個人」「一枝筆」「一台電腦」。
開始的契機
我開始「寫作」的契機是從小時候寫日記開始,我已經忘記了是甚麼原因我開始寫日記,好像有一次和家人去了書店,長輩為每一個小孩都挑了一個禮物,給我的禮物是一本筆記書。難道我給大人的印象就是想要寫字的感覺嗎?
媽媽說過,我的小時候,她常常要叫我的手足不要再在外面玩了,趕快進門看書,然後叫我不要再看書了,趕快出門去玩!
請說明推薦的理由
「寫作」的好處舉出三點:
1. 可以省察自己的想法
流行到快老套的「自由書寫」,強調快速寫下任何腦中浮現或飛過的思緒或想法,將想法具現化在紙上,之後再回顧,了解自己的想法,加以修改成作品,或省察,除了更了解自己以外,有時候還能療癒自己。也有所謂「療癒寫作」,邊寫邊想,將自己的問題寫出來後,抒發了心情,在繼續不經意地書寫中,又自問自答的回答了那個問題,剛好寫出之前想不出來的答案來,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2. 可以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
「寫作」最大的功用是表現出自己的想法,讓遠方的他人也可以藉由閱讀而了解你的想法,進而達到想要的目的。商業書信是最實際的例子,特別在國際貿易裡面,電子郵件非常重要,詢價報價溝通產品品質等等,也都是一種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的應用寫作。
3. 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從事的活動
「寫作」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的事情,不像打球或玩桌遊,一定要他人的參與。當然也有群體寫作和團體寫作課程,把寫作拿來「聊」「討論」「授課」等情況,不過單純的寫作,並不受限於他人。這也算是一個好處吧?
給要開始寫作的人建議
因為自己的經歷的關係,可能也是會建議先從「寫日記」開始吧!不知道要寫甚麼,至少可以寫下今天做了甚麼事情,自己的感覺是甚麼,有甚麼想法。不過我自己的慘痛經驗也是,就這樣寫日記寫了整個學生時期,寫部落格寫了超過五年,自己的文筆好像也沒甚麼變化?
還有一個從前我投稿被退稿後編輯附上給我的建議:「多寫,也要多讀」。大家都說多讀書才能夠寫出優美的字句和文章,我記得在書上看到外國學生分享,有陣子他都看某某作家的書,那作家的特色是寫長長的句子,那陣子他說他自己寫作也都寫出長長的句子,而當他改看寫短句子作家的書,他那陣子也都只寫得出簡短的句子。
要怎麼寫作才能寫得好,我自己也還在研究。
多寫,多讀,多研究。就是這樣吧。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