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不只是紀錄生活,它也可以是一種「自我整理工具」。透過書寫,我們能更清楚自己在意什麼、需要什麼,並一步步改善生活和情緒。
一、情緒日記:把感受寫下來
適合在焦慮或情緒起伏大的日子使用。
怎麼寫?
每天花 5 分鐘,回答兩個問題:
- 今天最強烈的情緒是什麼?
- 它從哪裡來?
例子:
- 「今天有點焦躁,因為買東西排隊太久。」
- 「覺得開心,因為爸媽突然買了我喜歡的水果。」
好處:
- 把抽象的情緒具體化,不會只是「莫名煩躁」。
- 長期記錄能看出規律,例如「星期一總是特別低落」。
👉 小技巧:情緒只要一兩句就好,重點是「感受 → 原因」。過一陣子回頭看,會發現許多煩惱其實沒必要放大。
二、感恩日記:強化正面能量
這也是我最推薦的禱告方式,簡單卻很有力量。
怎麼寫?
每天寫下三件值得感謝的小事,即使很微不足道也沒關係。
例子:
- 「今天下雨,但出門時雨停了。」
- 「早餐的麵包烤得剛剛好。」
- 「和爸媽一起看電視時笑了出來。」
好處:
- 注意力從「缺少什麼」轉移到「擁有什麼」。
- 即使平淡的日子,也能從細節找到幸福。
👉 小技巧:不需要每天都新鮮,重複的感恩也能帶來安定感。
三、目標日記:追蹤小小進步
最適合用來建立習慣或追蹤計畫。
怎麼寫?
- 設定一個明確的小目標,例如「每天閱讀 20 分鐘」、「每週運動兩次」。
- 每天在日記裡記錄:今天有沒有做到?做到時的感受是什麼?
例子:
- 「今天看了 15 頁小說,覺得比追劇更安靜。」
- 「今天沒去散步,因為下雨,但明天要試試室內運動。」
好處:
- 減少「計劃好卻忘了執行」的狀況。
- 寫下來能增加責任感,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
👉 小技巧:目標不要太大,從小開始,才容易持續。
我的心得
剛開始寫日記時,我常常用電腦打字,結果變成隨便亂寫,甚至還被誤會成怪人。
後來我才發現:用手寫不但能記住文字的形狀,也能讓思考更專注。
哪怕一天只寫一句話,也能累積成一本屬於自己的「內心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