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量全面縮減 新竹、台中量縮逾五成最多
自去年9月19日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上路以來,房市風向明顯轉變,原本熱絡的市場迅速降溫。日前剛好政策實施滿一年,究竟交易量有什麼變化呢?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最近看到的數據,如下圖:

七都919信用管制前後交易量對比(圖:永慶房產集團)
為了方便大家,我將分析內容整理了兩個版本:
· QA版:抓重點,想快速了解的人可以直接看這個。
· 重點整理:數據完整、分析深入,想了解更詳細分析的人可以參考這個。
1. QA版:
Q1:什麼是第七波信用管制?為什麼會影響房市?
A:央行針對房市熱度過高,限制特定貸款條件,例如提高自備款比例、收緊貸款成數,導致買方貸款變難,進而壓抑市場交易。
Q2:哪個城市受到影響最大?
A:新竹縣市跌幅最大,交易量從6,695件降到2,919件,減少56.4%。原因是高房價加上貸款困難,讓購屋者望之卻步。
Q3:台中為什麼也受到重創?
A:台中推案多,但剛性需求有限,加上貸款管制讓買氣降溫,交易量跌破萬件。
Q4:北部地區的變化呢?
A:台北、新北、桃園交易量均減少近五成,因為房價高、貸款難,購屋壓力大,多數買方轉為觀望。
Q5:南部情況是否較穩?
A:南二都跌幅約四成多,雖受南科與台積電等產業支撐,但隨市場冷卻與供給增加,成交量仍明顯下滑。
Q6:未來房市會怎麼走?
A:短期內仍以盤整為主。若貸款政策維持緊縮、經濟動能不足,房市可能持續低量運行。
2. 重點整理:
資料來源:永慶房產集團/實價登錄分析
自去年(2024)9月19日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上路以來,全台房市明顯降溫。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比較政策實施前後各11個月的交易量,結果顯示七都(北北桃竹中南高)交易量皆大幅下滑,跌幅超過四成,其中以新竹與台中最為明顯。
🔹 新竹與台中:交易量縮最劇
新竹縣市的交易量從政策實施前的 6,695件 減至 2,919件,下跌 56.4%,為七都之最。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竹科帶動區域推案熱絡,但高收入人口推升房價,使得在信用管制後高價產品更難貸款,購屋壓力明顯上升,導致市場成交量驟減。
台中市也出現類似情況,交易量從 20,369件降至9,479件,減幅達 53.5%。陳金萍分析,台中雖有多個重劃區支撐,但隨著貸款條件變嚴、自備款提高,市場買氣受抑,加上部分區域交通建設不如北部完善,剛性需求支撐力道不足,使交易量跌破萬件。
🔹 北台灣三都:同步盤整、跌幅近五成
北部地區的交易量同樣重挫。
· 桃園:由 17,250件降至8,651件(減幅49.8%)
· 新北:由 26,670件降至13,528件(減幅49.3%)
· 台北:由 11,950件降至6,127件(減幅48.7%)
雙北房價基期高,信用管制讓貸款審核更嚴、自備款增加,使購屋者壓力大增,不少買方轉為觀望。
至於桃園,雖受惠於捷運與重劃區建設,吸引首購族與通勤族,但同樣因信貸限制,成交量出現近五成萎縮。
🔹 南二都:量縮略緩,但壓力仍在
南部城市的跌幅相對較小,
· 台南市由 8,812件降至5,029件(減幅42.9%)
· 高雄市由 15,908件降至8,569件(減幅46.1%)
南部雖有南科與台積電等產業效應支撐,但隨著市場降溫,推案量大、供給增加,加上貸款收緊,購屋門檻提高,使自住族群態度轉趨保守。
同時,產業帶動的熱度逐漸減弱,交易活絡度也同步下滑。
📊 小結:信用管制讓市場進入調整期
從七都的普遍量縮可見,房市在第七波信用管制下進入明顯修正階段。高房價地區的影響最大,自住與剛需買盤受到壓抑。未來市場走勢仍取決於貸款政策鬆緊與經濟環境變化。
3. 來源標註
<<第七波信用管制一周年!七都成屋交易量變化一次看>>永慶房產集團,20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