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不強求的智慧--讓「心」準備好,貴人自會出現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有一次與幾位老友相聚,他們好奇地問:「你們環保團體好像跟別人不太一樣?我們其實有點怕那些所謂的環保人士,他們總是對我們的食衣住行百般挑剔,讓我們充滿了罪惡感!」回想起來,的確如此。我鮮少給周遭朋友壓力,頂多只是溫和地分享個人習慣,從不勉強他們吃素或節能減碳,因為我深知每個人因緣不同,時機未到,勉強也只是徒勞。

記得一句美國諺語:「When the penny drops」(當硬幣掉落),這形象地比喻了自動販賣機投幣後,我們所期望的事物便會自然出現。佛家也有「遇緣則有師」的說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看見的事物,往往是我們關心或正在尋找的。因此,大智慧的佛陀在說法時極其重視契機,並善用各種方便法門來引導大眾。

然而,這句話我們也能從另一角度詮釋:即使是最厲害的老師,講得再有道理,若聽者不關心、不在乎,也只會左耳進、右耳出,毫無作用。反之,只要學生準備好了,老師便會適時出現。此時,一花一草、一貓一狗、一陣風或一首歌,都可能帶來生命的啟示,改變我們的價值觀,世間萬事萬物皆可為師。

張愛玲曾以「愛情」為主題,寫下這段膾炙人口的文字:「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

我也常想到一句成語:「水到渠成」。年歲漸長,我愈不敢自詡是那挖渠或灌水的人,反而更能滿懷感激地看待冥冥中的上蒼來做收成者。因此,愈發覺得張愛玲這段話不只是描繪愛情,人世間所有該成就的、該護念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不也正是如此嗎?

人生在世,有多少因緣聚合?有的擦肩而過,有的糾纏綿延,我想,大家都希望遇到的,是扶助自己的貴人。

年紀愈長,愈來愈相信因緣,大概是累積了太多驗證,讓我愈不敢輕忽生命中冥冥的安排。或許如許多修行大師所言:凡與你相遇之人,必定會帶來某些訊息。若你感覺不到,可能是你心不夠專注,或者過度將自己隱藏保護起來。

在生活中,我們得依賴無數人的善意,方能平安順遂。只要想到這點,便會明白我們必須不斷付出,因為我們已然承受了太多人的好意。

我的生命中出現過許多貴人,他們在適當時刻給予我感動、提醒,並在困頓時拉我一把。因此,我也期許自己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溫暖他人的心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8
食物浪費是近年國際上很夯的議題,除了在產地與賣場被丟掉的食物外,在台灣丟棄的廚餘中,百分之九十是菜葉、果皮等尚未烹煮的生廚餘,其實這些我們不習慣吃、被扔棄的皮與葉子根莖,大部分比我們煮食的部分營養價值還高呢! 尤其這幾年被醫藥營養界發現或研究的植化素,對身體的保健與抗老功能,比過往我們強調的各種維
Thumbnail
2025/10/18
食物浪費是近年國際上很夯的議題,除了在產地與賣場被丟掉的食物外,在台灣丟棄的廚餘中,百分之九十是菜葉、果皮等尚未烹煮的生廚餘,其實這些我們不習慣吃、被扔棄的皮與葉子根莖,大部分比我們煮食的部分營養價值還高呢! 尤其這幾年被醫藥營養界發現或研究的植化素,對身體的保健與抗老功能,比過往我們強調的各種維
Thumbnail
2025/10/17
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界線的確立是維繫健康的人際關係之關鍵。愛是人類最深層的渴望與追求,帶來溫暖的支持與成長,但是若缺乏明確的界線,這份愛就有可能轉而變成束縛,甚至成為彼此的折磨。因此,幫助對方在關係中仍然保持自我,並尊重他的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這幾年社會上出現了一
Thumbnail
2025/10/17
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界線的確立是維繫健康的人際關係之關鍵。愛是人類最深層的渴望與追求,帶來溫暖的支持與成長,但是若缺乏明確的界線,這份愛就有可能轉而變成束縛,甚至成為彼此的折磨。因此,幫助對方在關係中仍然保持自我,並尊重他的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這幾年社會上出現了一
Thumbnail
2025/10/16
心理學家佛洛姆說:「人只要活著,願意思考,就會不斷地成長與改變。」的確,在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挑戰,也有不同的關注重點,在婚姻關係初期,為了撫養孩子,全心全力在照顧孩子維持家庭的穩定,等到孩子長大離家,這時承擔教養孩子主要責任的妻子若是覺得階段性責任已了,人生重點也就隨之改變,往往會開始追尋屬於自己
Thumbnail
2025/10/16
心理學家佛洛姆說:「人只要活著,願意思考,就會不斷地成長與改變。」的確,在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挑戰,也有不同的關注重點,在婚姻關係初期,為了撫養孩子,全心全力在照顧孩子維持家庭的穩定,等到孩子長大離家,這時承擔教養孩子主要責任的妻子若是覺得階段性責任已了,人生重點也就隨之改變,往往會開始追尋屬於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我現在極少給別人建議,因為我越來越意識到,每個人形成價值觀的背後都有一套很複雜的系統,三言兩語的傳授給別人,對方也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Thumbnail
我現在極少給別人建議,因為我越來越意識到,每個人形成價值觀的背後都有一套很複雜的系統,三言兩語的傳授給別人,對方也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全靠一顆心(心心相惜) 情與情之間,全憑一份真(真心誠意) 落葉知秋,落難方知友,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和能量 你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耳濡目染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想成為一個有光🌞的人, 就多靠近有光🌞的人。 與積極的人交朋友,久而久之, 也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全靠一顆心(心心相惜) 情與情之間,全憑一份真(真心誠意) 落葉知秋,落難方知友,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和能量 你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耳濡目染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想成為一個有光🌞的人, 就多靠近有光🌞的人。 與積極的人交朋友,久而久之, 也
Thumbnail
幾位智者聚在一起,談話間充滿著愛與力量,瞬間空氣中的氛圍散發出強大的正能量,很難不吸引旁人注意,很好奇他們的一舉一動,也很想靠近,因為他們身上散發出某種正能量,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是一種說不上來的感受,但感覺很放鬆,很舒服,很喜悅,也很感動,想要一直待在這種溫暖的氛圍裡,待自己傷口痊癒,走上全新的道
Thumbnail
幾位智者聚在一起,談話間充滿著愛與力量,瞬間空氣中的氛圍散發出強大的正能量,很難不吸引旁人注意,很好奇他們的一舉一動,也很想靠近,因為他們身上散發出某種正能量,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是一種說不上來的感受,但感覺很放鬆,很舒服,很喜悅,也很感動,想要一直待在這種溫暖的氛圍裡,待自己傷口痊癒,走上全新的道
Thumbnail
現在的人,文明病太多了。 以前的人,不懂事..... 這也不能說不懂事,就是不懂替人家想,所以想什麼,做什麼... 以前總有句話說~好人,不長命。 以前,不懂。 但現在,似乎明白了什麼.... 因為好人,總是替別人想太多,所以身體,心裡,都蘊藏了過多的毒素,最後,就把自己毒死了,然後
Thumbnail
現在的人,文明病太多了。 以前的人,不懂事..... 這也不能說不懂事,就是不懂替人家想,所以想什麼,做什麼... 以前總有句話說~好人,不長命。 以前,不懂。 但現在,似乎明白了什麼.... 因為好人,總是替別人想太多,所以身體,心裡,都蘊藏了過多的毒素,最後,就把自己毒死了,然後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