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氣味召喚情緒:讓茶從風味體驗進化為你的情緒工具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幾天一直在思考《風味聯》可以怎麼走得更遠一點。昨天聊到氣味怎麼喚起情緒,今天我想試試看能不能反過來——如果我已經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情緒狀態,那能不能主動用氣味把它「召喚」出來?

這個想法讓我想起芳療的做法。芳療師會用特定的香氣來調節情緒,甚至用一種情緒去化解另一種情緒。這讓我好奇:情緒和情緒之間,真的存在某種消長關係嗎?就像蹺蹺板一樣,一端起來了,另一端就下去?老實說,我也不確定,這只是我的一個假設而已。

但我忍不住想像:假如我現在正在氣頭上,是不是可以召喚出「溫暖」和「感恩」這類情緒來化解怒氣?那要怎麼召喚呢?也許可以借助那些讓我們聯想到「母親」的氣味——你知道的,像是奶香、乳香、焦糖那種溫暖包覆的氣息。這些氣味彷彿能把我們拉回某個被呵護的時刻,然後盛怒就有機會慢慢退散了。

說起來,這整個想法的美妙之處在於:它讓茶不只是「好喝」或「有氣味」而已,而是變成一種有明確情感功能的工具。客戶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我現在需要什麼情緒」,然後主動選擇對應的茶來幫助自己。這種連結既實際又深刻,應該能讓客戶和茶品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當然,要把這個想法真正落地,還需要一步步來。我現在想到的做法是這樣的:

首先,得把我們手上茶品的所有香氣類型都清楚地列出來。這個階段就是老實地做功課,把每一款茶的氣味輪廓都摸透。

接著,要從這些香氣出發,去聯想它們各自能觸發什麼樣的情緒。這部分可能需要查一些芳療的書籍或研究,看看哪些氣味分子跟哪些情緒反應有關聯。嗯,讓我仔細想想⋯⋯這個階段其實是在建立一張「香氣-情緒地圖」,把兩者的對應關係找出來。

然後——重點來了——我們要反過來思考:這些被茶香觸發的正面情緒,能對應到哪些負面情緒?它們之間能不能產生那種我假設的「消長」效果?比如說,溫暖感能不能化解冷漠?感恩能不能減弱憤怒?

更進一步,我們還要去想像:這些負面情緒通常會在客戶生活中的什麼時候、什麼場景出現?是週一早上面對堆積如山的工作?是深夜獨自面對焦慮?還是跟家人爭執後的沮喪?把這些具體的「時空情境」找出來,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客戶需要什麼。

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溝通策略:我們要讓客戶看見「對比」。一邊是他們現在困在裡面的那個負面情境(比如被怒氣綑綁的當下),另一邊是用了茶香之後可能抵達的那個超脫狀態(比如內心恢復溫暖和平靜)。當客戶能清楚意識到這個轉變的可能性,他們就會明白:喔,原來茶可以帶我離開這裡,去到另一個更好的地方。

說實在的,這整個構想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打磨,但我覺得方向是對的。它讓茶不再只是被動地「被品嚐」,而是主動地「被使用」——成為人們情緒工具箱裡一個可靠的夥伴。這種功能性的價值,應該比單純的感官享受更能長久地留住客戶的心。

畢竟,誰不想在需要的時候,有一杯茶能把自己從糟糕的情緒裡拉出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lalin的沙龍
1會員
25內容數
Lala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1
本文探討了氣味如何觸發情緒與情感,並提出「感知透明度」的概念,鼓勵讀者解剖自身感受,釐清感受來源與去向。透過《風味聯想》專案,作者展示瞭如何將自動化的直覺過程轉化為清晰、具體的路徑,並期望藉此引導他人進入品茶等深度感知體驗。
Thumbnail
2025/10/11
本文探討了氣味如何觸發情緒與情感,並提出「感知透明度」的概念,鼓勵讀者解剖自身感受,釐清感受來源與去向。透過《風味聯想》專案,作者展示瞭如何將自動化的直覺過程轉化為清晰、具體的路徑,並期望藉此引導他人進入品茶等深度感知體驗。
Thumbnail
2025/10/10
這篇文章記錄的,是我在建立《風味聯想》工作流程時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你知道嗎?很多時候我們做一件事做久了,就會形成某種直覺,但這種直覺往往很難複製、很難傳遞,甚至連自己也說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我意識到,如果想要持續穩定地產出風味聯想,就必須把這些藏在直覺裡的步驟挖出來,變成可以被看見、被理
2025/10/10
這篇文章記錄的,是我在建立《風味聯想》工作流程時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你知道嗎?很多時候我們做一件事做久了,就會形成某種直覺,但這種直覺往往很難複製、很難傳遞,甚至連自己也說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我意識到,如果想要持續穩定地產出風味聯想,就必須把這些藏在直覺裡的步驟挖出來,變成可以被看見、被理
2025/10/09
本文探討茶品介紹文的結構設計,強調結合基本資料、風味描述及風味聯想,並以70/30的比例分配資源,重點突出獨特風味。作者詳細闡述了從客觀資料到感官體驗,再到情感連結的敘事流程,並指出此結構化的介紹文不僅能提升銷售轉換率,更能作為後續多媒體內容產出的基準,確保品牌訊息的一致性與效率。
Thumbnail
2025/10/09
本文探討茶品介紹文的結構設計,強調結合基本資料、風味描述及風味聯想,並以70/30的比例分配資源,重點突出獨特風味。作者詳細闡述了從客觀資料到感官體驗,再到情感連結的敘事流程,並指出此結構化的介紹文不僅能提升銷售轉換率,更能作為後續多媒體內容產出的基準,確保品牌訊息的一致性與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曉光懷柔寬亮,大地就溫和灑灑。我用熱水沖泡了杯花茶,漸漸飄放香氣,嘗一口,多麼讓人感到舒心又暖和,腦袋思索著,取點溫潤甘飲,就得著悅意快慰。 出門隨大道逐奔到店裡,陸續忙碌一陣後,等清閒之餘,煮了碗熱湯,卻見到媽媽食到一半噎住了,好在倒了碗湯給她喝,人就舒暢了許多,凝思地想,繁事哽心難透氣,來碗清
Thumbnail
曉光懷柔寬亮,大地就溫和灑灑。我用熱水沖泡了杯花茶,漸漸飄放香氣,嘗一口,多麼讓人感到舒心又暖和,腦袋思索著,取點溫潤甘飲,就得著悅意快慰。 出門隨大道逐奔到店裡,陸續忙碌一陣後,等清閒之餘,煮了碗熱湯,卻見到媽媽食到一半噎住了,好在倒了碗湯給她喝,人就舒暢了許多,凝思地想,繁事哽心難透氣,來碗清
Thumbnail
    花精,是一種平衡情緒的療癒方式。透過花精的使用,我們會一層一層剝開自己的情緒,進而更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Thumbnail
    花精,是一種平衡情緒的療癒方式。透過花精的使用,我們會一層一層剝開自己的情緒,進而更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Thumbnail
   《巴赫花精與經絡》在介紹如何將花精與經絡連結,達到療癒人們身心狀態,達到身心靈的動態平衡。
Thumbnail
   《巴赫花精與經絡》在介紹如何將花精與經絡連結,達到療癒人們身心狀態,達到身心靈的動態平衡。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Thumbnail
透過芳香療法幫助我們回歸自己的內心。天然精油源於植物,每株植物各有其歷史、神話以及心理作用和藥理作用等多樣背景。在使用這些精油時,更需要注意身心的感受,不要過度依賴。文章中還提到傳說故事中有關雪松的使用,最終,建議在任何療癒過程中都應該時時關注身心感受,成為自己最在乎自己的人。
Thumbnail
透過芳香療法幫助我們回歸自己的內心。天然精油源於植物,每株植物各有其歷史、神話以及心理作用和藥理作用等多樣背景。在使用這些精油時,更需要注意身心的感受,不要過度依賴。文章中還提到傳說故事中有關雪松的使用,最終,建議在任何療癒過程中都應該時時關注身心感受,成為自己最在乎自己的人。
Thumbnail
減壓療癒的方法千百種,除了藉由聽覺引導,帶入全身肌肉的收縮伸展外,若能搭配嗅覺感官一起放鬆,是更棒的體驗。近年市面上香氛產品日益多元,風潮音樂出品的「香草生活」系列CD便是以這些自然香氛做為創作發想,透過常見的4種精油味道:薰衣草、玫瑰、香橙、波斯菊,發展各10首的放鬆紓壓音樂。
Thumbnail
減壓療癒的方法千百種,除了藉由聽覺引導,帶入全身肌肉的收縮伸展外,若能搭配嗅覺感官一起放鬆,是更棒的體驗。近年市面上香氛產品日益多元,風潮音樂出品的「香草生活」系列CD便是以這些自然香氛做為創作發想,透過常見的4種精油味道:薰衣草、玫瑰、香橙、波斯菊,發展各10首的放鬆紓壓音樂。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有風味盲測的問卷,就手癢填寫了表單,2/17寄到i郵箱,今日才去取貨開測。   古人說「良藥苦口」,雖然這兒茶素讓茶味苦澀,卻是有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功效,最常聽到就是「抗氧化」以及促進「新陳代謝」。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有風味盲測的問卷,就手癢填寫了表單,2/17寄到i郵箱,今日才去取貨開測。   古人說「良藥苦口」,雖然這兒茶素讓茶味苦澀,卻是有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功效,最常聽到就是「抗氧化」以及促進「新陳代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