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不會寫讀後感,即使看完書之後腦中有千思萬緒,我也很難將它們組織成文字,但能寫多少就寫多少吧!以下的心得⚠️有雷⚠️,請斟酌觀賞。
故事的開頭是翔太、幸平、敦也三人在陰錯陽差之下,來到一間廢棄的雜貨店,成為了幫別人解決煩惱的人。整本故事也就是由一個個諮詢者的小故事串連而成的,諮商者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每個人都有極難選擇的煩惱。我看完這些煩惱,也都跟著頭疼,覺得這些狀況也太艱難了吧,該怎麼提供建議呢?
故事裡也處處充滿反轉,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轉折,留下的餘韻很深。
我們以為的悲劇,真的是悲劇嗎?
月亮兔的煩惱是在人生最重要的奧運比賽前夕,男友的生命卻因重病在倒數的階段,是該繼續專心準備奧運還是拋下訓練陪男友走完最後的時光呢?身處未來的翔太三人可以作弊得知那屆奧運日本沒辦法參賽,以上帝視角來說,當然要極力勸阻月亮兔繼續訓練,以免落得比賽和男友兩頭皆空的情況,我在看書的當下也覺得「太好了,可以阻止一場悲劇。」
我們理所當然認為的悲劇情況對月亮兔來說真的是悲劇嗎?月亮兔就像是個不聽勸的人,但她很滿意他的選擇,甚至覺得自己得到了比金牌更有價值的東西。月亮兔這樣回信時,翔太他們驚訝地說不出話,我也被這個結果深深震撼到說不出話來。
克郎的故事是最令我久久不能釋懷的,他的生命結束得太突然,沒有一點鋪陳,但現實生活中意外的確就是這樣,不帶有任何徵兆突然發生。
在他死亡的那刻,我才明白了信上說的「直到最後的最後,都要相信這件事。」翔太們早已知道這位音樂家的故事,克郎死後他的音樂會被流傳下來、有人能因為他的音樂得到救贖,但這些都是在克郎死後才發生的事情,在他的有生之年夢想都沒有實現。翔太無法拯救克郎的性命,他們能做的只能告訴他「直到最後的最後,都要相信這件事。」他這一生對音樂的堅持沒有白費。
在可以預知未來的情況下,或許力勸克郎不要走音樂這條路,可以避免克郎遇到大火的悲劇。但跟月亮兔的故事一樣,我們認為的悲劇就是真的悲劇嗎?如果放棄音樂經營魚店,能逃離死劫,對克郎來說會是更好的選擇嗎?我不是克郎,我不知道。
我們的心決定了我們看事情的角度
當時浩介在披頭四的演出中感受不到熱情,他覺得他與父母的心已不繫在一起。可是在多年後,浩介卻覺得披頭四當年的演出很認真投入,也感受到父母當年對他的愛。同一件事情在不同年齡、不同心境下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我們的心決定了我們看事情的角度。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不是因為某些具體的原因而斷絕。即使表面上有種原因,其實是因為彼此的心已經不再一起,事後才牽強附會地找這些藉口。因為,如果彼此的心沒有分開,當發生可能會導致彼此關係段覺得事態時,某一方就會主動修復。之所以沒有人主動修復,就是因為彼此的心已經不再一起了。
浩介當年覺得家人與自己的心不在一起了,但他多年後發現:放棄修復關係,主動切斷與家人聯繫的浩介,或許才是真的心走遠的人。浩介在回信上,寫下了與自己當年選擇截然不同的故事,有別於父母自殺的悲劇,浩介重新編寫了一個幸福版本,這也許是他內心渴望卻無法實現的故事。
當初如果沒有逃跑,繼續跟父母在一起真的才是正確、幸福的選擇嗎?從前面的敘述不難看出浩介的父母非常開明,在浩介成長的路上給了許多自由的空間。對待員工也十分大方,還會邀員工到家裡來烤肉。但如果在長期的金錢壓力下,彼此關係的會不會更惡化,當時浩介的父親僅僅因為一點錢就開始對兒子酸言酸語,會不會有一天也走到完全破裂的程度?但這個答案我們也無從得知,因為浩介選擇的是另一條路。
我們的心決定了我們看事情的角度這件事,也同樣在月亮兔的身上看見,翔太三人明明是真的在力勸月亮兔不要參加奧運,月亮兔卻視為這是對他決心的考驗,如果能因為他人的三言兩語就放棄,代表自己決心不夠,不如趁早放棄。
在提問的當下,其實心裡已有答案
諮商多年,終於瞭解到一件事。通常諮商者心裡已經有了答案,找人諮商的目的,只是為了確認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在回答綠河是否該墮胎問題時,雄治說了上述這句話,不只是綠河,月亮兔、克郎、浩介又何嘗不是這樣,他們都沒有聽從信上的建議,走了自己的答案。在生活上我們也很常這樣,表面上尋求他人的建議,最後還是選了自己心裡的那個選擇。
解憂雜貨店其實也不是什麼解惑專家,雄治和翔太三人常常都苦惱著該怎麼回答,給出來的建議也不見得有多好。但在當你陷入煩惱的旋渦時,有人可以傾聽你的煩惱並給回應,對諮商者來說就是一塊浮木,在這樣與他人一來一往的諮詢過程中,找到了自己心裡的答案,做完選擇,在這條路上努力的人也只能是自己。
雙向的解憂雜貨店
逐漸年邁的雄治覺得成了兒女的負擔,翔太三人相當看不起自己,總是把「像我們這種人」掛在嘴邊,在這樣從幫人解憂的過程中漸漸找到自己的價值。
翔太三人相當看不起自己,總是把「像我們這種人」掛在嘴邊,卻沒想到「她感謝的是我們,是對我們說謝謝,對我們這種人,像我們這種不入流的人道謝」,在從幫人解憂的過程中他們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逐漸年邁的雄治覺得成了兒女的負擔,因為替人解憂才恢復了精神,自己的存在能給其他人帶來幫助。所以雄治在看到女子墜海身亡的新聞時,他深怕是因為自己的回覆才帶給他人不幸,他無法再承擔這些事情的重量,才會關了解憂雜貨店。卻沒想到那些回信,其實曾在某個時刻給人勇氣、給人方向。
解憂雜貨店幫助的不只有那些寄信的人,也包括回信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