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自己是堅強的人,認為哭是弱者行為的我,終成了愛哭鬼,有感而發寫下文章來記錄自己的腳印。
眼淚的價值
甚麼時候會流眼淚?傷心?笑到哭?被欺負?感動?沙子吹進眼睛?還是被催淚彈擊中?
即便是以上的情況,它不會佔據你人生的一大部分,我相信正常人不會每天都會哭。而且因人而異,我也不是心理學家,即便我說客觀分析的結果也只會是主觀的答案。
正因為它佔人生極短的時光,我會重視這一種作為情緒舒發出口的稀少價值。
自己的改變
小時候除了被父母的體罰外,在我成年之前印象中就沒有甚麼哭的經驗,第一是我慶幸在學習生涯中沒有遇過欺凌的事件;第二是小學高年級後父母也不會體罰我,也沒有在外因爭執而造成的打鬥而受傷;第三是我在看一些電視劇或者漫畫動畫也不會因為劇情的起伏導致我想哭的情況。
我媽媽是個比較感性的人,我記得以前一起看電視劇的時候,他都會準備一盒手抽紙在旁,一些角色過身的場景通常都會哭起來,我還笑他有甚麼好哭的,每次他都會回我說:你的淚腺一定是塞住了。
長大後最有印象哭的事情,就是看了蠟筆小新的其中一個小故事,說到美冴喝蕃茄汁不小心吐了出來,小新以為媽媽要死了的誤會,我看著不知道為甚麼就哭了。在打這篇文章時去特地去重看一遍,明明是好笑的內容我為甚麼會哭的呢?這算是一個開端,我是一個有感情的人吧?
腳印
我是一個算是低調的人,遇到開心的事也不會大肆宣揚,不開心的事也不會跟人說,也不會經營社交媒體。(一個例子是我搬新家了已經大半年,當跟朋友話題提到時,我也只會說舊家的事情,反正我搬了家也不會影響對話內容,而且我也不會邀請朋友到我家)
唯一自己暗地裡在做的,就是把自己看過的動畫,劇集,電影,玩過的遊戲都記錄在相應的網站上,留下了一些腳毛但不主動搜尋是找不到的。
我覺得令人流淚是很難的事,才引致我對有對這篇文章主題般的結論。因此在上述作品在我進行記錄時,能令我流淚的作品我都至少給予八分或以上的評價。因為如果令人流淚是有公式的話,眼淚大概跟排泄一樣自然吧。
最近的改變
人長大的過程注定是一個不斷得到和失去的過程,而且得到和失去的東西並沒有好壞之分,視乎自己對該事物的看法。
我的父親早在十多年前離婚,我跟我的母親一起住,因為他是公務員的關係,退休後能優先取得公屋(政府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房屋),他把公屋的持有人名字轉給了母親。我跟父親的關係不算好也不算差,分開居住後不時都會一起食飯,直到今年之前身體也算健康,偶爾也會跟他一起打乒乓球。
(獻上歌曲: 小肥 - 《負親》)
這首歌對父親形象的表達,都是非常典型的性格,跟我父親有七分像。我第一次看MV時,我泣不成聲,即使是我父親健在,我也能感受到那種牽絆,對親人離世的那種無奈,後悔當初錯過彼此的時光。
今年的四月左右,我父親告訴我他患了心肌梗塞,但他看似跟平常一樣。直到九月的時候,他去做白內瘴手術的時候感到胸口悶痛,呼吸困難,吃了藥勉強完成了手術。十月初他在家又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立即召救護車送院,經檢查後發現三條主要輸血管都塞住,要立即進行通波仔手術(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過了幾天後就出了院。
不到一個月,到了十月底,他再度入院,這次說是心瓣出了問題,只做了檢查並沒有立即進行手術。雖然他已經出了院,但是因為是公立醫院的原因,等待排期做手術的日子卻還沒有消息。
我看見他瘦了很多,說話也沒甚麼力氣,走路也比平常慢,我心想人生該來的事情總是要來到,可是我還沒有心理準備,這個星期還遭遇到其他不快的事情使得心情非常低落,至少我在打這篇文章時也算是抒發了不少。
感想
哭也是抒發負能量的一個出口,至少對我來說算是有用吧。歡迎留言分享甚麼能觸動你情感的歌曲吧。
(最後推薦:紫羅蘭永恆花園主題曲)
看過動畫的會有所感受,知道京阿尼事件的也會懂,不懂以上只看MV的話也是很棒的故事。
(寫著寫著找素材時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