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皆知的是,君士坦丁堡第一次淪陷於外族之手,是在1203-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攻擊君士坦丁堡的時刻。
然而,當1203年「第一階段十字軍圍城」之時,十字軍心中,尚無征服君士坦丁堡的念頭。他們之所以來此,是因為逃亡的皇子阿列克賽用天價條件跟他們簽約,請他們來祝他一臂之力,恢復被囚的父親伊薩克之位,趕跑篡位的伯伯阿列克賽三世。
因而,1203年7月18日,當第四次十字軍的人馬收到皇帝阿列克賽三世逃跑、他們擁護的伊薩克二世重新即位時,歡聲雷動,一時之間,大家心裡恐怕都湧出這樣的念頭:
上帝果然是庇佑這次遠征的!那些中途離場的傢伙們都錯了!
高興歸高興,正事還是要談。他們可不僅僅是看伊薩克父子可憐才來流血流汗的。伊薩克的長子阿列克賽答應的條件才是重點:
一、東羅馬將支付二十萬銀馬克作為酬金
二、希臘教會將與羅馬教會合併,並奉教宗為教會領袖
三、阿列克賽將親帶一萬名軍隊隨同遠征聖地
四、東羅馬將在往後派遣五百名騎士駐防聖地
於是,十字軍立刻派遣幾名高階貴族作為使節,前往布拉赫奈宮謁見伊薩克二世,其中又有我們的老朋友:日後的歷史紀錄者,維爾阿杜安的傑佛里。
當他們見到皇帝、一番禮儀客套後,十字軍使節立即提議:有些話不方面大庭廣眾下講,還請陛下移駕到隱密之所相商。
話都講到這裡,皇帝該有所警覺了。十字軍的條件必然十分苛刻,嚴峻到了一公開講,這幾個十字軍貴族就會直接被暴民亂棒打死的程度。
雙眼全盲的皇帝,顫顫巍巍地由人引領至其他房間,讓十字軍在那兒向他公開條件,然後他不由地一驚——
ㄎㄅ這什麼天文數字!我兒誤我啊!
但騎虎難下,不得不答應,皇帝只好這樣說:
「這些條件十分嚴苛,朕難以想像我等如何才能滿足這些條件。即使如此,汝等確實為我父子貢獻卓著,即使我等將整個帝國都交予汝等,也不為過。」
皇帝勉為其難地將這些條件,以「金璽詔書」(chrysobull)的形式頒布。
十字軍滿意之極,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號稱富甲天下的東羅馬帝國,此時並無償付這些條款的能力。當皇帝的大印蓋上去的那一刻,帝國與十字軍接下來的衝突,就已在醞釀之中了……
&
圖片來源:
用Gemini做的示意圖。
資料來源:
Jonathan Philips, "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Michael Angold, "The Fourth Crusade: Event and C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