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用 Duolingo 學語言,不知不覺已經快要 70 天了。
有一段時間我,會很在意「晉級」的感覺——要連續拿高分、要衝排行榜。可是慢慢地,我發現如果只是為了鑽石等級,學習反而會變得有點空洞,好像在趕進度,反而忽略了吸收。
現在我比較希望自己能以「學習」為核心,而不是分數或名次。Duolingo 的每日提醒就像一個參考指標,而不是束縛。當我把它看作「自己主動選擇的學習時間」時,那種壓力就消失了,反而更能穩定地持續下去。
其實,這樣的體會也發生在我的瑜珈練習中。從八月開始,我希望自己能每天做瑜珈。一開始真的覺得很難——每天一小時好像遙不可及。於是我就從暖身開始,只要有做就好,不求完美。漸漸地,身體熟悉了動作,耐力也變好,後來就能每天完整做完一小時。
這個習慣大概花了兩週才建立起來。過程中也不是每天都愉快,有時會覺得煩、想偷懶,但我告訴自己「先求有再求好」。慢慢地,它就變成一種自然的節奏,像刷牙一樣不需要特別提醒。現在,幾乎每天早上醒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鋪上瑜珈墊。
我覺得 Duolingo 和瑜珈有點像——都是在培養一種穩定的習慣。
每天學一點、每天練一點,不用太逼自己,但也不能完全放縱。
當你真的喜歡、真的想做的時候,那個動力會自然地讓你持續。
每天學習完、練習完,都會和自己對話一下:
「今天哪個地方還可以更好?」
「哪個部分有進步?」
這些小小的自我回饋,就是持續的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