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權誠信委員會落腳新加坡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前言

ICVCM 即將於新加坡設立實體辦公室,主要的業務面向為開展轉型碳權。

這類推動燃煤電廠提前退役的轉型需求,最可能產生爭議之處在於外加性。如果政府本來就有在推動淨零政策以及能源轉型計劃,那麼這種類型的專案就很容易受到挑戰。

相關細節消息和實際做法應該會在 2026 之後才會比較明朗。新聞來源網址請參考。

全球碳權品質監管機構在新加坡設立辦事處

一家負責制定標準、確保碳權品質的國際機構,正於新加坡設立其首個實體辦事處,顯示出新加坡在新興碳服務產業中的吸引力。

名為「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ntegrity Council for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簡稱 ICVCM)的全球組織,將協助提升一類新型碳權的標準——這類碳權來源於提前退役東南亞地區的燃煤電廠,是該區減碳的重要途徑。

這種碳權被稱為「轉型碳權」(transition credits),由新加坡率先推動。其機制是:當燃煤電廠提前關閉而減少的排放量,會被量化並轉化為碳權出售。這些碳權的交易可望推動東南亞加速擺脫對高污染燃煤能源的依賴。

整個東南亞地區擁有約 2,000 座燃煤電廠,平均機齡不到 15 年。由於這些電廠的壽命通常可達 40 至 50 年,若提前關閉,從財務角度而言並不合理。

因此,「轉型碳權」(transition credits)可作為一種財務工具,用以補償燃煤電廠業主與投資人,同時為再生能源專案提供資金來源。

「若區域內這些新建燃煤電廠都繼續運行至壽命終止,我們根本無法想像要如何實現《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因此,我們必須找到能激勵轉型的財務誘因……而碳權正是其中之一。」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ntegrity Council for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執行長艾咪.梅里爾(Amy Merrill)表示。

她是在唐人街柏典精選酒店(Parkroyal Collection Pickering)舉行的年度「新加坡碳市場與投資人論壇」(Singapore Carbon Market and Investor Forum)期間接受《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專訪時作上述表示。

自 2021 年成立以來,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一直是一個虛擬的全球組織。此次在新加坡設立的辦公室,是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合作的成果,也將是該機構首個實體據點,初期將配置兩名員工。

在論壇上,新加坡氣候行動大使拉維.梅農(Ravi Menon)表示:「ICVCM 決定透過其亞太區中心在新加坡建立據點,這顯示出對新加坡作為值得信賴的碳服務樞紐地位的信任與肯定。」

目前,新加坡已有超過 100 家碳服務與交易公司。過去六個月間,ICVCM 一直在審查與比較各項產生轉型碳權的倡議,並與自 2023 年以來主導轉型碳權開發及市場信心建立計畫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進行合作。

該計畫目前正於菲律賓推動兩座燃煤電廠的退役試點專案。到 2026 年初,ICVCM 將發布報告,提出相關建議,以指導這類新型碳權的制定,並確保其代表實際的減排成效。

報告預計將處理多項關鍵議題,例如:如何量化提前退役燃煤電廠所真正避免的碳排放量、如何確保未燃燒的煤炭不被轉售他用,以及各國電力輸配系統如何升級以承載再生能源電力等。

梅瑞爾(Amy Merrill)補充說,妥善的轉型碳權專案及其融資方案,必須同時考量燃煤電廠關閉後可能面臨失業風險的勞工,強調碳專案應避免忽視社區與生計問題,否則將影響碳權的品質。

在碳市場中,ICVCM 以發放符合品質標準、並能代表實際減排效益的碳權標籤(即「品質認證印章」)聞名。這類標籤能讓碳權買家與投資者更有信心,特別是在缺乏監管的自願性碳市場中。由於品質與需求更高,經標籤認證的碳權價格通常比一般市場碳權高出約 25%。

梅瑞爾表示,新加坡辦公室將聚焦東協地區,並致力於提升自然型碳專案的標準,例如泥炭地保育與永續農業等領域。

目前碳市場分為兩類:一是由政府監管的「合規市場」(compliance market),另一則是未受監管的「自願性市場」(voluntary market)。例如,在新加坡繳納碳稅的企業若要抵銷排放量,必須從合規市場購買碳權。

然而,自願性市場中的碳權在可信度與品質上仍存在疑慮,也因此受到「漂綠」(greenwashing)批評。為改善此問題,新加坡、肯亞與英國於今年 6 月成立政府聯盟,致力於提升自願性碳市場的標準。該聯盟在 ICVCM 的支持下,將於近期發布一套指導原則,協助企業更負責任地使用碳權。

在論壇對談中,新加坡氣候變遷總監謝本立(Benedict Chia)指出,合規與自願性市場正逐漸趨於融合,這是一項正面發展。「根據《巴黎協定》,這兩者的界線愈來愈模糊,意味著市場機制與選項更多,未來可以考慮進一步協調,並讓兩者的標準大致一致。」

梅瑞爾補充說,市場的整合能為碳專案開發者提供多元管道,以擴大專案規模,並將碳權銷售給更多潛在買家。「市場需要規模與深度,投資才能有效進行,資金才能流動。而這也代表資金將回流至地方社區——唯有達到足夠的市場量體,才能在氣候行動上產生真正的影響。」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新加坡擴大自然型碳權納入採購範疇
新加坡與泰國簽署碳權協議,東協碳市場合作加速啟動
新加坡 10 億美元碳權交易布局:邁向全球碳市場樞紐
新加坡推動綠色轉型:減碳助經濟成長
ICVCM 最新核准六項工程碳移除方法學
西非首個 ICVCM 認證碳權專案
ICVCM 批准三項潔淨炊具碳權方法學
全球碳委員會(GCC)通過 ICVCM 認可
ICVCM核可三項REDD+方法學,更公正可信的森林保育碳權來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43會員
338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6
雖然生物能源與碳捕捉封存(BECCS)在理論上能帶來淨負排放,但實際效益取決於燃料來源與土地使用。若只是為既有工廠加裝碳捕捉設備,確實能減少排放;但若為「碳中和」名義新建大量生質電廠,卻可能因砍伐森林、占用耕地而得不償失。
Thumbnail
2025/10/16
雖然生物能源與碳捕捉封存(BECCS)在理論上能帶來淨負排放,但實際效益取決於燃料來源與土地使用。若只是為既有工廠加裝碳捕捉設備,確實能減少排放;但若為「碳中和」名義新建大量生質電廠,卻可能因砍伐森林、占用耕地而得不償失。
Thumbnail
2025/10/15
本文探討全球森林保育與發展的現況。全球森林仍處於危機之中,並且在實現2030年遏止森林砍伐和扭轉退化的目標上嚴重偏離軌道。文章詳細分析了森林砍伐、退化、復育的總體進展、主要驅動因素、以及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面臨的威脅。同時也涵蓋了永續生產與發展、森林金融、以及森林權利與治理等面向。
Thumbnail
2025/10/15
本文探討全球森林保育與發展的現況。全球森林仍處於危機之中,並且在實現2030年遏止森林砍伐和扭轉退化的目標上嚴重偏離軌道。文章詳細分析了森林砍伐、退化、復育的總體進展、主要驅動因素、以及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面臨的威脅。同時也涵蓋了永續生產與發展、森林金融、以及森林權利與治理等面向。
Thumbnail
2025/10/14
最新發表於《Nitrogen Cycling》期刊的研究指出,生物炭在堆肥中發揮減排與保氮效果的關鍵,在於維持「中庸」配方。堆肥應保持中等碳氮比、適中含水量與中性至微鹼性 pH,避免高鹽分原料;生物炭添加量亦以中等劑量最有效,過少效果有限、過多則會破壞堆體結構。
Thumbnail
2025/10/14
最新發表於《Nitrogen Cycling》期刊的研究指出,生物炭在堆肥中發揮減排與保氮效果的關鍵,在於維持「中庸」配方。堆肥應保持中等碳氮比、適中含水量與中性至微鹼性 pH,避免高鹽分原料;生物炭添加量亦以中等劑量最有效,過少效果有限、過多則會破壞堆體結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ESG在近年越來越熱門,企業需要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文章解釋碳盤查的意義、法規的要求以及企業執行碳盤查的好處。
Thumbnail
ESG在近年越來越熱門,企業需要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文章解釋碳盤查的意義、法規的要求以及企業執行碳盤查的好處。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與流程:這篇文章解釋了碳足跡盤查對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性,包括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和如何通過碳盤查提升企業形象與遵守環境法規,以及透過管理平台如何協助企業達成永續目標。
Thumbnail
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與流程:這篇文章解釋了碳足跡盤查對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性,包括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和如何通過碳盤查提升企業形象與遵守環境法規,以及透過管理平台如何協助企業達成永續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