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日誌:與螞蟻共舞 Dancing with Ants

每天吃完飯後,鍋邊濺出的油滴閃著細光,用過的油瓶上覆著薄薄的黏膩,米麵箱蓋的封口總有一點粉末。打死的蚊蟲屍體躺在角落,水果熟透後流出的汁液緩緩滑落在檯面,很快就看到像一條細細的黑线。那是螞蟻的國道,它們知道方向,比人類更有秩序。

这里洗碗的標準,就是看螞蟻來不來。若不用洗碗劑,洗過的鍋碗便會在第二天清晨被黑壓壓的蚂蚁一片佔領。桌上若留一點湯水或殘渣,那怕一點一滴,也會看到成群結隊的螞蟻在那兒像朝聖的人群。起初,我們抗爭:放誘餌、噴藥劑、設陷阱。然而一段时间後,它們仍然如故出現。於是我們改变策略,學會忍耐,學會妥協,學會擦乾每一個瓶罐外壁,綁緊每一袋垃圾袋口,學會在油滴落下時立刻清理。
我們被螞蟻逼著學習——學習乾淨,學習謹慎,學習那種行在光中清洁的生活。也不敢懶惰,任何滴落都趕快清理鍋台碗筷。
有些東西,如蜂蜜、椰糖、糖漿,或任何帶甜味的食物,早期當地人會用水隔開容器,防止它們「造訪」。那是一種原始的智慧。而現在,我們只需放入冰箱,就能避免整個過程。生活變得簡單,卻也失去了某種與螞蟻之間的談判儀式。如今我們儲存任何食物時,心裡都有一種清醒的意識——小心螞蟻。若动作慢一点,就会花费更多的步骤来处理应对。
有時,我們在飯或菜裡看見幾隻螞蟻,也就無所謂了。它們不過是這片土地的一部分,像風,像塵,像一个小小的生命。我們不再大驚小怪,只是平靜地吃下去。那是一種被教育出的包容——不是妥協於混亂,而是承認生命的共存。

宣教的工場,從來不浪漫。這裡沒有恆常的電力,沒有固定的教堂長椅。夜裡常常停電,只剩手電筒的光在牆上晃動,螞蟻的影子像流動的夜里工兵,侦察以后就会调动千军万马不懈地有力地配搭工作。我們常常工作后在昏黃的燈下禱告休息,身體疲憊得發抖,求神赐下力量,感謝上帝——祂让我们看见連最小的生命蚂蚁都在履行祂的秩序。
我曾被一种大紅螞蟻咬過,那種刺痛像信心的試煉。发炎,红肿,化脓,结痂,整个过程好转大约一周多。而我太太被任何蚊虫和蚂蚁被咬後,皮膚不仅會腫起、發紅、奇癢無比,夜里也无法睡眠。但她仍微笑著說:「這是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的印記。」她的手被叮得發燙,卻仍然在廚房準備食物。她說:「痛,有時就是在愛的工場裡被修剪的過程。」

有時我覺得,宣教工场神让我们遇到蚂蚁,让我们在與螞蟻共舞——無法避免,也無法完全勝利。只能與它們共存,互动,在无能为力中學習謙卑。它們提醒我們:人不能主宰土地,只能被造物主藉自然再一次教導我们学习顺服。
夜晚,當風從稻田吹來,我們聽見遠處的蛙聲與電線的嗡鳴。屋內幾隻螞蟻依舊在角落裡爬行,尋找那一點點被遺忘的甜。那一刻,我忽然想起《箴言》:「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
宣教不是消滅什麼,而是被环境被上帝重新塑造。
在這片有螞蟻、有烈日、有塵土、有疲倦的土地上,我們學會更深地信靠。上帝沒有應許順遂,卻讓每一次痛癢、每一滴汗水、每一場清理,成為恩典的課堂。
當紅螞蟻或黑蚂蚁再次出現,我們不再驚慌。只是靜靜擦去油跡和残留食物,輕聲對神說——
主啊,讓我也像這群微小的生命,勤劳不停歇地在这块土地上尋找在黑夜里的人们,将祢的光和生命的粮去赐给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