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人間世》:在複雜世界裡,安頓身心的3個智慧錦囊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歡迎閱讀《輕鬆學老莊》,讓我們一起輕鬆讀、輕鬆學,活出自然的人生。

1. 前言:莊子給你的「亂世求生指南」

我們都活在一個複雜的「人間世」。這裡充滿了來自工作、家庭、社會的種種要求,人際關係錯綜複雜,讓我們時常感到壓力與無奈。面對這一切,我們該如何自處?

兩千多年前的莊子,早已洞察了這個困境。他寫下《人間世》,並不是要教我們逃離這個世界,恰恰相反,它是一本極其實用的「生存指南」,教我們如何在複雜的關係與不得已的處境中,既能安頓身心,又能遊刃有餘。

故事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開始。顏回充滿熱情,想去衛國勸說一位行事獨斷、草菅人命的君主。這份善意與理想,就像今天我們許多人一樣,希望能讓世界變得更好。然而,孔子卻一盆冷水澆下,認為他這樣貿然前往,懷抱著改變對方的強烈意圖,很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懷抱善意卻可能招來禍害」,這是我們在人間世經常遇到的困境。那麼,莊子到底提供了什麼樣的解決方案呢?本文將為你深入剖析《人間世》中的三個核心智慧,並提供具體的生活練習,幫助你在這個紛擾的世界裡,找到安頓自己的力量。

2. 智慧錦囊一:「心齋」的靜定之力——先安頓自己,再應對世界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一片好心給別人建議,對方卻不領情,甚至反感?或者,越是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心裡越是焦慮,結果反而搞砸了?

但為什麼好心時常會辦壞事呢?莊子藉孔子之口一針見血地指出:「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意思是,當你的內心充滿了太多雜念,你的心就亂了。一顆混亂、焦躁的心,是無法真正看清局勢、幫助別人,甚至連自己都保全不了的。莊子更進一步分析,這些雜念的根源往往是「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即使是善良的動機,也可能被追求好名聲(名)的慾望所污染;自以為是的聰明(知),反而更容易引發爭端。

為此,莊子提出了第一個錦囊:「心齋」。這是一種讓心靈進行「齋戒」的練習,把內在的雜音清空。孔子是這樣定義的:「若一志,无聽之以耳而聽之-心,无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這段話描繪了一個層層深入的靜心過程。首先,不只用耳朵聽表面的話語,更要用心去感受話語背後的情緒與狀態。接著,再超越內心的思緒與分析,進到「聽之以氣」的層面。「氣」是什麼?它是一種更細微、更直接的感知,超越了語言和思考。它就像你走進一個房間,在任何人開口前,就能感覺到的氛圍;或是在一場對話中,你能感知到的那股無形的能量流動。當我們的注意力從外在的聲音和內在的思緒,轉移到這種純粹、不加評判的臨在狀態時,心就不再被各種預設、判斷所填滿。它會像一間空蕩蕩的房間,能清晰地映照萬物本來的樣貌,這就是「虛室生白」的境界,也是「心齋」的核心。

其實,「心齋」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清空腦內存」、「正念」(Mindfulness)或「活在當下」。它教我們在面對壓力事件時,先拉開一點距離,不立即被自己的情緒和慣性思維綁架。唯有內在安定了,我們才能做出更清晰、更智慧的回應。

每天給自己三分鐘,找個安靜的角落坐下,練習讓心有個「留白」的時刻。

• 第一分鐘:聽之以耳。 閉上眼睛,專心聆聽周遭所有的聲音,無論是遠是近,悅耳或嘈雜,只是單純地聽,像個麥克風一樣接收,不加任何評判或標籤。

• 第二分鐘:聽之以心。 將注意力轉向內在,感受你此刻的念頭與情緒。它們是什麼?像看天空飄過的雲一樣,靜靜地看著它們來來去去,不跟隨,不抵抗,不評斷。

• 第三分鐘:聽之以氣。 將所有注意力輕柔地放在你的呼吸上。感受每一次吸氣與吐氣,感受氣息在身體內的流動。讓心安住在這一呼一吸的單純節奏中,體驗那份「虛而待物」的寧靜。

一旦我們學會透過「心齋」創造出內在的空間,我們就更有能力去面對世界拋給我們的種種難題。這就帶我們來到莊子的第二個智慧錦囊。

3. 智慧錦囊二:「安之若命」的順應之智——與其對抗,不如共游

在職場或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不得已」的任務。就像《人間世》裡的葉公子高,他要出使齊國,內心焦慮萬分,因為「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事情辦不成,會被人責罰;事情辦成了,自己卻可能因為壓力過大而心力交瘁。這種進退兩難,正是現代人的普遍困境。

面對這種情況,莊子給出的錦囊是「安之若命」。孔子建議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這並非消極地躺平或放棄,恰恰相反,這是一種清醒的智慧。它要我們先認知到,生命中有許多事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例如我們的家庭出身、所處的時代環境、他人的性格,以及被指派的任務。這些就是「不可奈何」的現實。真正的智慧,在於接受這些「不得已」的現實,不再為此內耗、掙扎,並在此基礎上安頓自己的心,然後再思考如何行動。

在接受「不得已」之後,具體該怎麼做呢?在另一則故事中,魯國賢臣蘧伯玉給了面臨類似困境的顏闔兩個建議。顏闔受命要去教導一位品行頑劣的太子,這也是個燙手山芋。蘧伯玉的建議是:「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思是,外在的形式、行為,不妨順應對方;但內在的心,要保持平和與自主。

要做到這點,關鍵的溝通技巧是「傳其常情,無傳其溢言」。也就是說,只傳達客觀的事實,不添油加醋,不傳遞誇大或情緒性的言詞。因為「言者,風波也」,情緒性的語言最容易掀起波瀾。當我們堅守客觀中立的溝通,就能在順應外在形勢(形就)的同時,穩住自己內心的平和(心和),不被捲入是非的漩渦。

蘧伯玉更用「養虎者」來比喻這種順應的智慧:聰明的養虎人,不敢拿活的動物去餵老虎,怕激起牠殺戮的野性。他會「時其飢飽,達其怒心」,順應老虎的習性與情緒來餵養。因為順應,所以老虎覺得親近;若是逆著牠的性子,就可能被傷害。與人相處,尤其是在險惡的環境中,也是如此。與其強硬地想改變對方,不如先順應對方的情緒與狀態,在順勢中找到保全自己並達成目標的空間。

下次當你面對一場困難的對話時,試試這個方法:

• 第一步:觀察水流,而非逆流而上。 在急著表達自己的觀點前,先花幾分鐘觀察對方當下的「勢」——他是憤怒的、焦慮的,還是充滿防禦的?這就是水流的方向。

• 第二步:順勢而為,而非強行說服。 你的第一句話,試著先同理或呼應對方的情緒。例如,對一個憤怒的同事說:「我感覺到你對這件事真的很生氣。」這不是贊同他的觀點,而是「順」著他的情緒,讓他感覺被理解,從而降低他的防禦心。

• 第三步:找到轉圜的餘地。 當對方情緒的「勢」稍微緩和後,再用「傳其常情,無傳其溢言」的原則,平實地陳述事實與你的想法。這時,你的話會更容易被聽進去。

4. 智慧錦囊三:「無用之用」的自由之境——放下有用,方得大用

莊子在《人間世》中,講了一個極具顛覆性的故事。一位名叫石的木匠,路過曲轅時,看到一棵巨大無比的櫟樹。這棵樹大到可以遮蔽幾千頭牛,樹幹粗到百人才能合抱。但這位技藝高超的木匠,卻看都不看一眼,逕直走過。

弟子忍不住問為什麼。木匠回答:「這是一棵沒用的『散木』。用它造船會沉(以為舟則沈),做棺材會很快腐爛(以為棺槨則速腐),做器具會毀壞,做門窗會流樹脂,做柱子會被蟲蛀。正因為它徹底『無所可用』,所以沒有被斧頭砍伐,才能長得如此巨大長壽。」當晚,這棵大樹託夢給木匠說:「我追求『無用』已經很久了,好幾次差點被砍死,今天終於達成了,這對我來說才是『大用』啊!」

莊子接著又講了支離疏的故事:一個身體殘缺的人,因其在世俗標準下的「無用」,反而能免於兵役和勞役,安養天年。最後,莊子總結道:「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所有人都知道「有用」的好處,卻不知道「無用」之中,才藏著保全生命、獲得真正自由的「大用」。

這個智慧,對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我們活在一個極度崇拜「有用」的社會:KPI、斜槓身份、效率、生產力……我們被告誡,每一分鐘都不能浪費,都要用來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有用」。這種無止盡的追求,讓我們像那些有用的樹木一樣,「自掊擊於世俗」,不斷地被砍伐、消耗。如果你時常感覺被掏空、身心俱疲,那並不是你的個人失敗;這是一個要求我們成為「有用」之材,而非一棵完整活著的大樹的世界裡,必然的結果。

「無用之用」的智慧提醒我們,生命中那些看似「無用」的時光——靜靜地發呆、在公園散步、與家人朋友閒聊、投入一個不為賺錢的愛好——它們看似沒有任何「產出」,卻是真正滋養我們生命、讓我們得以長久的「大用」。

• 第一步:列出你的「有用清單」。 誠實地寫下你日常所做的一切「有用」的事,例如:工作、學習新技能、考證照、經營人脈、為了健康或身材而健身等等。

• 第二步:尋找你的「無用之事」。 想一件你純粹因為喜歡而做,不為任何「用處」、不求任何結果的事情。它可以是看雲的變化、聽雨的聲音、哼一首不成調的歌、玩一個沒有勝負的遊戲。

• 第三步:劃定「無用」的庇護所。 每週刻意為這件「無用之事」保留一段神聖不可侵犯的時間,哪怕只有15分鐘。在這段時間裡,徹底放下所有關於「效率」和「目的」的焦慮,像那棵大樹一樣,安然地「無所可用」,單純地享受存在的本身。

5. 結語:在人間世,活出你自己的逍遙

莊子《人間世》的三個智慧錦囊——「心齋」、「安之若命」、「無用之用」——共同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亂世心法。這三個智慧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心齋」是根基,它清理了我們內在的土壤;在這份清明之上,「安之若命」讓我們能智慧地航行於無法掌控的外在世界;最後,「無用之用」則給予我們終極的自由——懂得去滋養那個超越世俗功利標準的、完整的自己。

莊子的智慧不是一套僵化的規則,而是一份與現實共舞的邀請。它賦予你力量,讓你明白自由並非來自於改變世界,而是來自於改變你與世界的關係。在紛擾的人間,你可以開闢內在的寧靜,順應時勢的洪流,並在單純的存在中找到深刻的滋養。這,就是活出你自己的「逍遙」。

謝謝閱讀《輕鬆學老莊》,期待下次再會。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分享推薦及小額捐款,支持我們繼續為大家製作更多好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鬆學全生命教育學苑
0會員
21內容數
這裡是《輕鬆學全生命教育學苑》,探索身心靈性的全生命智慧。 從佛法、心理、哲學到養生,一起輕鬆學,活出平安、健康、快樂的人生。
2025/10/11
歡迎閱讀《輕鬆學老莊》,讓我們一起輕鬆讀、輕鬆學,活出自然的人生。 《養生主》講述庖丁解牛的故事,展現莊子「順應自然、以柔克剛」的生命智慧。當我們不與事對抗,而是洞察事物的節理、順勢而行,生活便能游刃有餘。透過無我 AI 的輔助,讓古老智慧重新啟發我們:真正的養生,是減少內耗、順流而活。
Thumbnail
2025/10/11
歡迎閱讀《輕鬆學老莊》,讓我們一起輕鬆讀、輕鬆學,活出自然的人生。 《養生主》講述庖丁解牛的故事,展現莊子「順應自然、以柔克剛」的生命智慧。當我們不與事對抗,而是洞察事物的節理、順勢而行,生活便能游刃有餘。透過無我 AI 的輔助,讓古老智慧重新啟發我們:真正的養生,是減少內耗、順流而活。
Thumbnail
2025/10/07
從南郭子綦的「吾喪我」到莊周夢蝶,本篇以無我AI的清晰整理與深入淺出的引導,帶你走進《齊物論》的心靈旅程:聽見天籟之聲,跳出是非對錯的迴圈,回到圓心的自由,體會生命如夢似幻的真實。 讓我們一起輕鬆讀、輕鬆學,活出自然的人生。
Thumbnail
2025/10/07
從南郭子綦的「吾喪我」到莊周夢蝶,本篇以無我AI的清晰整理與深入淺出的引導,帶你走進《齊物論》的心靈旅程:聽見天籟之聲,跳出是非對錯的迴圈,回到圓心的自由,體會生命如夢似幻的真實。 讓我們一起輕鬆讀、輕鬆學,活出自然的人生。
Thumbnail
2025/10/07
歡迎閱讀《輕鬆學老莊》。本篇以AI無我生成的方式,帶你深入《莊子‧逍遙遊》的思想核心——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從鯤鵬展翼的壯闊寓言,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心靈境界,再到「無用之用」的生活智慧,莊子邀請我們放下自我執著與功利思維,回到自然、回到本心。讓我們一起輕鬆讀、輕鬆學,活出自由而真實的自然人生。
Thumbnail
2025/10/07
歡迎閱讀《輕鬆學老莊》。本篇以AI無我生成的方式,帶你深入《莊子‧逍遙遊》的思想核心——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從鯤鵬展翼的壯闊寓言,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心靈境界,再到「無用之用」的生活智慧,莊子邀請我們放下自我執著與功利思維,回到自然、回到本心。讓我們一起輕鬆讀、輕鬆學,活出自由而真實的自然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本文梳理現代幽默分類,引用莊子面對官職邀請及即將逝世時的幽默對話,分析其潛在的智慧與哲理。透過幽默的方式,莊子巧妙化解社會人際的尷尬與壓力,展現幽默在溝通上的重要性及其表達自我思想的能力。最後,本文鼓勵讀者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幽默,增進彼此理解與情感連結,並消解心理健康危機。
Thumbnail
本文梳理現代幽默分類,引用莊子面對官職邀請及即將逝世時的幽默對話,分析其潛在的智慧與哲理。透過幽默的方式,莊子巧妙化解社會人際的尷尬與壓力,展現幽默在溝通上的重要性及其表達自我思想的能力。最後,本文鼓勵讀者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幽默,增進彼此理解與情感連結,並消解心理健康危機。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轉換下來很簡潔,沒有多餘的說明一下子就能看完了。
Thumbnail
轉換下來很簡潔,沒有多餘的說明一下子就能看完了。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Thumbnail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如同生命的形成,是「從無到有」,在自然的變化中形成了形體;那麼死亡不就是形體的消逝,「從有到無」,恢復原本的樣子而已嗎?
Thumbnail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如同生命的形成,是「從無到有」,在自然的變化中形成了形體;那麼死亡不就是形體的消逝,「從有到無」,恢復原本的樣子而已嗎?
Thumbnail
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即使在今日也是相當挑戰傳統禮俗,但這並不代表莊子不愛其妻,是個無血無淚的人。莊子尊崇自然之道,因此認為生死不過是天地規律的一環,如春夏秋冬一樣巡迴。陰雲聚集多了便會下雨,雨下完天空當然乾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莊子把死亡這件事超脫世俗的窠臼,重新導回世界運行的自然法則中。
Thumbnail
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即使在今日也是相當挑戰傳統禮俗,但這並不代表莊子不愛其妻,是個無血無淚的人。莊子尊崇自然之道,因此認為生死不過是天地規律的一環,如春夏秋冬一樣巡迴。陰雲聚集多了便會下雨,雨下完天空當然乾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莊子把死亡這件事超脫世俗的窠臼,重新導回世界運行的自然法則中。
Thumbnail
"為學日益"是要我們學習,那"為道日損"是要我們不作為嗎?
Thumbnail
"為學日益"是要我們學習,那"為道日損"是要我們不作為嗎?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感到困惑,想找到一個更有意義的方向?或者你是否對於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平靜和成功感到迷茫?如果是的話,讓我們一起開始閱讀《道德經》,這本來自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可能會為你的生活帶來一些啟發。 讓我們了解一下《道德經》的背景。這本經典由老子所著,它是一部韻文哲理詩體的作品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感到困惑,想找到一個更有意義的方向?或者你是否對於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平靜和成功感到迷茫?如果是的話,讓我們一起開始閱讀《道德經》,這本來自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可能會為你的生活帶來一些啟發。 讓我們了解一下《道德經》的背景。這本經典由老子所著,它是一部韻文哲理詩體的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