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十字軍與威尼斯瓜分協議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當第四次十字軍剛開始攻擊君士坦丁堡時,他們其實並不是來征服拜占庭的。

相反地,這次軍事行動根本上無限接近於「拜占庭內戰」,而十字軍則無限接近於內戰派系雇來的外籍傭兵團。

這批外籍傭兵團唯一的興趣,就是拿了得勝派系承諾的報酬後,往南去打聖戰。征服拜占庭的土地既不是目標,他們也不覺得可能。

然而,當時間到了1204年3月,隨著十字軍原先支持的皇帝阿列克賽四世在政變中被殺、君士坦丁堡又一次全面備戰,十字軍徹底明白,他們不可能拿到全部的報酬了,相反地還有在這裡因糧餉斷絕而全滅的風險。

於是就在這個時候,「內戰」徹底變質了。十字軍高層決議要「征服」君士坦丁堡。

為了要避免打下君士坦丁堡後的戰利品爭端,十字軍之間在3月事先擬定了「戰利品瓜分協議」:

一、所有戰利品收入公庫中,統一分配

二、打下君士坦丁堡後,「皇帝」由六名威尼斯人、以及六名非威尼斯籍的十字軍共同選舉

三、皇帝可得四分之一的帝國領土、四分之一的君士坦丁堡控制權以及兩座皇宮控制權

四、如果威尼斯人當皇帝,非威尼斯人得聖索菲亞大教堂與牧首職,非威尼斯人當皇帝則反之。

五、威尼斯人將取得先前拜占庭承諾的商業特許

六、剩餘土地在威尼斯與其他十字軍間公平分配

……

這個「三月協議」(March Pact)在歷史上意義重大,因為它是歷史紀錄中,第四次十字軍首度表示要征服拜占庭。

而往後十字軍的「拉丁帝國」,正是以這份文獻為最早的依據,建立於拜占庭的廢墟之上。

在他們訂約當下,沒有人能知道十字軍定會得勝。但在八百年後的今日往回看,「三月協議」就像一紙最終判決書,宣告了拜占庭在1204年第一次毀滅的命運。

&

圖片:Gemini做的示意圖

資料來源:

Jonathan Philips, "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Michael Angold, "The Fourth Crusade: Events and Contex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13會員
1.1K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10/18
今日說到義大利中世紀的「海洋共和國」,似乎總會先想到威尼斯與熱那亞,實則在十二世紀時,「比薩共和國」的聲勢完全不下於這兩個城邦。 更進一步地說,第四次十字軍前夕,比薩人在東地中海的貿易網路可能還壓過威尼斯。這是因為以下三點: 一、比薩人跟十字軍王國關係極深,在地中海東岸享有更多貿易紅利 二
Thumbnail
2025/10/18
今日說到義大利中世紀的「海洋共和國」,似乎總會先想到威尼斯與熱那亞,實則在十二世紀時,「比薩共和國」的聲勢完全不下於這兩個城邦。 更進一步地說,第四次十字軍前夕,比薩人在東地中海的貿易網路可能還壓過威尼斯。這是因為以下三點: 一、比薩人跟十字軍王國關係極深,在地中海東岸享有更多貿易紅利 二
Thumbnail
2025/10/17
今早提到,當十字軍擁立的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賽四世拒絕繼續支付酬金時,威尼斯總督恩里克.丹多羅憤然拋下一句話: 「可憎的小鬼頭!是我等將你從泥沼中解救出來的,如今我等也會把你扔回泥沼之中。」 這句話乍看之下,還頗有東魏權臣高澄氣勢洶洶地衝進皇宮,留下千古名句「陛下何意反邪!」的味道,不過其實關係
Thumbnail
2025/10/17
今早提到,當十字軍擁立的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賽四世拒絕繼續支付酬金時,威尼斯總督恩里克.丹多羅憤然拋下一句話: 「可憎的小鬼頭!是我等將你從泥沼中解救出來的,如今我等也會把你扔回泥沼之中。」 這句話乍看之下,還頗有東魏權臣高澄氣勢洶洶地衝進皇宮,留下千古名句「陛下何意反邪!」的味道,不過其實關係
Thumbnail
2025/10/17
第四次十字軍與新皇阿列克賽四世父子的蜜月期,大致結束於1203年11月。 當時,阿列克賽四世巡視色雷斯一帶的領土結束,與十字軍一同回到君士坦丁堡,卻發現首都一大部分因為8月的大火而燒成焦土,市民的怨憤情緒來到最高點。 即使如此,阿列克賽四世仍不得不需索無度,徵收教會與富豪的財產:他不得不,他
Thumbnail
2025/10/17
第四次十字軍與新皇阿列克賽四世父子的蜜月期,大致結束於1203年11月。 當時,阿列克賽四世巡視色雷斯一帶的領土結束,與十字軍一同回到君士坦丁堡,卻發現首都一大部分因為8月的大火而燒成焦土,市民的怨憤情緒來到最高點。 即使如此,阿列克賽四世仍不得不需索無度,徵收教會與富豪的財產:他不得不,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1430年,拜占庭又再度往懸崖踏出了一步:帝國第二大城,塞薩洛尼基陷落。 實際上,塞薩洛尼基在1423年,就已經不在帝國的掌控中。面對鄂圖曼大軍的侵攻,塞薩洛尼基的統治者,安德羅尼科斯(Andronikos)決定,與其讓土耳其人統治,還不如轉手他人。但他的對象卻出乎意料:威尼斯。 威尼斯,
Thumbnail
在1430年,拜占庭又再度往懸崖踏出了一步:帝國第二大城,塞薩洛尼基陷落。 實際上,塞薩洛尼基在1423年,就已經不在帝國的掌控中。面對鄂圖曼大軍的侵攻,塞薩洛尼基的統治者,安德羅尼科斯(Andronikos)決定,與其讓土耳其人統治,還不如轉手他人。但他的對象卻出乎意料:威尼斯。 威尼斯,
Thumbnail
現在的名勝水都威尼斯,在中世紀之時,曾是顯赫不已的海洋共和國,稱霸地中海東部的貿易。這個強大的城市之興盛,至少有一部份,得歸功於他們正確地利用了拜占庭的衰落。 在科穆寧的中興名王,阿列克塞一世之時,皇帝面臨嚴重的軍事危機,其中最可怕的是南義而來的諾曼入侵。為了解決艦隊不足的問題,阿列克塞一世尋求了
Thumbnail
現在的名勝水都威尼斯,在中世紀之時,曾是顯赫不已的海洋共和國,稱霸地中海東部的貿易。這個強大的城市之興盛,至少有一部份,得歸功於他們正確地利用了拜占庭的衰落。 在科穆寧的中興名王,阿列克塞一世之時,皇帝面臨嚴重的軍事危機,其中最可怕的是南義而來的諾曼入侵。為了解決艦隊不足的問題,阿列克塞一世尋求了
Thumbnail
在1204年,由威尼斯等國組成的十字軍,攻破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自君士坦丁大帝以來,永遠屹立不搖、難攻不落的世界之城,第一次淪陷於外敵之手。 君士坦丁堡的城牆曾阻擋過波斯人、阿瓦爾人、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等諸多強敵,為何這次竟會輕易為西歐騎士攻下? 原因雖然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Thumbnail
在1204年,由威尼斯等國組成的十字軍,攻破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自君士坦丁大帝以來,永遠屹立不搖、難攻不落的世界之城,第一次淪陷於外敵之手。 君士坦丁堡的城牆曾阻擋過波斯人、阿瓦爾人、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等諸多強敵,為何這次竟會輕易為西歐騎士攻下? 原因雖然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Thumbnail
十六世紀上半稱霸環印度洋的葡萄牙,想一舉經紅海直搗蘇伊士,切斷鄂圖曼帝國的咽喉點。究竟能否完成新時代的十字軍大業呢?
Thumbnail
十六世紀上半稱霸環印度洋的葡萄牙,想一舉經紅海直搗蘇伊士,切斷鄂圖曼帝國的咽喉點。究竟能否完成新時代的十字軍大業呢?
Thumbnail
作為拜占庭前期最強的宿敵,波斯最難克服的關卡,不是前線的大軍和要塞,而是終點:君士坦丁堡。 首先,君士坦丁堡離波斯就太遠。 無論從哪裡發兵,大軍都要穿越七十多萬平方公里大的小亞細亞。突破層層守衛後,最後才能來到小亞細亞的岸邊,遙望海岸對面的君士坦丁堡。 於是就來到第二個難關:渡海。
Thumbnail
作為拜占庭前期最強的宿敵,波斯最難克服的關卡,不是前線的大軍和要塞,而是終點:君士坦丁堡。 首先,君士坦丁堡離波斯就太遠。 無論從哪裡發兵,大軍都要穿越七十多萬平方公里大的小亞細亞。突破層層守衛後,最後才能來到小亞細亞的岸邊,遙望海岸對面的君士坦丁堡。 於是就來到第二個難關:渡海。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拜占庭帝國很強大。即使在七世紀後,因為丟失埃及、敘利亞與北非,國土大幅縮小,跟眾多鄰居相比,它仍然實力非凡。但與之形成尖銳差異的是,六世紀到十世紀初,拜占庭在巴爾幹半島面對一眾斯拉夫、突厥移民,卻似乎難以應對,一度幾乎丟失整個半島。若是帝國當真如此強大,何以局勢糜爛至此?   我們可以從三
Thumbnail
  拜占庭帝國很強大。即使在七世紀後,因為丟失埃及、敘利亞與北非,國土大幅縮小,跟眾多鄰居相比,它仍然實力非凡。但與之形成尖銳差異的是,六世紀到十世紀初,拜占庭在巴爾幹半島面對一眾斯拉夫、突厥移民,卻似乎難以應對,一度幾乎丟失整個半島。若是帝國當真如此強大,何以局勢糜爛至此?   我們可以從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