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生訓練、開學迎新、家長日、教師節....,人仰馬翻的行政團隊如果還要做單品管理、檢討成效,真的會有逃亡潮。
可是這些每年、每月、每學期在重複的事,如果不能即時記取教訓,不是很可惜?
「持續改善」的文化是自然導入、長期累積的。
活動結束後的例行會報,校長可以(假裝)突然想到地,說出幾點看到的感動,然後也請各處室做些回饋。
再來,校長就語重心長地說:每件事後面都有辛苦的籌備歷程,所以也請主辦處室聊聊過程的苦與樂,還有希望各處室可以再多協助的地方,以及下次可以怎麼做。
到這邊就可以結束,資料就存檔。(感覺不出在做檢討)
不知不覺,這個過程已經做完了「單品管理」的:
1.現況分析:本次活動的亮點與問題點。
2.推論假設:未來的修正策略與方案。
當下次又要辦同樣的活動時,檔案調出來,就可避免重蹈覆轍,直接創新。而且人員更替也沒關係,因為行政知識有累積。每次都這樣輕鬆、隨意地進行,等文化逐漸養成後,再慢慢結構化。
八年完任前,一定可以做到「活動結束立即檢討」,下一次校長不這樣做,行政還會怪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