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時代系列(4):AI 驅動的電信網路規劃與設計 🌐
12/100 第二周:📌 無線接入網規劃
12. 頻譜分配與頻率規劃 🎛 —— 頻率就是資源,規劃決定服務品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在無線通訊中,頻譜(Spectrum) 就是最珍貴的資源。
頻率分配不僅影響網路的速率與容量,更直接決定了服務品質(QoS)與用戶體驗(QoE)。
由於頻譜有限,如何分配與規劃頻率,成為電信營運商與國家政策的核心議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頻譜的重要性
• 有限性:無線頻譜是一種有限且需要政府分配的公共資源。
• 決定網路性能:低頻覆蓋廣但速率低,高頻速率高但覆蓋有限。
• 國家戰略資源:頻譜拍賣往往關乎數百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頻率規劃的基本原則
1. 覆蓋與容量平衡:
o 低頻(<1GHz)適合廣域覆蓋與穿透建築。
o 中頻(1~6GHz)提供速率與覆蓋的折衷。
o 高頻(毫米波 >24GHz)適合超高速與高容量場景。
2. 干擾管理:
o 相鄰頻段必須規劃保護頻寬(Guard Band)。
o 社區之間需避免同頻干擾(Co-channel Interference)。
3. 國際協調:
o 頻譜需符合 ITU / 3GPP 國際標準,確保漫遊與設備互通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5G 的頻譜劃分
低頻段 (<1 GHz) → 廣覆蓋、深度穿透
中頻段 (1~6 GHz) → 主流 5G 頻段,平衡速率與覆蓋
高頻段 (>24 GHz) → 毫米波,提供極高速與低延遲
• 低頻:用於鄉村、郊區,基站少也能廣覆蓋。
• 中頻(Sub-6GHz):5G 最主要的部署頻段,如 3.5GHz。
• 高頻(毫米波 mmWave):適用於都會熱點、體育場館、車站等高密度場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頻率規劃架構 ASCII 示意
[低頻段]──廣域覆蓋──► 基本連線需求 (Voice/IoT)
[中頻段]──主流 5G──► 高速行動網路 (eMBB)
[高頻段]──毫米波──► 超高速與低延遲 (VR/AR, URLLC)
• 低頻段:好比高速公路「幹線」,負責大面積覆蓋。
• 中頻段:好比市區「主要道路」,承擔大部分流量。
• 高頻段:好比「捷運快線」,速度快但覆蓋有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應用場景
• 智慧城市:透過中頻段支撐高流量需求,確保核心區域高速上網。
• 農村與偏遠地區:以低頻段提供廣域基本通訊。
• 體育賽場與車站:高頻毫米波部署,支援瞬間大量連線。
• 自駕車與工業物聯網:利用低頻+中頻混合,確保穩定低延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AI 在頻譜規劃的應用
• 流量預測:利用 AI 分析使用者行為,預測流量高峰。
• 動態頻譜分配(DSA):AI 即時調度頻率,避免擁塞。
• 干擾管理:AI 自動偵測同頻干擾,並動態調整功率與頻段。
• 自我調整切換:根據場景自動切換低頻覆蓋或高頻增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問題與思考
1️⃣ 問題:
在偏遠山區推廣 5G 時,若當地只有低頻段(700MHz)可用,你會如何同時滿足 基礎覆蓋 與 高速應用 的需求?
參考答案:
• 700MHz 用於大面積廣覆蓋(語音、IoT、FWA 基礎連線)。
• 在小型聚落或遊客中心增設 Sub-6GHz(3.5GHz)或 Wi-Fi 6/7 熱點補強。
• 結合動態頻譜共享(DSS),兼顧 4G 與 5G 使用者。
👉 結果:以低頻確保不斷線,再以中頻/非授權頻段補速,兼顧成本與體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問題:
在大型演唱會或展覽館,為何 僅使用 Sub-6GHz 會出現效能不足?你會如何設計混合網路?
參考答案:
• Sub-6GHz 雖覆蓋佳,但在高密度人群下頻寬不足,會造成塞車。
• 解法:
o 毫米波(28GHz/39GHz)用於高速上傳下載。
o Sub-6GHz 負責穩定連線與語音。
o AI 流量預測+即時資源分配,確保高峰期仍能分流。
👉 結果:多頻段混合部署,能同時保證連線穩定與大流量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問題:
AI 在電信網「自動化網路切片」中能解決什麼挑戰?請舉三點。
參考答案:
1. 需求差異化:自動判斷 URLLC(低延遲)、eMBB(高速)、mMTC(海量 IoT)的優先權。
2. 資源彈性調度:即時增減切片資源,避免閒置或過載。
3. 異常修復:AI 偵測 QoS 異常時,能自動切換路徑或重新配置頻譜。
👉 效果:營運商能降低 OPEX,並提升 SLA 達成率與用戶體驗一致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小結與啟示
• 頻譜是最珍貴的無線通訊資源,決定了網路性能與服務範圍。
• 頻率規劃需在覆蓋率、容量與干擾之間取得平衡。
• 5G 的三層頻段(低、中、高)各有定位,共同構成完整的網路體驗。
• AI 將使頻譜分配更智慧化,從靜態規劃走向動態調度。
• 就像規劃城市交通網絡,頻譜分配決定了「數字高速公路」能否暢通無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