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與春分之間,我會專注探索下列專題,並在此紀錄沿途所生靈感、思緒及產出。
它們分別是:
- 莎劇《無事生非》的父權焦慮 🎭
- 該隱的象徵與演變 🐐
- 自由意志與其情感根源 🐍
本文為三項專題共享的開篇,負責釐清:主要問題與目標、期望產出、擬訂書目與媒體素材等。後續若有調整聚焦或書目增減,也會一併在此篇更新。
1. 莎劇《無事生非》的父權焦慮 🎭
主要問題與目標
在《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劇中,莎士比亞讓兩對戀人經歷誤解與衝突,最後終成眷屬。
過程中,衝突一度升級,在背後推波助瀾的「反派」其實是父權體制的綠帽焦慮;
它把自身存續建立在「全面掌控女性身體」的基礎上,但這件事永遠無法確保,所導致的焦慮便以社會手段懲罰女性。受這股力量驅動,全劇朝懸崖一路狂奔,差點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剛看完這齣劇時,直覺讓我立刻去搜尋現代改作。首先因為,它的核心議題依舊是現代性別日常,同時,在當時能被接受的美好結局,很可能會引發現代觀眾不贊同的白眼。
我預計閱讀現代觀點的分析與改作,藉此回答:
- 原著中,父權焦慮如何影響角色的心態與行為?主角如何克服它?
- 這故事如何現代化?現代的創作者如何重說這故事?他們想表達什麼?
期望產出
- 一篇主題文章:原著中的父權焦慮
- 一篇主題文章:數個版本的《無事生非》現代改作對比
- 過程中的筆記、思緒整理短文
擬訂書目與媒體素材
- 📚 Much Ado About Nothing, William Shakespeare
- 📚 無事自擾, William Shakespeare/梁實秋
- 📚 Shakespeare After All, Marjorie Garber
- 📚 Mr Bruff’s Guide to ‘Much Ado About Nothing’, Edna Hobbs
- 📑 Marriage and Courtship, Eric Rasmussen
- 📑 Benedick and Beatrice: the ‘Merry War’ of Courtship, Penny Gay
- 📑 Comedy, Tragedy and Gender Politics in MAAN, Emma Smith
- 📑 Deception and Dramatic Irony in Much Ado About Nothing, Andrea Varney
- 🎙️ Much Ado About Nothing: The Clue is in the Name, Teaching My Cat to Read podcast
(以下為現代改作)
- 🎬 Much Ado About Nothing: theater, 2011
- 🎬 ShakespeaRe-Told Much Ado About Nothing: TV episode, BBC, 2005
- 🎬 Nothing Much to Do: webseries, 2014
- 📚 Bea and Ben: or, A College of Wit-Crackers: fanfiction, 2019-2020
2. 該隱的象徵與演變 🐐
主要問題與目標
該隱:舊約神話中第一個由人類所生、也是第一個殺害同類的人類。
在某些詮釋中,該隱被神放逐後,就不再屬於神選之人的系譜。在另一些詮釋中,該隱的後世血脈象徵了人類傳承的暴力與邪惡。
我對這個主題的興趣,起源於日前讀薩拉馬戈的《該隱》。在這本諧仿舊約的作品中,作者讓被放逐的該隱時空旅行。他目擊多起舊約事件、更不斷質疑神意(找神吵架)。
這類嘗試撼動權威文本的作品一向很吸引我,也讓我更加好奇「該隱還能如何(批判式地)使用?」
我預計閱讀宗教、文學與次文化文本,藉此回答:
- 該隱的象徵起源與演變為何?
- 該隱的象徵對西方文本有何影響?又如何被文本重塑?相互形塑的過程呈現出何種「個人面對命運/權威」的關係變化?
期望產出
- 一篇主題文章:待選題
- 過程中的筆記、思緒整理短文
擬訂書目與媒體素材
- 📚 The Bible
- 📚 Cain, José Saramago(喬賽.薩拉馬戈《該隱》)
- 📚 East of Eden, John Steinbeck(約翰.史坦貝克《伊甸之東》)
- 📚 Demian: The Story of a Boyhood, Hermann Hesse(赫曼.赫塞《德米安:徬徨少年時》)
- 📚 Witches Abroad, Terry Pratchett
- 📚 Cain, Lord Byron
- 📚 SCP-073, SCP Foundation
- 🎙️ 西洋文學通識課《舊約》上、下(陳建龍,書林書店講座)
(以下優先序低)
- 📚 Abel Sánchez: A Tale of Passion, Miguel de Unamuno
- 📚 La Conscience, Victor Hugo
- 📚 Ishmael, Daniel Quinn
3. 自由意志與其情感根源 🐍
主要問題與目標
我最愛的故事,經常是在處理「角色被敘事註定(doomed by the narrative)」以及「角色顛覆/重寫敘事」兩極之間的張力。
這類故事不僅會觸發強烈情感,它們在我人生的內在對話中,也永遠佔著一席之地。
以自由意志(或它的不存在)做主題的學科論述或文學創作有非常多。然而,我最渴望知道的是:
「自由意志有情感根源嗎?若有,那是什麼?」
亦即,我想理解當我被作品觸動時,那些情感源自何處?那與其他人類情感的根源是否互通?
當然,在接近答案之前,我得先完成初階作業。我預計閱讀文獻與專書,藉此回答:
- 自由意志的概念如何被提出?
- 有哪些解釋自由意志的方式與重要辯論?
- 自由意志的情感面是什麼?它有被討論過嗎?
期望產出
- 一份入門等級的介紹簡報(或文章)
- 過程中的筆記、思緒整理短文
- 未來主題文章之選題
擬訂書目與媒體素材
- 🔗 Free Will, Openstax
- 🔗 Free Will,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 Free Will: The Scandal in Philosophy, Bob Doyle(Harvard University)
- 📚 《命定:沒有自由意志的科學》,羅伯.薩波斯基
- 📚 Free Will: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homas Pink
- 📚 On Free Choice of the Will, Augustine
- 📚 Elbow Room: The Varieties of Free Will Worth Wanting, Daniel Dennett
(以下優先序低)
- 📚 Free Will, Sam Harris
- 📚 Time and Free Will, an Essay on the Immediate Data of Consciousness, Henri Bergson
你對哪一個題目最有興趣呢?歡迎留言告訴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