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專案做不好,很多時候不是你能力不夠,是根本沒人帶你理解什麼叫「做事情」這件事的全貌。
IE是改善的推動者,那麼你也得學會用一套專案管理的腦袋,而不是把改善變成「感覺式衝刺運動」。
這一章不是教你考PMP,而是讓你在實務中,知道每一步該注意什麼,怎麼安排、怎麼追蹤、怎麼活下來。
📋 第一段:你其實每天都在搞專案,只是不自知
專案不是什麼高大上的事,也不是要等到主管發個任務書才算數。只要是「有明確目標、有時程限制、需要協調人與資源」的東西,就是專案。
你要改善退貨流程?那是專案。 你要重設SOP?那是專案。 你要辦個5S教育訓練?恭喜你,還是專案。
所以與其假裝你不是專案管理者,不如認命,然後學會怎麼活著帶完它。
⛏ 第二段:IE新手最容易踩的幾個專案大坑
- 沒設定目標,就開始動手 你會聽到「這流程好像可以改善」,然後隔天就開始畫圖改流程。結果方向不對,主管改回原樣,你白忙一場。
- 沒排時程,做不完又被問進度 想得很簡單:「大概兩週可以結束」,結果資料要一週、人員溝通又卡住、現場改一點就卡流程。根本來不及交。
- 沒定資源,天天靠友情支援 你要問現場資料、請人協助、借個機器試驗,結果全靠「別人有空才幫你」。這種改善案,進度靠緣分,成效靠玄學。
- 沒控風險,一改就爆鍋 新流程上線,結果出貨延遲。你沒測好,沒預想備案,然後就變成戰犯。現場看你像看背叛者。
🧠 第三段:五件事,讓你改善案像個人類在做事
1. 訂目標,不是寫願望清單
「提高效率」、「縮短工時」、「減少浪費」這些都不是目標,那是情緒口號。請你量化、時間化、具體化:
- 範圍:改哪段?從哪到哪?
- 目標:要減少多少?節省幾人?減少幾分鐘?
- 時間點:什麼時候要看到成果?
2. 畫時程,不是填空題
你不是要寫甘特圖給主管看,而是自己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事拖了會影響後面?
用週計畫分成:觀察期、試行期、推動期、回饋期,每段寫出「誰做什麼」。這樣才不是每週一開會:「嗯…我還在準備」。
3. 找幫手,幫你撐住推動壓力
你不可能自己做全部事。 找出「關鍵人」:資料給你的人、能拍板的人、能協助落地的人。 不是找你覺得好相處的,是找能幫你的人。然後給對方成就感或好處(被看見、參與感、推動獎金、…)
4. 設備/人力/資料 要準備好,不然只能耍嘴皮
每個階段需要什麼資源?有沒有提前申請、準備、溝通? 尤其試行階段,你臨時才去調東西,會被現場當成麻煩製造機。
5. 每週都做進度回顧 + 風險checklist
改善案會跑歪,不是運氣差,是你沒檢查風險。 每週問自己:
- 有誰今天突然態度變了?(可能反對)
- 有什麼資料來不及拿?(延誤)
- 哪一段流程試了但沒效?(修正)
這才叫「你在帶一個改善案」,不是「你在希望一個改善案自己成功」。
🧯 簡易風險管理:不是悲觀,是減少災難現場
你不需要成為風險管理專家,但你絕對不能完全不管它。 改善案的失敗很多時候是因為你「根本沒想過事情會出錯」,然後就真的出錯了。
📌 最簡單的風險管理法:三步驟
- 列出會卡住的東西:例如:某主管不給資料、現場不配合、試做時有安全疑慮。
- 寫下可能發生的情境:例如:「如果不給資料 → 分析無法進行」
- 設定因應方案:例如:「改用歷史資料先做初步分析/找別部門調資料」
⚠️ 關鍵:不是避免風險,而是提早準備
風險不是壞事,沒風險表示你根本沒做什麼改變。真正的重點是:
你有沒有辦法在風險出現時,不手忙腳亂地瞪著主管發抖。
準備好一份簡單的「風險checklist」,每週review一下,能讓你在專案中減少一堆「為什麼沒人早點講」的尷尬場面。
⏱ 時間管理與寬放率:不是塞滿行程,而是留白救命
IE常犯的時間錯誤是:高估別人的效率、低估自己的時間浪費。
你以為這週可以完成三個階段,結果光是抓資料就耗掉五天。每次改流程都像打突襲戰,最後你人沒了、專案也躺在地上。
📌 專案安排裡的「寬放率」
寬放率(buffer ratio)就是你留給未知狀況的時間。
- 通常建議每個重要階段預留10%~30%的buffer
- 把「好像很簡單」的事,拆細流程後再加buffer
🧠 關鍵觀念:不是加班把它做完,而是前面就排得合理
如果你每個改善案都需要加班收尾,那代表你不是效率好,是你時程設計失敗。
遇到突發狀況還能不慌,就是因為你前面有留空位。
學會「有空閒不是偷懶,而是策略性安排」,你就能活得比那些天天喊忙的人更久。
🎬 小結:改善案不該靠運氣
改善本來就是專案,只是以前沒人教你怎麼看待它。你如果只是憑直覺動手,運氣好時你會覺得自己很聰明,但只要哪天撞上複雜場景或人際地雷,就會發現你只是剛好活下來。
真正厲害的IE不是「很拼」,是「該拼的時候剛剛好」。
專案管理的技巧,是讓你不再靠衝、靠忍、靠自己吃下所有事,而是有方法地把事情推動下去。,只是以前沒人教你怎麼看待它。 你如果只是憑直覺動手,運氣好時你會覺得自己很聰明,但只要哪天撞上複雜場景或人際地雷,就會發現你只是剛好活下來。
真正厲害的IE不是「很拼」,是「該拼的時候剛剛好」。
專案管理的技巧,是讓你不再靠衝、靠忍、靠自己吃下所有事,而是有方法地把事情推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