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即將(10/26)參加人生的第一次路跑:長榮航空馬拉松之前(我報名的是 10 公里),來記錄一下今年開始跑步的一些過程。
想想自己被各種跑班的訊息燒到有 1-2 年了吧,每每聽到別人參加路跑、馬拉松,總是欽佩不已,但覺得跑步人跟我是不同世界的人。直到看到好友拉拉在臉書分享參加跑班的近況,便進一步請教她細節,也參加了一期 10 週的跑步班,在圓山花博的場地進行鍛鍊。
後來因為自己不小心,在鍛鍊時跌倒讓膝蓋受傷,讓我停止參加跑班,加上天氣轉熱,便自然而然地不再出門運動。
用比賽 push 自己開始跑步
但幸好,我在幾個月前就報名了長榮航空馬拉松,讓我在路跑日一個月前重拾跑步的鍛鍊。雖然直到倒數 3 天的今天,我還沒有跑完 10 公里(只有快走 10 公里一次),跑步最長只能跑 1 公里,後面就是走的時間比跑的時間長。近兩週的鍛鍊大約每週跑 2 次(大部分是走、然後加一些跑步),其他就是把握多走路的時間。

(圖說:在龍岡大操場慢跑時的夕陽美景)
而在路跑前一周天氣開始下雨,看氣象預告,路跑日當天也會下雨,除了準備雨衣之外,今天也穿著慢跑鞋走出戶外,試著模擬雨天的狀況。已先預約當天早上到現場的 uber,剛剛也想著,明天要凌晨 3:50 起床 + 吃早餐,模擬路跑日當天的狀況,看看窗外的光線跟溫度…。

(圖說:2024 年長榮航空馬拉松照片)
雖然對從未嘗試的路跑仍有點忐忑,但蠻希望自己藉由這次的活動,養成對跑步的喜愛及習慣。雖然在家超慢跑或健身房跑步機蠻流行也很方便,但在戶外慢跑真的很迷人,閱讀了一些報導也鼓勵大家戶外跑步,因為對身體的鍛鍊會更多元,戶外的景致也更能讓身心放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