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情境式上傳
挑選一個主題(如「教育訓練」、「會議紀錄」、「行政規章」),把所有相關文件(PDF、Word、Excel、PPT轉成PDF)一次上傳到 NotebookLM。
這步不是要它自動分類,而是讓 AI「看見全貌」並且歸納出主題結構。
NotebookLM 不會自動替你建資料夾,但能理解內容脈絡,幫你快速找到主題重點。
第二步:提問格式化
NotebookLM 的專長是語意理解而非傳統關鍵字搜尋。
例如你可以問它:「請根據內容主題,整理文件的分類,並列出每組共通關鍵字。」
幾秒鐘後,它會給你一段有條理的摘要,如:「文件可分三類:制度更新、教育訓練、活動規劃」。如果分類太多或關鍵字過雜,你可自行挑選後再要求 AI歸類,一步步建立專屬架構。
第三步:實戰應用——讓雜亂變成系統化
接下來,你可請 AI 幫忙整理各分類細項,NotebookLM 會用段落式方式,幫你梳理邏輯結構:「主題 → 子分類 → 關鍵內容」。把生成的摘要視作目錄指南,依其建議重新命名檔案和資料夾。這不只助你理清檔案,也讓你掌握文件的邏輯和知識架構。
🗂️ AI 產出的 3 種管理結構示範
- 主題分類(資料夾重新命名的依據)
NotebookLM 會根據所有文件語意,歸納核心主題,例如:「制度更新」、「員工訓練」、「供應商評估」。
【實戰建議】NotebookLM 能產生主題分類清單,但尚未能直接幫你命名雲端資料夾。需自己依推薦設計最合適的標籤與命名規則,讓資料夾結構從「時間流水帳」進化為「知識主題樹」。 - 時間順序(事件脈絡追蹤)
大量會議紀錄、郵件等資料中,NotebookLM 能擷取明確的日期與事件,自動整理成清晰的事件時間軸。
【實戰建議】不需再逐份比對文件版本,AI 能建立「事件時間軸」幫你快速掌握專案發展。但若原始資料時間資訊模糊或格式混雜,排序仍需人工最後驗證。 - 重複關鍵字(流程檢視及焦點分析)
NotebookLM 擅長找出文件集的「共性」,如重複出現的關鍵詞(例如「申請延誤」、「系統維護」、「簽核不符」)。這不僅幫你看清最常見問題或爭議,還能在流程檢查或年度回顧時,協助找出系統性瓶頸。
🧠 結語:AI 幫你解放 90% 的整理心力
使用 NotebookLM 整理 50 份文件後,會發現你最重要的價值不是「整理」而是「判斷」。AI 幫你處理繁瑣、重複、低價值任務,讓你專注在思考與決策。
「懶」其實是聰明的選擇,懂得運用工具,就是高效工作的關鍵。
✨ NotebookLM 冷知識:今天教你一招!
🎯 主題:NotebookLM 其實懂「隱藏主題」
你可以問它:「幫我推測這些文件背後最關心的核心議題或目標是什麼?」
NotebookLM 不只生成摘要,還能根據語氣、關鍵詞及語意推敲出討論主軸,對行政、專案或內容創作者來說,是揭示文件「靈魂」的關鍵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