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在2025年Q3營收達到137億美元,年增3%,比7月財測中點高出6億美元。毛利率達到40%,年增22個百分點,EPS 0.23美元,比財測高出0.23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虧損0.46美元更是大幅改善。
在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的領導下,Intel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轉型。這位在今年3月接掌公司的CEO在財報會議中表示:「我們在Q3取得紮實的成果,營收、毛利率和EPS均超出預期。這標誌著我們連續第四個季度改善執行力,這些進展源於核心市場的穩定成長,以及我們在重建公司方面取得的穩步進展。」
這份成績單的背後,是Intel在資產負債表上取得的重大進展。在川普政府的背書下,Intel成功獲得美國政府57億美元的投資,彷彿拿到了尚方寶劍。
有了政府撐腰,連昔日的競爭對手NVIDIA都願意掏出50億美元「入股」,日本軟銀集團也豪擲20億美元加入陣營,再加上透過Altera和Mobileye股權變現的約52億美元。這種「要飯要到龍頭企業排隊送錢」的景象,在半導體產業史上也算是奇觀了。Q3結束時,Intel的現金及短期投資達309億美元,這位「丐幫幫主」的錢袋子總算是鼓了起來。
陳立武在財報會議中特別感謝了川普總統和商務部長Lutnick的支持:「我對川普總統和Lutnick部長給予我的信任和信心深感榮幸。他們的支持凸顯了Intel作為美國唯一擁有領先邏輯製程研發和製造能力的半導體公司的戰略地位。我們全力致力於推進川普政府恢復半導體生產的願景,並自豪地歡迎美國政府成為我們努力中的重要夥伴。」
這番話背後的意涵很清楚:在地緣政治緊張和供應鏈重組的大背景下,Intel的「美國本土先進製程製造商」身分成了無價之寶。這不只是單純的商業投資,而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有了這層護身符,要對川普政府主導的美國表忠輸誠,給Intel訂單或是投資就是最具象徵性的用腳投票,畢竟政府入股後Intel就是更明面上的國家隊。也給Intel轉型改造更多實質上的支持。
AI推動資料中心業務重返成長軌道
Intel資料中心與AI事業群(DCAI)在Q3繳出41億美元營收,季增5%,營業利益10億美元,營業利益率達23.4%,相較去年同期的9.2%大幅改善。這個轉變的背後,是AI基礎設施快速擴張所帶來的機遇。

財務長David Zinsner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指出:「AI正推動主機CPU需求,從AI伺服器的前端節點、推論運算、協調層到儲存系統都看到強勁需求。我們謹慎樂觀地認為,即使我們還有工作要做來改善競爭地位,CPU的總體可服務市場將在2026年持續成長。」
Granite Rapids處理器的表現尤其亮眼。這款最新的Xeon 6處理器已經獲得所有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的採用,提供高達68%的總體擁有成本節省,以及相較現今平均伺服器高達80%的能源效率提升。在資料中心客戶越來越重視性能功耗比和TCO的趨勢下,Granite Rapids正在幫助Intel重新建立競爭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供給受限的情況下,DCAI仍然實現成長。公司表示,Intel 10和Intel 7製程的產能限制影響了Q3的出貨能力,這種產能緊張的狀況預計將持續到2026年。儘管如此,某些資料中心客戶甚至開始詢問長期策略性供應協議,以支持他們的業務目標,這反映出AI基礎設施快速擴張帶來的需求強度。
公司特別看好在推論運算和Agentic AI領域的機會。相較於訓練工作負載,推論市場將會更大,而Intel正在定位自己成為AI推論運算平台的首選。短期內,公司將繼續透過Xeon、AI PC、ARC GPU和開放軟體堆疊提供AI能力。長期來看,Intel計劃以年度節奏推出專為推論優化的GPU產品線,這些產品將具備增強的記憶體和頻寬,以滿足企業需求。
與NVIDIA的策略合作開啟新篇章
Intel在Q3宣布的最重大策略合作,莫過於與NVIDIA的深度整合計畫。這項合作將Intel的x86 CPU領導地位與NVIDIA在AI和加速運算領域無可匹敵的優勢結合,透過NVIDIA的NVLink技術連接雙方架構,創造跨多個世代的新型產品和體驗。
陳立武在談到這項合作時表示:「這是我們與NVIDIA近一年密集工程合作的成果。我認識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超過三十年,我們對這項合作感到非常興奮。這將整合Intel CPU的x86領導地位與他們無可匹敵的AI和加速運算實力,透過NVLink連接,創造真正為AI時代優化的客製化資料中心和PC產品。」
Zinsner補充說明這項合作的獨特價值:「這對我們來說特別重要的是,這不是在蠶食我們現有的總體可服務市場,而是為我們擴展TAM的增量機會。」這意味著Intel不是在用新產品替換既有業務,而是藉此進入全新的市場領域。
這項合作的工程複雜度不容小覷。NVIDIA和Intel的工程團隊正在進行深度技術整合,要將兩家公司各自的優勢無縫結合,需要解決架構相容性、軟體生態系統對接,以及效能優化等多重挑戰。但正是這種深度合作,為Intel在AI運算領域開闢了新的競爭位置。
客戶端運算穩健成長,AI PC成為新動力
Intel的客戶端運算事業群(CCG)Q3營收達85億美元,季增8%,營業利益27億美元,營業利益率31.6%。這個表現超出預期,主要受惠於季節性旺季、Windows 11驅動的換機潮,以及Lunar Lake和Arrow Lake新產品上市帶來的更佳價格組合。

PC市場的復甦力道比預期更強。Intel預計2025年PC消費TAM將接近2.9億台,這標誌著自2023年COVID後谷底以來連續兩年成長,也是自2021年以來最快的TAM成長。公司正審慎準備迎接2026年的強勸需求,屆時Core Ultra 3(代號Panther Lake)將全面上市。
AI PC正成為推動市場成長的新動力。Intel預計2025年將出貨約1億台AI PC,這個數字遠超過最初的市場預期。Lunar Lake和Arrow Lake這兩款新產品正在推動「AI PC」敘事,而真正的變革將在年底推出的Panther Lake。這款代號為Core Ultra 3的處理器將是Intel首款採用先進18A製程的客戶端晶片,搭載能夠提供50 TOPS AI效能的新一代NPU。
在企業市場,Intel與微軟的合作進一步深化。CCG在本季推進了與微軟在Windows ML方面的合作,並將Intel vPro管理能力與微軟Intune深度整合,為各種規模的企業提供安全、雲端連接的裝置群管理。在高階桌機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Arrow Lake的出貨量在全年持續增加,而下一代Nova Lake產品將帶來新的架構和軟體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