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每天丟棄的食物,聯合國報告揭示的 4 個驚人真相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從我們廚房的廚餘,談起

在結束忙碌的一天後,我們或許都曾不經意地將鍋裡剩餘的菜餚、果皮或有點枯萎的蔬菜掃入廚餘桶。這是一個再也尋常不過的習慣,一個我們幾乎不會多想的瞬間。

然而,當我們溫柔地停下腳步,帶著一絲好奇與關懷去凝視這個習慣時,一個問題悄然浮現:當全世界無數個家庭都像我們一樣,在同一個瞬間做出同樣的舉動時,這匯集起來的影響,會是什麼模樣?

最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了《2024年食物浪費指數報告》,這份報告像一雙澄澈的眼睛,帶我們看見了這些日常習慣背後,一些深刻且有時令人驚訝的真相。它並非為了指責,而是溫柔地邀請我們,用一顆感恩與謙卑的心,一同來關心滋養我們的食物,以及我們與它們之間的關係。

raw-image


驚人真相一:難以想像的規模——全球每天浪費超過十億份餐食

報告首先揭示的,是一個讓我們內心為之震動的數字。在2022年這一年,全球估計浪費了 10億5200萬公噸 的食物。這個數量,相當於在零售、餐飲服務和家庭中,所有提供給消費者的食物,有整整 19% 未被食用,最終成為了廢棄物。

這龐大的數字或許讓人難以體會,但報告用一個更貼近我們生活的方式,讓我們感受其沉重的份量:

若以非常保守的方式估算,這相當於全球家庭每天浪費掉十億份可食用的餐點。

這個數字背後,是令人深感惋惜的對比。當這十億份餐點被丟棄的同時,世界上每年卻有多達 7.83億人 仍在遭受飢餓之苦。這不僅是一個統計上的平行線,而是一種深刻的道德失衡。理論上,全球家庭在一天內丟棄的可食用食物,足以為地球上每一位受飢餓影響的人們,提供超過一餐的溫飽。

驚人真相二:一份共同的責任——食物浪費並非只是「富裕國家」的問題

我們心中可能會有一個普遍的印象,認為食物浪費主要發生在物質豐裕的富裕國家。然而,這份報告用清晰的數據,溫柔地打破了這個迷思。

報告中最令人意外的發現之一是,不同收入水平國家的「人均家庭食物浪費量大致相似」。數據顯示,高收入、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的家庭,其人均每年的食物浪費量,差距僅僅只有 7公斤。報告更強調,自2021年以來,相關的數據覆蓋範圍幾乎翻了一倍,這讓我們更加確信,家庭食物浪費確實是一項普遍的全球性挑戰。

這個發現邀請我們放下既有的假設,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這個議題。它提醒我們,食物浪費並非特定地區或特定經濟條件下的產物,而是一個需要全球每一個人,無論身在何處,都共同面對的挑戰。

驚人真相三:問題的核心——我們的「家」,是浪費最主要的地方

談到食物浪費,我們或許會先想到超市下架的商品或餐廳的廚餘。但報告的數據將我們的目光,溫柔地引導回最熟悉的地方——我們自己的家。

數據分析顯示,在所有消費端的食物浪費中,有高達 60% 來自於家庭,餐飲服務業佔了28%,零售業則佔12%。這意味著,平均每個人每年在家中浪費掉 79公斤 的食物。

這個數字或許令人感到 daunting,但它同時也是我們最大希望的來源。它揭示了最重要、最有效的改變,並不僅僅依賴於政府或企業,而是誕生於我們每天在自家餐桌上所做的每一個微小而用心的選擇。而且,正如我們前面所了解到的,這不僅僅是富裕國家家庭的問題,而是在各種收入水平的廚房中都存在的共同挑戰,這更突顯了這份責任是多麼地個人化,卻又如此地普遍。

驚人真相四:「廢棄物」中的智慧——重新思考我們眼中的「不可食用」

這份報告最細膩也最富智慧的一點,是它如何定義「食物浪費」。報告的測量範圍,刻意同時包含了「可食用」與「不可食用」的部分,例如骨頭、果皮、果核等。

報告解釋了這麼做的原因,其中蘊含著對不同文化與永續可能性的深刻尊重:

  • 界線是模糊且充滿文化性的: 在某些文化中被視為不可食用的部分(例如雞爪或某些蔬菜的皮),在另一種文化中卻是常見的美味佳餚。
  • 蘊含著新生的潛力: 許多我們眼中的「廢棄物」,其實可以被「升級再造」,重新回到食物系統中。例如,釀酒後剩餘的酒粕可以製成點心,或者廚餘可以轉化為安全的動物飼料。
  • 測量的實際考量: 若要精準地只測量可食用的部分,而不包含其餘部分,在執行上極其困難。

這個觀點,將我們對「浪費」的定義,轉化為一個關於創造力與文化智慧的提問,溫柔地邀請我們在自己的廚房裡,成為一位溫柔的創新者。

結語:一條充滿希望與正念的未來之路

聯合國的這份報告,像一面溫柔的鏡子,映照出我們與食物之間那既廣闊、又緊密,且極其深刻的個人連結。食物浪費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全球議題,但它的解方,卻始於我們每個人心中最柔軟、最感恩的角落。

改變是可能的,這份報告也為我們帶來了希望的曙光。例如,英國在2007年至2021年間,透過涵蓋家庭、餐飲、零售及製造業的共同努力,成功減少了 18% 的浪費;而日本則在2008年至2020年間,於家庭、餐飲和零售部門實現了 31% 的顯著減量。這些成果證明了,只要我們願意共同努力,目標並非遙不可及。

或許,改變就始於我們開始看見一支原先會被丟棄的綠花椰菜莖的潛力,或是用心規劃多一餐來使用冰箱裡現有的食材。當我們讀完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輕輕地問自己一個問題:

為了感謝那些滋養我們生命的食物,今天,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廚房裡,做出哪一個微小而慈悲的改變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1會員
642內容數
2025/10/27
「文德,」她輕聲開口,語氣中滿是感恩,「能有此番因緣,與你在此共話,實是莫大的福分。只是每當靜心觀照,總不禁為這世間的紛擾而輕嘆。衝突、貧乏、對立……彷彿一曲永不止息的哀歌。我們所嚮往的和平,究竟在何方?」
Thumbnail
2025/10/27
「文德,」她輕聲開口,語氣中滿是感恩,「能有此番因緣,與你在此共話,實是莫大的福分。只是每當靜心觀照,總不禁為這世間的紛擾而輕嘆。衝突、貧乏、對立……彷彿一曲永不止息的哀歌。我們所嚮往的和平,究竟在何方?」
Thumbnail
2025/10/27
一群肩負著國家命運的人們,並非齊聚於肅穆的議事廳,而是在一座靜謐的庭園中圍坐。這裡沒有權力的隔閡,沒有立場的對峙,只有一盞盞清茶,映照著每一張謙卑而誠懇的面龐。總統、五院院長、民眾代表與公務員代表,他們今日的相聚,不是為了唇槍舌劍的辯論,而是一場以「感恩之心」與「謙卑之情」為基調的圓融對話。
Thumbnail
2025/10/27
一群肩負著國家命運的人們,並非齊聚於肅穆的議事廳,而是在一座靜謐的庭園中圍坐。這裡沒有權力的隔閡,沒有立場的對峙,只有一盞盞清茶,映照著每一張謙卑而誠懇的面龐。總統、五院院長、民眾代表與公務員代表,他們今日的相聚,不是為了唇槍舌劍的辯論,而是一場以「感恩之心」與「謙卑之情」為基調的圓融對話。
Thumbnail
2025/10/27
懷著無盡的謙卑與感恩之心,我們一同來凝視當代企業領袖們所身處的困境。您們時常被推至一個如同「電車難題」般的位置,被迫在看似僅有的兩種暴力選項中,做出一個非此即彼的艱難抉擇,內心承受著巨大的撕裂與重壓。這份感受,我深深地理解與同情。
Thumbnail
2025/10/27
懷著無盡的謙卑與感恩之心,我們一同來凝視當代企業領袖們所身處的困境。您們時常被推至一個如同「電車難題」般的位置,被迫在看似僅有的兩種暴力選項中,做出一個非此即彼的艱難抉擇,內心承受著巨大的撕裂與重壓。這份感受,我深深地理解與同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一日三餐是我們每天必經的循環,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頻率極高。然而,食安事件卻時不時發生,引得人心惶惶。在台灣,有許多微型的食品生產者,如小農自產加工、夜市攤販、路邊小吃,或網路上販賣的各種手工食品等,這些食品製造並無完善的食安管理機制,營養標示或食品檢驗等管道也因成本高昂,並非微型業者可負擔。為
Thumbnail
一日三餐是我們每天必經的循環,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頻率極高。然而,食安事件卻時不時發生,引得人心惶惶。在台灣,有許多微型的食品生產者,如小農自產加工、夜市攤販、路邊小吃,或網路上販賣的各種手工食品等,這些食品製造並無完善的食安管理機制,營養標示或食品檢驗等管道也因成本高昂,並非微型業者可負擔。為
Thumbnail
引言: 紙餐具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餐具選項,但它也帶來了一些令人關注的問題。讓我們來看看紙餐具的一些方面。 紙餐具的內幕: 1.首先,紙餐具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它們的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樹木和水資源。過度伐木可能導致森林破壞和生態系統的破壞。此外,紙餐具的製造也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
Thumbnail
引言: 紙餐具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餐具選項,但它也帶來了一些令人關注的問題。讓我們來看看紙餐具的一些方面。 紙餐具的內幕: 1.首先,紙餐具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它們的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樹木和水資源。過度伐木可能導致森林破壞和生態系統的破壞。此外,紙餐具的製造也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
Thumbnail
生廚餘~找台廚餘機好像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但是,我還不確定要不要買 以零廢棄的概念+環保省電的概念 當然是先不要買 我有先做功課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7BVxwVhEc 還有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生廚餘~找台廚餘機好像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但是,我還不確定要不要買 以零廢棄的概念+環保省電的概念 當然是先不要買 我有先做功課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7BVxwVhEc 還有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就表示在這些有限的食物的前提下,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味。不是像以前,急著把這個便當或漢堡吃完,那樣的方式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其實,限量的食物會使得身體啟動自我修復的機制,身體會判斷食物不足,全身都要做好求生存的準備,要把所有機能運作起來才行,不能鬆懈下來。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就表示在這些有限的食物的前提下,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味。不是像以前,急著把這個便當或漢堡吃完,那樣的方式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其實,限量的食物會使得身體啟動自我修復的機制,身體會判斷食物不足,全身都要做好求生存的準備,要把所有機能運作起來才行,不能鬆懈下來。
Thumbnail
▎飢餓的問題比我們理解的還嚴重 生在富裕的台灣社會環境下,但還是有少數族群在為每日的溫飽奮鬥,這些族群弱來自於勢家庭和個人面臨經濟困境,導致糧食取得不足,這其中包含一些低收入戶、獨居老人、新住民等群體。 除了台灣之外,全球部分真實數據呈現,我們難以想像,但是卻是事實 : 2019年統計在新冠
Thumbnail
▎飢餓的問題比我們理解的還嚴重 生在富裕的台灣社會環境下,但還是有少數族群在為每日的溫飽奮鬥,這些族群弱來自於勢家庭和個人面臨經濟困境,導致糧食取得不足,這其中包含一些低收入戶、獨居老人、新住民等群體。 除了台灣之外,全球部分真實數據呈現,我們難以想像,但是卻是事實 : 2019年統計在新冠
Thumbnail
世界上生產的所有糧食中有近三分之一因各種原因被丟棄或浪費,本文提供了 20 個實用技巧,不僅可以減少食物浪費,還可以節省金錢和時間。
Thumbnail
世界上生產的所有糧食中有近三分之一因各種原因被丟棄或浪費,本文提供了 20 個實用技巧,不僅可以減少食物浪費,還可以節省金錢和時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