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覺的笨蛋》電影劇照。
改編自石黑正數原著漫畫《沉睡的傻瓜》,阪元裕吾執導的《睡覺的笨蛋》自然聯想到導演的代表作《辣妹刺客》系列。兩者都以女性的軟爛同居日常,折射出社會的現實,《辣妹刺客》是遭職場壓榨的社畜殺紅眼,《睡覺的笨蛋》則將焦點轉向「長大的界線」——大學即將畢業,好像已經努力生活卻又一事無成,但更難的是根本不知道想做什麼,而且就算知道也不覺得能做到,那該怎麼辦?
當玩獨立樂團的前輩逐漸順遂,在二手出租店打工的後輩則還沒找到未來志向。電影前半段聚焦在後輩身上,包含煩人的顧客拿著老舊錄影帶要求收購,還有上司動不動就想硬聊騷擾,而看著前輩的樂團表演,似乎又從中獲得了什麼啟發。
這些生活碎片,有的惱人,有的快樂,然而背後卻乘載著情緒之外的更多意義。播放錄影帶,發現了老電影的美;參加上司的飯局,理解了草包創作者的自娛自樂;前輩演出,既真心感覺幸福,也同時認知到自己的停滯與沒有才華。
《睡覺的笨蛋》電影劇照。
有些人有志向,有些人沒志向,但更多的人屬於還沒找到志向。電影不賦予無所事事的日子為「渾噩」,因為在這些日子裡,我們持續呼吸,周圍有意識的、沒意識的,如波紋似地漣漪著,然後形成意義,好的與壞的,影響著,吸收著。不過坦言沒有目標,不也是給自己的一事無成找藉口嗎?
「這年頭資訊發達,早就知道自己的能力將來會有什麼成就,極限又在哪裡。當心裡有底了還去努力,CP值很低好不好。」

《睡覺的笨蛋》電影劇照。
電影前半段是以《辣妹刺客》系列的日常基調,反映社會結構與生命哲思;後半段則逐漸收攏,故事線加以明朗。一通打給前輩的電話,跨越長大的界線,睡著變成清醒。實則提出質問:如果長大這件事,是只要肯成為你最呲之以鼻的那種人,便能忽略自己的能力上限,變成眾人喜愛的偶像,你願意嗎?而故事沒有閃避,反倒實際呈現結果,所以甚至帶著殘忍。可是,結局做出了巧妙設計,牽連起前半段的自我,並彰顯出電影意旨,同時浪漫了故事思想和前後輩的情結。此時,「清醒」和「長大」就有了更多的選擇、可能與含義。
有些人走得快,有些人走得慢。《睡覺的笨蛋》告訴我們,走得快的人也會發現上限,於是只能回頭,繞圈,或向社會規則妥協;而走得慢的人看著走得快的,感到焦慮和欽羨一點都不奇怪。但也許正因為走得慢,才得以不斷吸收,在起步前就看透社會、理解生活。而若當階段的「睡著」不只是藉口,甚至比「清醒」還更能掌控未來的軌跡,也許這時的慢步調,也是為了在繫緊鞋帶、鳴聲響起的那一刻,跑得更遠、更久。

《睡覺的笨蛋》電影劇照。
電影評價:B+
台灣上映日期:2025.10.31
台灣代理片商:天馬行空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社群平台:
Instagram(主要):https:///cinemawriter_1/
FB:https://www.facebook.com/cinemawriter1
Letterboxd:https://boxd.it/38NRd
Goodreads:https://www.goodreads.com/user/show/144739427-cw-gray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user/21di5g3i56zuvqqjssnsw55pq?si=32f57f74fbec4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