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複利:從生活感知到心智覺醒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這篇文章,其實源於我某天早上起床後的一個念頭——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有些人能把生活過得那麼有意思,而有些人卻總覺得日子平淡無奇?後來我發現,關鍵可能就藏在「如何看待和整理自己的生活經驗」這件事情裡。 跑車需要燃料,技巧需要素材 你知道嗎,我最近越來越覺得,學再多知識管理的方法,如果沒有實際的生活體驗來填充,就像買了一台超跑卻從來不加油一樣。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擁有一台性能優異的跑車——那些我們學過的整理技巧、思考框架、創作方法——但問題是,很多時候我們忘了給它加燃料。 這個燃料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每天的生活經驗、感受、觀察到的細節。沒有這些實際內容,再精緻的卡片盒筆記法也只是空殼。這讓我想起以前學素描的時候,老師總說「技法固然重要,但如果你對眼前的景物沒有感覺,畫出來的東西就是死的」。知識管理也是一樣的道理啊。 把生活變成可以取材的故事 那麼,要怎麼讓日常變成有用的素材呢?我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效的方法: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回顧和記錄每一天。 不是那種「今天起床、吃早餐、上班」的流水帳,而是試著問自己:今天發生了什麼讓我有感觸的事?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是什麼?當我開始這樣記錄,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些原本以為很平凡的日子,突然都有了情節、有了轉折、有了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 就像前幾天,我在咖啡廳工作時,隔壁桌有個小女孩一直問媽媽「為什麼」。起初我覺得有點吵,但後來我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我們成年後漸漸失去的東西嗎?那種對世界充滿好奇、不停追問的態度。這個小小的觀察,如果我只是當下皺個眉頭就過去了,它就消失了;但當我用故事的方式記下來,它就變成了一個可以反覆思考、甚至延伸創作的素材。 素材其實無所不在,關鍵是你的感知雷達 說起來,我們常常抱怨「沒有東西可寫」、「沒有靈感」,但真的是這樣嗎?我漸漸發現,素材其實俯首即是,問題出在我們的感受能力是不是夠敏銳。 你想想看,同樣走在街上,有些人只是機械式地從A點移動到B點,但有些人能注意到路邊花店今天換了新的花、能感受到風向的變化、能捕捉到路人臉上一閃而過的表情。差別不在於他們看到的世界不同,而在於他們用什麼樣的「接收器」在感知這個世界。 所以我開始訓練自己,有點像練習正念冥想那樣,讓自己更專注於當下、更能覺察到細微的變化。有時候是情緒的起伏,有時候是環境的氛圍,有時候只是一個念頭閃過。當你的感知雷達變得敏銳了,你會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是可以拿來思考、創作的素材,根本不缺。 一個會自己轉動的成長飛輪 更有意思的是,我發現了一個讓人興奮的循環:當我有了更多生活素材,我就有更多機會去練習那些學過的整理技巧、創作方法;而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又會產生新的靈感和想法,這些靈感又會驅使我去探索不同的生活體驗,然後獲得更多、更深層次的素材。 這就像一個不斷加速的飛輪。一開始可能轉得很慢,你得很用力地推;但當它開始轉起來之後,慣性會幫助它越轉越快,而且每一圈都會累積能量。這種「知識複利」的感覺真的很棒——你會發現自己的成長不是穩定的直線,而是加速度的曲線。 然而,這裡有個關鍵:你必須真心享受這個過程本身。如果你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記錄、整理、創作,那種感覺完全不一樣。但當你真的喜歡上「取材、練習、再取材、再練習」這個循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變得有意義了。你不再是被動地經歷生活,而是主動地在創造屬於自己的知識世界。 清醒地活著的感覺:臨在感(在場) 最近我有個很深的體會:當我持續這樣做——取材、提煉、練習——我發現自己對生活的感知力變得非常不一樣了。怎麼說呢,就是一種「全然清醒」的狀態。 以前我常常覺得日子過得有點模糊,好像很多時候都是在慣性中度過,像是自動駕駛一樣。但現在不同了,我開始能清楚地感受到每一刻、每一個細節。走路的時候,我能察覺到自己的步伐;和人對話的時候,我能捕捉到對方語氣中細微的變化;看書的時候,我能更敏銳地抓住作者想傳達的深層意義。 這種「在場」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在活著,而不是被生活推著走。每一天都變得立體了、鮮活了。 一場令人期待的蛻變 嗯,讓我仔細想想...我覺得這整個過程最讓我興奮的,是我能預見到一個更大的改變正在發生。 這不只是知識變多了、筆記變整齊了這麼簡單。我感覺到的是一種心智模式的轉變——從以前那個被動的「體驗者」,慢慢變成一個更主動的「創造者」和「洞察者」。以前我可能只是經歷生活,現在我開始能夠理解生活、詮釋生活,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創造我想要的生活體驗。 這種蛻變的感覺,就像是從平地慢慢爬上山坡,然後突然發現視野開闊了,能看到更遠的風景。而且我知道,這還只是開始。當這種清醒、敏銳的狀態持續下去,我會進入一個更高的層次——不只是看得更清楚,而是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事物之間的連結、更有智慧地做出選擇、更有意識地塑造自己的人生。 說真的,我對這樣的未來充滿了期待和興奮。這種感覺很難形容,有點像是站在一扇即將打開的門前,你知道門後有很多精彩的東西等著你,而你已經準備好要走進去了。 重點來了:這整個過程都是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你越期待成長,就越願意投入;越投入,就越能感受到成長的喜悅;越感受到喜悅,就越期待接下來的變化。這就是我現在的狀態,而我真的很享受這種感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lalin的沙龍
2會員
34內容數
Lala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1/01
有些靈感,只有親手摸過才會懂。這次我試著把它整理成流程。我不是專家,但我也在學習的路上,越走越清楚。 昨天是第二次拍攝影片,說實話,有點神奇。 前幾天我基本上就是在攝影棚裡亂玩一通,拿著相機東拍西拍,沒什麼章法。但昨天下午拍到一半的時候,腦子裡突然有什麼東西「喀嚓」一聲接上了。就像是你盯著一幅混
2025/11/01
有些靈感,只有親手摸過才會懂。這次我試著把它整理成流程。我不是專家,但我也在學習的路上,越走越清楚。 昨天是第二次拍攝影片,說實話,有點神奇。 前幾天我基本上就是在攝影棚裡亂玩一通,拿著相機東拍西拍,沒什麼章法。但昨天下午拍到一半的時候,腦子裡突然有什麼東西「喀嚓」一聲接上了。就像是你盯著一幅混
2025/10/27
昨天那場內容大整理,說真的,讓我對創作這回事有了某種⋯⋯該怎麼說呢,像是突然看清楚什麼的感覺。打開方格子後台的時候,我盯著那一個月累積下來的數字,手指懸在滑鼠上方,心跳得有點快——這不是在查業績報表,這是在找一個我不確定存在、但又非找到不可的答案:哪些內容,既能讓我寫到欲罷不能,又剛好是讀者願意停下
2025/10/27
昨天那場內容大整理,說真的,讓我對創作這回事有了某種⋯⋯該怎麼說呢,像是突然看清楚什麼的感覺。打開方格子後台的時候,我盯著那一個月累積下來的數字,手指懸在滑鼠上方,心跳得有點快——這不是在查業績報表,這是在找一個我不確定存在、但又非找到不可的答案:哪些內容,既能讓我寫到欲罷不能,又剛好是讀者願意停下
2025/10/24
這篇文章探討「自我」被過度汙名化的現象。作者強調向內探索是同理心的基礎,唯有深刻理解自己的情緒脈絡,才能真正感受他人處境。最後提出核心信念:對自己寬容是對他人仁慈的前提,一個懂得善待自己的人,自然能將這份溫柔延伸到人際關係中。「自我」應被視為一種結合內省與社交智慧的正面能力,而非貶義詞。
2025/10/24
這篇文章探討「自我」被過度汙名化的現象。作者強調向內探索是同理心的基礎,唯有深刻理解自己的情緒脈絡,才能真正感受他人處境。最後提出核心信念:對自己寬容是對他人仁慈的前提,一個懂得善待自己的人,自然能將這份溫柔延伸到人際關係中。「自我」應被視為一種結合內省與社交智慧的正面能力,而非貶義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世堅無奇不有,如果以一種單一的方式存活,豈不是錯過很多種可能性?
Thumbnail
世堅無奇不有,如果以一種單一的方式存活,豈不是錯過很多種可能性?
Thumbnail
我們的一天,除了工作的時間外,幾乎有 8–10 小時的自由時間,這些自由時間,我們通常會選擇休閒娛樂,或者積極一點進行學習進修。休閒讓我們快樂,卻有耍廢的壓力;進修能讓我們成長,但是相當消耗心力,這導致我們常常在兩者間搖擺掙扎不已。
Thumbnail
我們的一天,除了工作的時間外,幾乎有 8–10 小時的自由時間,這些自由時間,我們通常會選擇休閒娛樂,或者積極一點進行學習進修。休閒讓我們快樂,卻有耍廢的壓力;進修能讓我們成長,但是相當消耗心力,這導致我們常常在兩者間搖擺掙扎不已。
Thumbnail
生活愈來愈忙,除了物質生活的努力,還有精神世界的追求,比過去還要忙了,這是很多想要改變現狀的人目前的狀況。 只是如果在物質生活上不做改變,同時又想追求高層次的精神生活,你覺得這可能做得到嗎? 原本是不存在一個世界的存在,如果想要讓它們共存於一個世界,能不崩潰嗎? 如果每天依舊把時間放在讓自己痛
Thumbnail
生活愈來愈忙,除了物質生活的努力,還有精神世界的追求,比過去還要忙了,這是很多想要改變現狀的人目前的狀況。 只是如果在物質生活上不做改變,同時又想追求高層次的精神生活,你覺得這可能做得到嗎? 原本是不存在一個世界的存在,如果想要讓它們共存於一個世界,能不崩潰嗎? 如果每天依舊把時間放在讓自己痛
Thumbnail
這篇社論討論了人生中的多個主題,包括自己的價值、年輕時的決策、以及對自我關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社論討論了人生中的多個主題,包括自己的價值、年輕時的決策、以及對自我關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生的真正富足不只是物質和財富,還要加上身心靈全方面的健康與和諧,所以改變自己,讓生活變得富足,是一個值得每個人終生實踐的課題…
Thumbnail
人生的真正富足不只是物質和財富,還要加上身心靈全方面的健康與和諧,所以改變自己,讓生活變得富足,是一個值得每個人終生實踐的課題…
Thumbnail
我們今天的年輕人太缺乏迷惘,太確定了,一步步都是傳統的步驟,上所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多賺點錢,買間好房子,一切都是確定的,但這個東西太「農業社會」了。
Thumbnail
我們今天的年輕人太缺乏迷惘,太確定了,一步步都是傳統的步驟,上所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多賺點錢,買間好房子,一切都是確定的,但這個東西太「農業社會」了。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且發展快速的時代裡,我們常常忽略了給自己一些享受生活的時間。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一個能享受生活,還能對自己進行投資的事--培養新興趣! 現在,就讓我來和你分享吧!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且發展快速的時代裡,我們常常忽略了給自己一些享受生活的時間。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一個能享受生活,還能對自己進行投資的事--培養新興趣! 現在,就讓我來和你分享吧!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然而,過度執著於目標往往會讓人失去生活中的小確幸,身心俱疲。本文分享作者的個人經驗,提醒讀者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當下的小確幸。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然而,過度執著於目標往往會讓人失去生活中的小確幸,身心俱疲。本文分享作者的個人經驗,提醒讀者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當下的小確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