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此刻自由嗎?
你的心此刻是否自由?還是被某些纏繞的壓力緊緊捆住,讓你無法放下?
今晚的主題旨在帶領大家好好檢視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自己的心。你在擔心什麼?你在愁煩什麼?透過今晚的內容,讓我們好好放輕鬆,來面對明天可能又是一場新的奮戰、新的任務和挑戰。
正如書中所提到的,在人生的折返點,唯有「捨」與「離」,才能夠換回真正的自在與自由。
「學會放下,心才自由」這個題目說起來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卻需要很長時間的人生功課與大智慧。作者強調,心需要鍛鍊,才能夠自在生活。這本書是給所有感到疲憊、渴望喘口氣的人,提供最簡單且有智慧的心靈療癒良方。
📌 人生的「折返點」:重大的選擇時刻
「折返點」是人生的某些特殊時刻或關鍵轉折,它是一個做出重大選擇的時刻:
- 決定進入或離開一場婚姻。
 - 決定加入或離開一家公司。
 - 決定是否治療疾病,或安身立命。
 
每一個人生歷程中,我們都在轉折點做著重大選擇。只有在人生的折返點,有捨有離,才能有新的決定和成長。
本書作者是日本的枡野俊明老師,他入選「世界最尊敬的100位日本人」之一,也是暢銷作家。他身兼寺廟的住持、設計師與大學教授,用他的影響力來祝福更多人。
放下:自由的鑰匙
1. 放下慾望的捆綁
人生充滿誘惑,我們總想要更多,但卻從未真正滿足。「我想要、我還要、我要更多」的慾望沒有盡頭,使我們的心被緊緊捆綁。
這並非要求清心寡慾,而是提醒我們要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慾望:
- 透過努力,順其自然地提升生活品質。
 - 警惕那些希望不擇手段獲取的負面慾望。
 
我們必須透過閱讀和智慧,來穩住我們的心,控制慾望,明白界限,避免自己成為煩惱的囚徒。
2. 捨棄表面的「我執」與「面子」
作者提到,妨礙我們的思想,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即「自我」——眼中只有自己。禪修的目標是努力捨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執」。
捨棄表面的自己,鬆開緊握的雙手,才能夠抓住新的物品和機會。正如禪師所言:「放則盈,不放則隱手。」只有當你願意放手,才能獲得更多。
此外,要放下:
- 捨棄當「爛好人」:不要當一個別人要求就答應的人,試著做出心中真實的回應。
 - 捨棄「面子」:不要因為在意別人的眼光或標籤,而勉強自己過痛苦的生活。一旦捨下面子,才能跨出眼前新的一步路,活出瀟灑人生。
 
心靈鍛鍊與活在當下
1. 清除心靈的體脂肪
心靈跟身體一樣,也會累積多餘的「脂肪」,即心靈代謝異常,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焦慮、煩躁。這些壓力多來自於金錢、物質、家庭、社會標準、工作業績等。
我們需要好好地「消脂」:
- 斷捨離: 清潔環境、整理物品。帶著喜悅的心情捨棄不再需要的物品,它們將會獲得新的生命,而這份喜悅也會繞一圈回到你身邊。
 - 練習知足常樂: 捨棄心靈多餘的脂肪,你的生命就能夠更開闊。
 
2. 與孤獨當朋友,遠離孤立
孤獨並非負面情緒,而是刻意保持與自己在一起的時間。就像坐禪,在人群中彼此不交談,靜靜地面對自己,這會讓心靈得到滋養。孤獨可以成為你心靈豐饒的土壤,帶給你極大的生命成長。同時,要學會整理惱人的人際關係,但不必斷絕所有,找到與正確的人連接的方式。
3. 捨棄三毒:將怒氣止於腹
佛教中的「三毒」是腐蝕人心的毒藥:貪、嗔(憤怒)、痴(愚昧)。其中「嗔」是最危險的,因為它會傷害別人。
面對憤怒時,要努力讓怒氣**「止於腹」**,不要衝到頭。方法是:
- 在盛怒時,重複默念「謝謝」、「對不起」、「我愛你」等正向的話語,讓怒氣停留在丹田,平息情緒。
 - 先將憤怒的情緒放一邊,**試著思考「為什麼」**會生氣,用理性拆解原因。
 - 不要跳到對方的擂台上:不要回應莫須有的攻擊或挑釁,不開戰,戰役就會消減下來。
 
4. 自力發電,行動創造年輕
要保有年輕,就是讓自己「自力發電」: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凡事親力親為。
- 每天晚上規劃隔天要做的事情,並付諸行動。
 - 從生活小事開始:自己倒茶、看到灰塵拿起抹布、看到垃圾自己丟掉。
 - 啟動發電機:當意識到自己可以/應該這麼做時,就立刻行動。心靈的發電機持續滾動,身體就不會生鏽,你會擁有更多自信和成就感。
 
5. 珍惜當下,全力以赴生活
- 專注當下: 喝茶時就專注喝茶,吃飯時就專心吃飯。當你完全投入某件事,你就是那個時間的主人,你的重心就會更穩固,心靈也更解放。
 - 積極面對: 不論是疾病或人生難題,都不要自怨自艾,而是要勇敢接受變化,積極尋求解決,活出人生的精彩。
 - 利他思維: 真正的大愛是主動做利人利己的好事。在成就自己幸福的同時,也為他人帶來幸福,這會成為一種正向的愛與祝福的循環。
 
結語
人生的終點無人能夠預測,請珍惜每一個還活著、有呼吸的瞬間。整理人生的意義,在於清楚看到什麼對自己最重要。
學會放下,將愛往上拋,這份愛就會再次掉落到你的生命中,成為一種正向的循環。
放下不對的人、不對的事、不對的執念,你的心才能真正自由。
導讀影片

https://youtube.com/live/ucXnb08qt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