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聽過一句話:「童年的傷,會跟著人一輩子」?
《脆弱的心智》這本書提到全球每年有超過十億的孩子,正經歷著戰爭、貧窮、虐待、忽視等童年逆境經驗(ACEs),這龐大的數字,讓每一個有良知的大人,都難以心安。
童年創傷的可怕,在於兒童的大腦正處於高速發展、極度可塑性的階段。
這種可塑性,本該是他們快速學習、適應世界的超級天賦,但在創傷面前,它卻成了雙面刃。
它讓傷痕刻得更深,留下「易碎」的後遺症,導致他們更容易輟學、濫用物質,甚至壽命縮短。
但如果換個角度看呢?
難道這種極高的「可塑性」,不能成為孩子們重新塑造自己、從逆境中復原的超級力量嗎?
回到你自己的生命經驗,你是否也曾有過不快樂的童年,但現在的你卻長出強壯的靈魂,這過程一定有一個重要關鍵!!
《脆弱的心智》以一個知名運動人物為例,NBA傳奇人物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詹皇」。
五歲時,外婆過世,他和年輕的母親開始了居無定所的生活,睡沙發、被槍聲和警笛聲驚醒,父親缺席,童年充斥著身體疏忽、幫派暴力與貧窮。在他的九歲生日前,他翹課的時間比上課還多,一個本該充滿歡笑的童年,被逆境徹底剝奪。
但故事沒有在那裡結束。
小學四年級,一位體育老師伸出了援手,為他提供了穩定與愛。詹姆斯搬去和老師一起住,一個「穩定、有愛、不帶批判」的環境,取代了動盪不安的街頭。從此,他的生命軌跡開始反轉。他不再長期曠課,轉而擁有完美的全勤紀錄,最終成為主宰籃球場的傳奇。
詹姆斯的經歷告訴我們,創傷的確留下了印記,但只要有「對的介入」,即使是根深柢固的傷痛,也能被新的經驗和支持所覆蓋、修復,甚至轉化為韌性的養分。
《脆弱的心智》帶我們拆解創傷的五個關鍵密碼(5T's)
神經生物學家馬克.豪瑟博士提出的「五個T」框架,提供了一把理性解讀創傷的鑰匙:
1. 時間(Timing): 創傷在發展過程中什麼時候開始?年紀越小影響可能越深。
2. 類型(Type): 是身體虐待、忽視、還是歧視?不同類型會留下獨特的生理標記。
3. 時間長度(Tenure): 創傷持續了多久?是短期衝擊還是長期慢性壓力?
4. 毒性(Toxicity): 創傷的嚴重程度如何?例如,是偶發的貧困還是極端的暴力?
5. 動盪程度(Turbulence): 創傷在孩子生活中造成的混亂和不確定性有多大?
復原的潛力,在於「愛」與「科學」的匯流
科學研究讓我們看到,社區和學校的針對性干預、情緒調節工具,甚至神經反饋、迷幻劑治療等新興療法,都能有效地協助孩子們「降低創傷分數」。
神經精神醫學家也提出:「雖然我們的身體會記錄下我們對逆境經驗的反應分數,但我們可以協助孩子復原、降低他們的分數,並讓他們為未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我們都需要像那位體育老師一樣,成為一道的光,照亮你身邊需要被支持的孩子,他可能是鄰居,也可能是你教導的學生,更可以是網路上一個需要被看顧的靈魂。(謝謝你加入閱讀人)
兒童的大腦可塑性,讓他們容易受傷,但也讓他們能重新找回童年的喜悅、驚奇、純真和好奇心。
這份復原的潛力,是上天賦予所有孩子的禮物。
而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份禮物,給自己或是給需要幫助的孩子!
我們都是閱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