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下被剝削與掏空的你與我

Eva Hsu-avatar-img
發佈於徐老師的會客室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真心覺得媒體、臉書、IG這些已死。

除了追蹤想看以外,其他都是家務事八卦出軌翻車讓你追流量密碼以外,其實關你什麼事。

看網美的更好笑,很多都是不用上班,就幾乎都在出國一個人穿少少的吃著大餐美到出汁,最後因為健康意外而客死異鄉。

當代資本主義不再以工廠壓榨身體,而是以螢幕馴化心智。奶頭樂文化成為新型的「精神鴉片」——讓你看王子、餵你吃挖貴、帶你去看啦啦隊,叫你看好上車買學區房。

再有錢一點的就跳進去幣圈上沖下洗滅頂,即便麻吉大哥割人韭菜的都逃不了,敵不過拔插頭的,資本再一次完璧歸趙。

這正是弔詭之處,我們成了體制內的玩具,以為在選擇,其實只是被操控的消費者。我們都是遊戲制度內食物鏈的玩具。

如今是「注意力異化」:人不再勞動身體,而是被螢幕吸走時間與靈魂。越滑越空、越看越茫。這是新型態意識形態的異化現象。演算法取代思想,讓我們的認知被制度宰制。人不再思考現實,而是在虛擬的流量裡尋找存在感。知識變成娛樂、思想變成碎片,正如當年馬克思所警告的:「人創造制度,卻反被制度奴役。」

當代資本主義就是活在這消費體制內被剝削,要如何跳脫這體制?——行動本身就是解放的開始。放下手機、拿起書,不只是懷舊,而是一種抵抗。去整合知識體,建構自我意識與思想意志,讓我們重新奪回那被演算法奪走的自由判斷力。

有一帖藥方不錯,

如果你焦慮,那就去了解你焦慮的源頭,然後接受它也放下它吧!

還有,人只有分兩種,往上還是往下,對方不一定非得要天天向上,但是如果整天把你往下拉,抱怨社會同事老闆親戚,就是不抱怨他自己,那就遠離負能量,畢竟物以類聚沒有對錯可言。

你沒辦法控制疾病、氣候、過去發生的事,以及他人想法與行為都是不可控制的,但是自己的想法、行為、情緒、判斷和價值觀是自己可控制的。

當人能再次批判現實、重新思考生活結構時,才能夠真正活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風動心動幡動
15會員
153內容數
多閱讀、多紀錄、多寫作,都是強化大腦的方式。詞彙、語詞與段落、章節的貫穿連結,本身就是一種腦部活化與建構的過程。在文字重組與編碼的工作中,我們的大腦「腦島」扮演著語文流暢性的關鍵角色。 人走不到的地方,可以透過閱讀文字,讓眼睛帶著我們馳騁千里、穿越古今,進入神魔妖佛的世界,並與彼此的精神世界展開對話。
風動心動幡動的其他內容
2025/10/28
和學姐學妹吃飯聊天,聊起彼此的背後職場文化,我說我們哲學所同學大家都比較自我,很少課後社交聚餐,不同別所。 她們說是啊,這樣不好嗎?我們都比較做自己。 我說所以我發現自己和亞斯柏格症的人比較好,因為我講話太直接尖銳,他們對情緒比較有頓點不會直接天線接收。 學姊大叫說我也是,我甚至覺得我有亞斯,
2025/10/28
和學姐學妹吃飯聊天,聊起彼此的背後職場文化,我說我們哲學所同學大家都比較自我,很少課後社交聚餐,不同別所。 她們說是啊,這樣不好嗎?我們都比較做自己。 我說所以我發現自己和亞斯柏格症的人比較好,因為我講話太直接尖銳,他們對情緒比較有頓點不會直接天線接收。 學姊大叫說我也是,我甚至覺得我有亞斯,
2025/10/28
當我們談論「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分野時,往往會忽略哲學本身的流動性與交融性。這種分類並非源自哲學的本質,而是近代學術體系為了組織知識、建立學科邊界所做的後設劃分。事實上,哲學思想自古以來便跨越地理與文化界線,彼此影響、互為鏡像,形成一張複雜的思想網絡。 西方哲學通常被視為始於古希臘,經過羅馬
2025/10/28
當我們談論「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分野時,往往會忽略哲學本身的流動性與交融性。這種分類並非源自哲學的本質,而是近代學術體系為了組織知識、建立學科邊界所做的後設劃分。事實上,哲學思想自古以來便跨越地理與文化界線,彼此影響、互為鏡像,形成一張複雜的思想網絡。 西方哲學通常被視為始於古希臘,經過羅馬
2025/10/28
看到英國斯賓賽,進化論就是他提的。他根本沒有看過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大師的書,就是榨乾好友赫胥黎知識,看一些刊物,就自己亂寫出書-生命的動態元素。生命的本質無法以物理化學的術語去表達,但是對他去坦承這些,會對他思想體系造成傷害。所以後來人家也說進化論是不堪一擊,只是當時英國殖民擴張需要它吧。 他
2025/10/28
看到英國斯賓賽,進化論就是他提的。他根本沒有看過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大師的書,就是榨乾好友赫胥黎知識,看一些刊物,就自己亂寫出書-生命的動態元素。生命的本質無法以物理化學的術語去表達,但是對他去坦承這些,會對他思想體系造成傷害。所以後來人家也說進化論是不堪一擊,只是當時英國殖民擴張需要它吧。 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而這一切都跟消費主義的形塑有關,雖然左派文化資本家很想操控一切,但想像力超過行動力,除了催動社會大規模流動外,無法固化下來。於是消費者不停奔跑,越年輕越焦慮,中老年人早就有可以代表自己階級的象徵,很確定自己的位置處在哪,沒有跟流行的必要。
Thumbnail
而這一切都跟消費主義的形塑有關,雖然左派文化資本家很想操控一切,但想像力超過行動力,除了催動社會大規模流動外,無法固化下來。於是消費者不停奔跑,越年輕越焦慮,中老年人早就有可以代表自己階級的象徵,很確定自己的位置處在哪,沒有跟流行的必要。
Thumbnail
在兩次大戰期間,各種麻藥和興奮劑大量應用,以應對大量的傷者與精神不濟的士兵。這些藥物在戰場上發揮了強大的作用,讓全世界失去理智,世界陷入了集體瘋狂。 即便藥物在兩次大戰期間有諸多革新,精神醫學界卻從未等到可以對應重大精神疾病的藥物到來。就在醫界心灰意冷之際,那劃破黑暗的一道曙光,即將出現。
Thumbnail
在兩次大戰期間,各種麻藥和興奮劑大量應用,以應對大量的傷者與精神不濟的士兵。這些藥物在戰場上發揮了強大的作用,讓全世界失去理智,世界陷入了集體瘋狂。 即便藥物在兩次大戰期間有諸多革新,精神醫學界卻從未等到可以對應重大精神疾病的藥物到來。就在醫界心灰意冷之際,那劃破黑暗的一道曙光,即將出現。
Thumbnail
當工作造成壓力與倦怠時,若不能有意識地去面對,便很容易淪為多巴胺的僕人。如何有意識地過生活,有意識地做出選擇,有意識地培養良好的「業習」,真的很不容易。
Thumbnail
當工作造成壓力與倦怠時,若不能有意識地去面對,便很容易淪為多巴胺的僕人。如何有意識地過生活,有意識地做出選擇,有意識地培養良好的「業習」,真的很不容易。
Thumbnail
最近媒體倫理議題炒得沸沸揚揚, 想起了之前看的這部電影, 新聞自由或許也要靠高標準道德規範維繫。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最近媒體倫理議題炒得沸沸揚揚, 想起了之前看的這部電影, 新聞自由或許也要靠高標準道德規範維繫。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一、從大數據孕育出人工智能 (AI)。 二、宏觀角度-人異化成為數據及演算法之奴。 歐尼爾的警告:最安静的恐怖主義。 哈拉瑞的警告:數據主義和神人統治論。 三、微觀角度-人異化成為自己的陌生人、真實世界的陌生客。 網路大數據與 AI 是新型的精神舞台與精神鴉片。 網民變得稚萌淺薄,語言表達能力退化。
Thumbnail
一、從大數據孕育出人工智能 (AI)。 二、宏觀角度-人異化成為數據及演算法之奴。 歐尼爾的警告:最安静的恐怖主義。 哈拉瑞的警告:數據主義和神人統治論。 三、微觀角度-人異化成為自己的陌生人、真實世界的陌生客。 網路大數據與 AI 是新型的精神舞台與精神鴉片。 網民變得稚萌淺薄,語言表達能力退化。
Thumbnail
究竟要信奉哪個主義,社會才會安然和諧?其實沒有一定的答案,更重要的是,社會有沒有讓我們選擇每個人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國家」想要的。
Thumbnail
究竟要信奉哪個主義,社會才會安然和諧?其實沒有一定的答案,更重要的是,社會有沒有讓我們選擇每個人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國家」想要的。
Thumbnail
和預想的《真心話大冒險》風格不同,這片的呈現手法跨越了三種維度,將近兩小時的片長緊緊壓迫著精神,共情能力強的觀眾將與主角一同面對毛到發涼的驚悚恐怖。究竟那些人為何對你鬼魅地笑? 📌本文章節: |預告雷劇情簡介 |微笑是哪種類型的電影 |電影亮點+觀影建議 |重度劇透與真相 |結尾:好看到不舒服
Thumbnail
和預想的《真心話大冒險》風格不同,這片的呈現手法跨越了三種維度,將近兩小時的片長緊緊壓迫著精神,共情能力強的觀眾將與主角一同面對毛到發涼的驚悚恐怖。究竟那些人為何對你鬼魅地笑? 📌本文章節: |預告雷劇情簡介 |微笑是哪種類型的電影 |電影亮點+觀影建議 |重度劇透與真相 |結尾:好看到不舒服
Thumbnail
李鬼才宗盛大師寫給莫文蔚的歌詞(陰天):「愛情究竟是精神鴉片,還是世紀末的無聊消遣。」 法國影后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主演的電影「別問我是誰」最終承認:「我不怕死,但我不想被遺棄。」「我需要被照顧、被撫慰,就算是幻想也好。」 當然,愛情不會是無聊消遣,如若你為愛情所苦。 那
Thumbnail
李鬼才宗盛大師寫給莫文蔚的歌詞(陰天):「愛情究竟是精神鴉片,還是世紀末的無聊消遣。」 法國影后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主演的電影「別問我是誰」最終承認:「我不怕死,但我不想被遺棄。」「我需要被照顧、被撫慰,就算是幻想也好。」 當然,愛情不會是無聊消遣,如若你為愛情所苦。 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