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覺得媒體、臉書、IG這些已死。
除了追蹤想看以外,其他都是家務事八卦出軌翻車讓你追流量密碼以外,其實關你什麼事。
看網美的更好笑,很多都是不用上班,就幾乎都在出國一個人穿少少的吃著大餐美到出汁,最後因為健康意外而客死異鄉。當代資本主義不再以工廠壓榨身體,而是以螢幕馴化心智。奶頭樂文化成為新型的「精神鴉片」——讓你看王子、餵你吃挖貴、帶你去看啦啦隊,叫你看好上車買學區房。
再有錢一點的就跳進去幣圈上沖下洗滅頂,即便麻吉大哥割人韭菜的都逃不了,敵不過拔插頭的,資本再一次完璧歸趙。
這正是弔詭之處,我們成了體制內的玩具,以為在選擇,其實只是被操控的消費者。我們都是遊戲制度內食物鏈的玩具。
如今是「注意力異化」:人不再勞動身體,而是被螢幕吸走時間與靈魂。越滑越空、越看越茫。這是新型態意識形態的異化現象。演算法取代思想,讓我們的認知被制度宰制。人不再思考現實,而是在虛擬的流量裡尋找存在感。知識變成娛樂、思想變成碎片,正如當年馬克思所警告的:「人創造制度,卻反被制度奴役。」
當代資本主義就是活在這消費體制內被剝削,要如何跳脫這體制?——行動本身就是解放的開始。放下手機、拿起書,不只是懷舊,而是一種抵抗。去整合知識體,建構自我意識與思想意志,讓我們重新奪回那被演算法奪走的自由判斷力。
有一帖藥方不錯,
如果你焦慮,那就去了解你焦慮的源頭,然後接受它也放下它吧!
還有,人只有分兩種,往上還是往下,對方不一定非得要天天向上,但是如果整天把你往下拉,抱怨社會同事老闆親戚,就是不抱怨他自己,那就遠離負能量,畢竟物以類聚沒有對錯可言。
你沒辦法控制疾病、氣候、過去發生的事,以及他人想法與行為都是不可控制的,但是自己的想法、行為、情緒、判斷和價值觀是自己可控制的。
當人能再次批判現實、重新思考生活結構時,才能夠真正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