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自己身上體驗到的業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些年練習有意識地過生活,觀察自身狀態的好壞起伏,一開始以為狀態好壞跟能否維持生活紀律有關,比如充足睡眠、控制飲食、固定閱讀、固定運動、寫作整理思緒等等,我以為之間有著因果關係。

後來,經歷好幾次狀態起伏,我開始注意到每當工作出現困境或新挑戰時,便很難在工作之餘繼續要求自己,下班、放假都只想休息。但每當我因為休息耍廢,做不到自我期許的要求時,便覺得自己不夠上進,罪惡感讓我感到焦慮並影響狀態,陷入負面循環。

為了不要作繭自縛,我提醒自己不要讓自我要求成為壓迫自己的來源,但我也懷念充滿紀律,生活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感覺。這個矛盾促使我繼續思考問題何在,我發現如何面對工作造成的消耗,似乎是關鍵。如果不能消解工作造成的倦怠,心裡就會出現補償心態,下班便會只想休息,很難有意志力再去要求自己。

於是,我體驗到在自己身上的「業習」。我有過在工作之餘還心有餘力安排生活的體驗,生活掌握在手裡的感覺讓人充滿自信,也讓自己更能應付工作的挑戰,進入正面的循環。然而,當我沒能好好處理工作造成的消耗並產生負面情緒時,只想藉由更多休閒娛樂來放鬆紓壓,心中的匱乏需要更多精神鴉片來彌補。

運動、閱讀、冥想、睡眠充足,都是調節壓力的良方,且有助身心發展。但當工作造成壓力與倦怠時,若不能有意識地去面對,便很容易淪為多巴胺的僕人,放任自己用更多休閒娛樂來放鬆,影響作息也影響自我精進。如何有意識地過生活,有意識地做出選擇,有意識地培養良好的「業習」,真的很不容易。

(法師批改:首先,身和心都是無常的,生活紀律可以大大地幫助身心穩定,有正能量,但身心的本質還是變動的,會隨著因緣起伏,越想控制,越形成對立。因此對於業習的限制,先學習自我理解,自我慈悲,接納自己的狀態,取代自我批判;然後邀請自己,用對自己好的方式照顧身或心的消耗,聆聽自己的直覺,透過呼吸連結,進入到當下的微行動。一個當下一個當下的活,巨大的壓力也會分散到每個當下,變得不那麼龐大。)

(文為2024年8月14日的佛學班作業,經法師授權補上法師批改。)


raw-image

印儀佛學研讀班 招生中
https://reurl.cc/7dQ43b

avatar-img
3會員
20內容數
工作與生活中,透過書寫探索「為什麼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4/12/22
謝謝您的分享❤️
阿崇 的其他內容
學習業說時,學到業、業力、業果,又學到有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但由於我對隔生、第二世難以想像,往往用順現業來理解,讓我想到死刑以及廢死。
至親逝去,感傷雖會被歲月沖淡,但思念不會,爸爸留下的影響一直存在。這些思念、這些影響,被擺放在某道風景裡、某個情境裡、某道菜色裡、某個動作裡、某首歌裡……
我對媽媽充滿感謝,感謝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持續精進、學習與成長,當她回到自己身上去改變自己時,也影響了我和妹妹的生命。謝謝媽媽!讓我親身經歷何謂「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
我如何突破生命的逆境?我想就是「回到自己」。「回到自己」讓我明白,改造世界跟改造自己,其實是同一回事。
學佛其實就是在學做人,學習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充滿覺知,學習掌握自己行為慣性的規律,有意識地做自己言行舉止的主人,因而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兩個人在一起會遇到很多磨合,如何在一段關係裡做自己,也讓對方能做自己,這是很大的課題。但我能感受到妳為我做的改變,妳願意為了我放下某些自己。我也是,我也願意為妳做些改變,願意為妳放下某些自己。
學習業說時,學到業、業力、業果,又學到有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但由於我對隔生、第二世難以想像,往往用順現業來理解,讓我想到死刑以及廢死。
至親逝去,感傷雖會被歲月沖淡,但思念不會,爸爸留下的影響一直存在。這些思念、這些影響,被擺放在某道風景裡、某個情境裡、某道菜色裡、某個動作裡、某首歌裡……
我對媽媽充滿感謝,感謝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持續精進、學習與成長,當她回到自己身上去改變自己時,也影響了我和妹妹的生命。謝謝媽媽!讓我親身經歷何謂「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
我如何突破生命的逆境?我想就是「回到自己」。「回到自己」讓我明白,改造世界跟改造自己,其實是同一回事。
學佛其實就是在學做人,學習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充滿覺知,學習掌握自己行為慣性的規律,有意識地做自己言行舉止的主人,因而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兩個人在一起會遇到很多磨合,如何在一段關係裡做自己,也讓對方能做自己,這是很大的課題。但我能感受到妳為我做的改變,妳願意為了我放下某些自己。我也是,我也願意為妳做些改變,願意為妳放下某些自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篇文章整理了14個免費出國計畫與平臺,包含短期交流和長期實習,涵蓋各個產業領域,例如領導力、國際關係、創業、商業管理、旅遊、行銷、非營利組織、工程、科學、技術等。文中詳細介紹每個計畫的簡介、申請時間、出國時間、產業領域以及申請資格等資訊,並提供個人建議,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資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這篇文章整理了14個免費出國計畫與平臺,包含短期交流和長期實習,涵蓋各個產業領域,例如領導力、國際關係、創業、商業管理、旅遊、行銷、非營利組織、工程、科學、技術等。文中詳細介紹每個計畫的簡介、申請時間、出國時間、產業領域以及申請資格等資訊,並提供個人建議,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資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每個人在特定行業、領域上從事進行各項工事
Thumbnail
難道真是做工的命。
Thumbnail
工作對人格的塑造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議題,當你投入職場,不禁會發現工作環境對你的個性產生深遠的影響,首先工作可以培養你的責任感,每天面對各種挑戰,你會學會承擔責任,養成按時完成任務的習慣,這對個人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每個人在特定行業、領域上從事進行各項工事
Thumbnail
難道真是做工的命。
Thumbnail
工作對人格的塑造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議題,當你投入職場,不禁會發現工作環境對你的個性產生深遠的影響,首先工作可以培養你的責任感,每天面對各種挑戰,你會學會承擔責任,養成按時完成任務的習慣,這對個人成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