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開頭:一劑藥一億元
最近新聞報導,台大醫院開發的「AADC基因療法」,能救治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這是台灣醫界的驕傲——但也引發爭議。
因為這款藥的價格,一劑要價新台幣一億元。健保署已經決定給付,由健保基金分期付款。問題在於:這個藥的早期研發,其實就是用台灣納稅人的錢支持台大醫院完成的。
也就是說:
我們納稅人先出錢讓它誕生,然後政府再用健保的錢,把它用市價買回來。
問題不是藥太貴,而是制度太矛盾
先說清楚:這個藥確實很厲害。
AADC缺乏症的孩子如果沒治療,平均壽命只有七歲;接受這個基因療法後,能活到二十歲以上,還能學會坐、控制頭部、改善呼吸。這樣的效果,國際上也認為值得高價。
問題不在藥貴,而在「該回饋給誰」。
台大醫院用政府資助研究成功後,2015年把技術授權(技轉)給美國公司Agilis,後來被PTC Therapeutics收購。台大依規定只拿到「權利金」——大約是銷售額的4%。
換句話說:
政府投錢研發 → 外國公司商業化 → 政府再用健保錢買回 → 台大分得極少、政府沒有分到一毛。
這不是貪污,而是制度設計的缺陷。因為技轉合約裡沒有「國內優惠價條款」,也沒有要求企業回饋政府。
國際經驗:別重蹈美國的錯誤
美國也有類似問題。
1980年代的《拜杜法案》允許學校把政府補助的研究成果授權給企業,但政府不能干涉藥價。結果導致許多新藥雖出自公帑研究,卻還是以天價出售。
台灣的情況幾乎一樣。
AADC基因療法的早期臨床試驗是台大醫院完成的,但後期投入資金的PTC公司才握有定價權。政府沒有留下「回饋條款」,導致納稅人和健保只能乖乖掏錢。
另一端的矛盾:健保缺錢,卻向股民開刀
健保為這種高價藥付出巨額支出,財務壓力當然越來越重。
於是衛福部打算改「補充保費」制度:
從2027年起,股利、利息、租金都要年結算,只要超過2萬元就要繳2.11%的補充保費。
官方說這能每年增加100至200億元收入,但健保一年花八千多億,這筆錢只夠補1–2%(目前已暫緩)。
結果是:
存股族、退休族、小資投資人首當其衝。
存定存、領股利的都要被扣,甚至有「利息比保費少」的荒謬情況。
反而炒股票賺價差的「資本利得」卻不被課。
換句話說:
真正靠配息維生的中產階級被課,炒股賺幾百萬的反而不用繳。
三次付錢的「全民冤案」
把這兩件事放在一起,就會看到荒謬的循環:
政府補助台大做研究(經費來自納稅人的稅金)
外國藥廠買下技術、訂定高價(大部分獲利外國藥廠拿走)
健保局用向納稅人收取的健保費以市價購買藥物
健保的財務缺口向存股族、中產階級課徵補充保費
這就是典型的「公帑研發、私人獲利、全民埋單」。

圖片作者:ChatGPT
我們該怎麼辦?
AADC已經來不及了,但是未來我們要做的是:
1. 技轉合約必須改
公帑支持的研究成果,以後技轉時要明定:台灣市場有折扣或上限價。
甚至,應該考慮將部分權益金回饋政府。
2. 健保改革要針對結構問題,而非割錯人
補充保費不該成為替富人補洞的假象。應從整體費基與醫療支出效率下手。
3. 資訊透明、社會參與
讓民眾知道哪些藥是公帑研發、政府買了多少、回收了多少。只有透明,才能監督合理的「創新回報」。
平心而論,台灣有能力做出能拯救生命的藥,這是國家的榮耀;治療罕病兒,這是人道精神的展現;鼓勵研發創新,對國家來說也是好事。
但如果制度設計錯了,榮耀會變成壓力。
我們可以支持創新、也應該救罕病,但不能讓特定群體的納稅人一邊資助研發、一邊繳健保、一邊又被課補充保費。
真正公平的制度,應該讓公共投入的成果,能夠回饋給人民,而不是讓人民成為最後的買單者。
後記:本文刊出後,有不少讀者紛紛以「研發不易、上市更不易」來質疑格主提出的說法。但是,政府並不是沒有砍價的經驗。根據下面的新聞,在CAR-T細胞療法(瑞士產品)的談判中,就成功地將價格從 1500萬元大幅協商至 819萬元。當然,也不能排除有做出議價的嘗試但失敗,但是如果臺灣貢獻了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到最後卻還是只能用市價購買,實在是讓人覺得有點心酸...
天價罕藥研議納健保平均壽命可望從7歲增至20幾歲 - Yahoo奇摩新聞, 檢索日期:11月 7, 2025,「台大醫院2012年執行國內首例CAR-T治療,因價格很貴,2023年11月,健保才納入給付,從原本1500萬元,協商至819萬,用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第3線治療。」
參考文獻:
Tai CH, Lee NC, Chien YH, Byrne BJ, Muramatsu SI, Tseng SH, Hwu W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adocagene exuparvovec in patients with AADC deficiency. Mol Ther. 2022 Feb 2;30(2):509-518. doi: 10.1016/j.ymthe.2021.11.005. Epub 2021 Nov 8. PMID: 34763085; PMCID: PMC8822132.
PTC Therapeutics Provides Corporate Update and Reports Fourth Quarter and Full Year 2024 Financial Results, 檢索日期:11月 7, 2025, https://ir.ptcbio.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ptc-therapeutics-provides-corporate-update-and-reports-fourth-2?mobile=1
Results Show Long-Lasting and Holistic Improvements in Children with AADC Deficiency Treated with PTC-AADC Gene Therapy | PTC Therapeutics, Inc., 檢索日期:11月 7, 2025, https://ir.ptcbio.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results-show-long-lasting-and-holistic-improvements-children?mobile=1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2024, November 13). FDA approves Kebilidi™ (eladocagene exuparvovec) for 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deficiency.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approves-first-gene-therapy-treatment-aromatic-l-amino-acid-decarboxylase-deficiency
U.S. Congress. (1980). Patent and Trademark Law Amendments Act (Bayh–Dole Act), Pub. L. No. 96–517, 94 Stat. 3015. https://www.govinfo.gov/content/pkg/STATUTE-94/pdf/STATUTE-94-Pg3015.pdf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995). Termination of the reasonable pricing clause for NIH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greements. Federal Register, 60(129), 35809–35810.
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發展成果及技術移轉管理辦法 - 臺大研發處, 檢索日期:11月 7, 2025, https://ord.ntu.edu.tw/w/ordntu/law_24011615564336668
1劑破億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健保拚11月給付| 生活 - 中央社, 檢索日期:11月 7, 2025,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508210224.aspx
天價罕藥研議納健保平均壽命可望從7歲增至20幾歲 - Yahoo奇摩新聞, 檢索日期:11月 7, 2025, https://tw.news.yahoo.com/%E5%A4%A9%E5%83%B9%E7%BD%95%E8%97%A5%E7%A0%94%E8%AD%B0%E7%B4%8D%E5%81%A5%E4%BF%9D-%E5%B9%B3%E5%9D%87%E5%A3%BD%E5%91%BD%E5%8F%AF%E6%9C%9B%E5%BE%9E7%E6%AD%B2%E5%A2%9E%E8%87%B320%E5%B9%BE%E6%AD%B2-063822482.html
健保補充保費擬大改!利息股利年收逾2萬要課稅,最快116年上路 - 遠見雜誌, 檢索日期:11月 7, 2025,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25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