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
作者:鄭寅鎬
譯者:林又晞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3月

本書引用了很多心理學的書籍內容,並融合了作者在韓國社會的觀點,承承將自己覺得比較有價值的句字,記錄如下。
1、有錢人在旅行時,比起用相機把名勝風景拍起來,他們更喜歡傾聽風吹動樹林的聲音,並用雙眼直接觀察。2、有錢人吃對身體有益的食物、規律運動、禁菸、適量飲酒,定期做健康檢查。
3、有錢人朝著與大多數人相反的方向行動,想要投資成功,就應該擺脫以大眾判斷為基礎的從眾心理,站在少數那一邊。
4、有錢人之所以能享受長期的經濟自由,是因為他們堅持抑制當下的享樂本能,願意承大大小小的犧牲。
5、有錢人追求實用的快樂,而非名牌。
6、聰明的有錢人並不會刻意在社群媒體上炫耀自己的財富,避免招來嫉妒。
7、有錢人只願意花時間等待他們的投資增值,例如:股票、房地產投資等。而不會花時間排隊。
8、有錢人通常不會與初次見面的人交換名片,有錢人認為,即使有商業關係的人,也需要進行三年以上的交易後才能信任,之後再以給予再給予策略來延長人際關係。
9、有錢人接觸擁有好的想法和資訊的人,擴展人際網路。小富豪賺錢,大富豪賺人。
10、有錢人即便在經濟蕭條時也不會選擇安逸,不受自身條件或環境的拘束,即使遇到困境,一邊問「要不要試試看?」一邊自己制定遊規則。
11、比爾蓋茲曾回答記者自己成為首富的秘訣:我每天都會對自己說兩句話「今天似乎會發生非常好的事情。「我什麼都能做得到」。
12、有錢人相信運氣。意識到運氣影響力的人會為了做讓自己走到這個位置的事情而不斷努力。
13、有錢人不用時間交換金錢。有錢人最看重的東西就是時間,他們透過掌控時間來賺錢。(把時間用來建立替自己工作的系統上)
14、對有錢人來說,閱讀是控索未知領域的養分,他們會在以前認為與自己無關的領域中尋協新的趣味,並將這個趣味與新的主意連結起來。開始閱讀,就能比以前想得更多,進行更深層的思考。
15、對有錢人來說,「學習」是必要條件,也是充分條件。維持現狀代表著衰退。
16、有錢人總是向對方提開放式問題。透過開放式問題專注在對方的需求而非要求,有錢人總是在尋求方法,找出雙方都有利的創意替代方案,而非尋找唯一的解答。
17、有錢人和贏家的單字是「現在」。有錢人的反應速度很快,迅速的反應能夠焆得人們的好感與信任,最終產生累積財富的衍生效果。沒有為了新開始而存在的「美完時機」。
18、有錢人拋棄短視近利的本能。追求長期目標與願望,而不是過度消費或買樂透。99%白手起家的有錢人會追求超過一個的「長期目標」。
19、有錢人謹記建設性偏執的心理,總是保持過度的危機意識,不論時局是好是壞,有錢人在面對混亂時既堅定又靈活。
20、權威人士不一定總是做出正確的判斷,但大部分的人會陷入權會偏誤而停止思考,不去懷疑有沒有問題。此時有錢人會這樣問:「那你賺了多少?」
21、未來和投資無法用樂觀主義控制。控制錯覺是指人們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改變外部環境的心理。這種心理讓人無法額觀地看待自己的狀態,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未來和投資是不可控的,並在第三方的客觀視角下進行評估和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