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虎山蕉包裝上的石虎友善農作標章
今天到家樂福補貨奶粉,剛好遇到石虎山蕉在補貨,就來分享通過有機認證才會授予的彩色友善石虎標章。彩色版和黑白版石虎標章最大的差異,就是有機與否。
試想一下就可以知道,在有機農業本來就很難的基礎之上,還要符合「保留雜草」、「不用網室」等石虎友善條件,彩色石虎標章的麻煩程度可想而知。能通過這個認證的農產品,都是由對土地與生命充滿愛與熱情的農民所生產,在保護招牌物種的同時,也守下了田裡的環境。因此支持這樣的農產品,就是支持台灣最直接的方法。
各式各樣野生動物、環境友善農產品的認證,就是透過與學術單位合作,讓最懂野生動物的人們與最懂農業的人們,一起協調出一套能兼顧生產與保育的折衷耕作方式,達到生產與生態雙贏的目標。然而達到這樣目標的農產品,相對於方便種植的慣行農法而言,也確實有著成本與風險雙高的劣勢。
這時,「認證」最大的價值就出現了:創造價值。
認證標章可以讓消費者迅速辨識品質與價值,環境友善認證提供的正是「保護環境與野生動物」,它讓重視生態與永續的消費者,可以將自己有限的資源花在對的地方,多付一點錢來獎勵農民為了環境而多付出的努力,也用最直接的方式守護自己所愛的土地與動物。
同時,也可以避免善心被有心人利用,將便宜的慣行農法農作物,貼上不明自創標籤,就賣出「環境友善」、「保護動物」的價格,將原本用以彌補成本的價差,收進自己口袋。
認同保育、珍惜土地的人們願意花更多錢購買產品,是為了讓那些願意努力的人,更有動力繼續做,也可以吸引其他農民看到有利可圖而加入,達到一個生態、生產與消費永續的正向循環。

家樂福友善農作水果區牌子
台灣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地區,達成「整個區域都是環境友善農業」的偉業,每一個鄉鎮的環境友善業者,都還只是鳳毛麟角,非常需要更多人支持與加入,讓台灣的農業與環境邁向更永續的未來。
因此,「支持某地的產品就是支持保育」從來不成立;且在任何已經有官方認證標章的農產品中,刻意繞過官方標章、自創一套圖樣來自我認證,還提不出任何關於該標章的檢核與驗證標準,說白了,只是要利用動物的號召力賺錢賺名而已。保育在這樣的商人面前,只是行銷口號罷了。
支持環境、保護動物、也守護自己的荷包,從認識官方的認證標章開始。
一起避開詐騙地雷,買爆友善農作產品做保育吧!
不知道去哪找環境友善農產品?
家樂福、里仁、棉花田等等通路,就是最簡單的管道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