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燒酒、日本燒酌及中國白酒:蒸餾酒的傳播演進史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時候出席交流場合,譬如晚宴餐會等等,免不了都會被問一些與酒相關的知識。在一場中文系餐會上,系所的教授介紹友校教授B先生與我認識。B先生知道中文系畢業後的我,轉戰調酒生涯,便舉了杯高粱,問起了關於白酒的問題。中文系的教授先生們,雖然也飲洋酒,但對於傳統白酒例如高粱、二鍋頭的喜好也是頗有歲月的。

 

用高粱調酒不算難事,後來也用到韓國燒酒日本燒酌,因此對這些酒類倒有一點點認識,也就沒在會場間被B先生問倒了。

 

想要搞懂中國白酒與日韓兩國的關係,我非常建議去看一下韓國人拍的《奇皇后》。劇中的人物與劇情經常穿梭在高麗與元朝之間,女主角是高麗人,男主角則是元朝皇帝,不難看出透過元高兩國之間的政治關係,勢必也會在歷史與文化的交流留下許多痕跡;而韓國燒酒,恰好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raw-image

 

韓國燒酒、日本燒酌、以及被B先生拿來當考題的中國白酒,需要幾個重要的條件,才得以被廣泛製造與飲用。首先,這些酒的原料都是糧食作物,製酒無疑是壓縮糧食存量,在一個國家的人民吃飽肚子之前,絕不可能大量製造這種酒的。1945年沖繩陷入美日大戰的時候,以米為原料的泡盛就曾面臨停產的危機。

 

其次,這些都是蒸餾酒,在蒸餾技術未成熟轉移之前,也很難製作出穩定的酒質。從這兩條線索入手,就可以分清楚這些酒在歷史舞台登場的先後順序以及種類了。

 

首先是蒸餾技術最早出現兩河與埃及文明的鼎盛時期,埃及就有用椰棗來蒸餾酒的紀錄。但真正要到中世紀的阿拉伯人手裡,蒸餾酒的技術才算穩定,醫王伊本.西那開展了蒸餾技術的應用,包括植物精油與消毒酒精,都算是他的功勞。可是這段時期的東方尤其中國,自唐代怛羅斯之役後,就很少與中東有往來了;要到元代的版圖擴張,才重新認識了這片土地的文明。也因為如此,必須仰賴蒸餾技術的中國白酒,最早就是出現在元代。

 

元代與高麗曾有過密切關係,自然就能從文化的傳遞方向推導出中國白酒先於韓國燒酒的答案了。上回去首爾大喝各種口味的燒酒,200 ml卻不到台幣40塊的價格,喝得一行人都融入了首爾晚間八點後的日常步伐:前三後四、左五右八,酒精濃度雖然稍微高了一些些,但佐以各種泡菜炸雞,真的能達到通體舒泰的境界。

 

也是這樣的契機,我與B先生席間對飲高粱,還夾了一點京醬肉絲配大白米飯,那飯菜對味、酒水順喉的感受,實在不是洋酒可以比擬得了的。好像吃壽司配清酒或燒酌,那樣差不多的意思。

 

日本燒酌跟中國白酒韓國燒酒同是一個系統,只是當年元代未能攻下日本,也因為這樣,日本的蒸餾酒技術遲至十六世紀,相當於明代的時候,才從暹羅這條航路北傳琉球,進入九州島薩摩藩陳侃《使琉球錄》寫道:「酒清而烈,來自暹邏者,比之麵米春醺,人更不須一盞,予等但嘗之而已。」陳侃喝到的應該是琉球的泡盛,根據他的敘述,酒清而烈,不必一盞就很有醉度,十足是蒸餾白酒的特色。

 

既泡盛之後,蒸餾技術繼續北傳,進入九州島,誕生了日本燒酌。日本燒酌除了米、麥、蕎麥等穀物蒸餾之外,最特別的就是利用「薩摩芋」來製作燒酌。

 

「薩摩芋」就是番薯,但原產地並非薩摩,倒是番薯之「番」字表露出它的身世產地,它的鄉親還有「番茄」、「番麥」、「番石榴」,全都是美洲大陸的產物,也就是說,在哥倫布之前,全世界的主要文明都沒人吃過這些農作物。光是這樣想就很有趣,義大利人的飲食習慣用番茄之兇猛,居然還不到五百年歷史!而日本透過明代人的引介,開始種植番薯,作為替代糧食;後來蒸餾技術隨著葡萄牙人的帶入,便將產量驚人的番薯,蒸餾成現在所看到的薩摩燒酎。

 

raw-image

日本的本格燒酎。

 

B先生聽完了我的解說,他不免感慨了一番:「所以啊,我們做中文研究的,常常都會發現韓國跟日本那邊,藏了不少我們古代的文獻資料啊!」

 

不知是他酒後吐真言,還是這樣的無奈感經常作祟,我與他跨越了師生輩份的關係,相約有天來店裡告解,喝喝我的各種白酒特調,再談各國白酒的品牌特色。

 

本格(乙類)燒酎是日本最早的燒酎。日本的蒸餾技術,起緣於東南亞,藉由海路到達沖繩一帶。15世紀後半沖繩已經開始蒸餾酒,1559年薩摩村的人民已經再喝當地米蒸餾的燒酎。1705年從琉球引進的番薯,也是薩摩燒酎最早使用的品種。

 

著名的有:鹿兒島芋燒酎、熊本米(球磨)燒酎壹岐麥燒酎宮崎則有各式的原料的燒酎。

 

【紫芋雪藏】

  • 芝麻糊粉與紫芋粉做杯口
  • 40 ML薯燒酎
  • 40 ML豆漿
  • 5~10 ML糖水Sugar Syrup

SHAKE過濾倒入馬丁尼杯,後灑些許紫芋粉

 

raw-image

 


全文圖片來源:陳宥中攝影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熊編

 

avatar-img
8會員
7內容數
<p>我的心願很簡單,就是讓所有人都能憑著酒精,一起飄來到同一個層次的天空,說些夢話也好,聊些心事也罷,在酒精面前認醉悔改。「以後我再也不會喝到ㄎㄧㄤ了,微醺就好。」</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侯力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即便蘭姆酒已風行世界,但酒廠為了創作出更多層的口感與香氣,開始在蘭姆酒製造過程中,加入各式水果風味與香料,創造出調味蘭姆酒(Flavored Rum)與香料蘭姆酒(Spiced Rum),使蘭姆酒誕生新的篇章。</p>
<p>歷史傳承不過百年的調酒世界,文化內涵卻異常地淵博,單靠著坊間介紹分類法,已經不足以追上調酒文化的變革與創新;死守著20世紀留下的典範,難以通透理解調酒的全貌。變,是身為調酒師不可不學的一項本領。</p>
<p>霧一般白的酸苦酒湯裡,杯底沉了一顆紅櫻桃。據說,如果那顆櫻桃是愛心型的,嘴裡的酒也特別的甜口,那就表示調酒師答應了。答應什麼不知道,但是會花時間去把櫻桃綁成愛心型,為的肯定不只是錢而已。</p>
<p>即便蘭姆酒已風行世界,但酒廠為了創作出更多層的口感與香氣,開始在蘭姆酒製造過程中,加入各式水果風味與香料,創造出調味蘭姆酒(Flavored Rum)與香料蘭姆酒(Spiced Rum),使蘭姆酒誕生新的篇章。</p>
<p>歷史傳承不過百年的調酒世界,文化內涵卻異常地淵博,單靠著坊間介紹分類法,已經不足以追上調酒文化的變革與創新;死守著20世紀留下的典範,難以通透理解調酒的全貌。變,是身為調酒師不可不學的一項本領。</p>
<p>霧一般白的酸苦酒湯裡,杯底沉了一顆紅櫻桃。據說,如果那顆櫻桃是愛心型的,嘴裡的酒也特別的甜口,那就表示調酒師答應了。答應什麼不知道,但是會花時間去把櫻桃綁成愛心型,為的肯定不只是錢而已。</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說到烤肉,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中秋節烤肉,台灣會在特定節日或活動烤肉。但對韓國上班族來說,下班聚餐就是要吃“烤肉配燒酒”,就像日本下班要去居酒屋喝一杯一樣,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韓國烤肉已有千年歷史,隨著時代變化逐漸發展出韓國特有的烤肉文化。 、
Thumbnail
對非華語人士來說,他們對於一樣都是華人臉孔的國籍辨識能力幾乎為零。我們可以用華語腔調輕易分辨國籍,不過,當我們走在越南街頭,單以整體印象,我們就能辨認對方是不是越南本地人。甚至,不需要開口,我們也可以猜測對方是來自哪個亞洲國家。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分享幾個我們容易辨別的亞洲特徵。
Thumbnail
這次去神戶跟畜產公司老闆談台灣和牛現況時,因為我有一個小小的唎酒師頭銜,兩人便聊起了日本酒跟和牛。晚上去老闆開的招待所吃他的神戶牛時,席間他把一瓶新潟的COWBOY拿出來給我品嚐,頓時覺得果然這工作不是一個好工作,除了膽固醇飆高還要賣肝!哈~ 其實我只感到幸運,更多時候是覺得慶幸,我這樣的人在這樣的
Thumbnail
<p>不少人說台灣跟韓國有不少相同的歷史背景,無論是都被日本殖民過,或是在冷戰期間都站在圍堵共產主義的西太平洋島鏈上,甚至也都有美軍駐軍的經驗(韓國領土至今仍有美軍駐軍),但兩國的發展以及社會文化卻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面對日本殖民時期的態度,韓國與台灣社會的觀感則是落在光譜的兩端,完全不同。</p>
Thumbnail
說到烤肉,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中秋節烤肉,台灣會在特定節日或活動烤肉。但對韓國上班族來說,下班聚餐就是要吃“烤肉配燒酒”,就像日本下班要去居酒屋喝一杯一樣,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韓國烤肉已有千年歷史,隨著時代變化逐漸發展出韓國特有的烤肉文化。 、
Thumbnail
對非華語人士來說,他們對於一樣都是華人臉孔的國籍辨識能力幾乎為零。我們可以用華語腔調輕易分辨國籍,不過,當我們走在越南街頭,單以整體印象,我們就能辨認對方是不是越南本地人。甚至,不需要開口,我們也可以猜測對方是來自哪個亞洲國家。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分享幾個我們容易辨別的亞洲特徵。
Thumbnail
這次去神戶跟畜產公司老闆談台灣和牛現況時,因為我有一個小小的唎酒師頭銜,兩人便聊起了日本酒跟和牛。晚上去老闆開的招待所吃他的神戶牛時,席間他把一瓶新潟的COWBOY拿出來給我品嚐,頓時覺得果然這工作不是一個好工作,除了膽固醇飆高還要賣肝!哈~ 其實我只感到幸運,更多時候是覺得慶幸,我這樣的人在這樣的
Thumbnail
<p>不少人說台灣跟韓國有不少相同的歷史背景,無論是都被日本殖民過,或是在冷戰期間都站在圍堵共產主義的西太平洋島鏈上,甚至也都有美軍駐軍的經驗(韓國領土至今仍有美軍駐軍),但兩國的發展以及社會文化卻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面對日本殖民時期的態度,韓國與台灣社會的觀感則是落在光譜的兩端,完全不同。</p>